娃哈哈彻底改名,宗馥莉被全网审判
一盆冷水泼了下来。
“娃哈哈将换标娃小宗”冲上热搜
2025年的娃哈哈,注定不会平静。一场更大的风暴,可能才刚刚开始酝酿。
近日,“娃哈哈将换标娃小宗”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截至目前,话题阅读量已经达到1.1亿。

图源:微博热搜
那么,娃哈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客观上来说,这事不久前就发酵过一次了,只是没像今天这样引发全网热议。
9月,一份网上流传的娃哈哈内部通知显示,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消息一出,不少人认为宗馥莉要“另起炉灶”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娃哈哈及宗馥莉方面都没有回应这个消息。也就是,官方并没有表态。
但这事也不算空穴来风,而是有着诸多蛛丝马迹可循。
首先,娃小宗这个品牌确实存在,而且宗馥莉方面早有布局,甚至可能给出了信号。
企查查APP显示,今年2月以来,宗馥莉任董事的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娃小宗”、“娃小哈”、“宗小哈”商标,国际分类涉及啤酒饮料、方便食品、材料加工等。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示信息表明,宏胜饮料集团共计申请了46个“娃小宗”系列商标,覆盖了商标注册的45个全部类目。
目前“娃小哈”商标状态在注册申请中,“娃小宗”、“宗小哈”商标处于初审公告状态。
今年5月,娃哈哈在官方账号曝光了娃小宗首款无糖茶“凝香乌龙”,定价4元,主打零糖零卡健康理念,明显针对年轻消费群体。
不过,据媒体消息,有销售员工透露自己在市场上推过一个月这款娃小宗无糖茶,当时反响并不热烈:“主要还是品牌知名度的问题,市场接受度不高。”
其次,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对于宗馥莉来说,“换标”这事可能还是件不得不做的事。
原因很简单,在一堆麻烦事解决前,“娃哈哈”这商标不能用了。
“娃哈哈”商标目前仍属于娃哈哈集团,GYBrand 2024年数据显示,其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但集团可不是宗馥莉一个人说了算。
网传文件中提到,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如今,宗馥莉已经明确继承宗庆后29.4%股份,而职工持股会24.6%的股权,因为官司缘故,宗馥莉还没有彻底拿到手。也就是说,宗馥莉还要在股东之间斡旋,而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当然了,宗馥莉此前也有过尝试。
年初,宗馥莉被曝曾尝试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让至其个人持股超51%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后来这事就再没传来下文,据媒体消息,这一商标转让事宜已被暂停。
对此,娃哈哈曾公开表示,“因前期娃哈哈商标的转让,目前尚处于登记备案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为此我司不排除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自有品牌,并已为此次转型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
推出全新自有品牌,或许就是宗馥莉打破困境的一个选择。
最后,宗馥莉似乎对“娃小宗”颇有信心。
据财新独家消息,一名接近娃哈哈的人士对财新透露,宗馥莉为“娃小宗”定下的年销售目标是300亿人民币,这几乎是娃哈哈品牌一年实际销售规模的近八成。
如果这是真的,如此高调的目标,既展现了宗馥莉的野心,也让人不禁为她捏一把汗。
如今热搜爆了,网友议论纷纷,娃哈哈背后的宗馥莉再一次被“全网审判”。
从评论来看,不少网友认为“娃小宗”这个名字起的不好,表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个山寨品牌。”
“要是看见娃小宗,还以为啥杂牌饮料。”还有网友献计,“干脆叫‘娃祖宗’,一语双关。”整体看下来,大家对这个名字的满意度不算太高,或者说难以很快接受。



网友评论 图源:微博
当然也有网友就这一动态进一步分析,他认为,“看得出来宗大小姐也没办法,大股东早就准备打破格局了,体外公司是不能再用娃哈哈品牌了。”也有网友指出,“没啥错,还没尾大不掉的时候先断尾求生有啥错?”


网友评论 图源:微博
宗馥莉作为娃哈哈集团的第一把手,她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这次“娃哈哈将换标娃小宗”的风波,无疑将她推到了舆论的风暴中心。接下来,宗馥莉又将有何布局,我们将持续关注。
娃哈哈“换标”,有戏吗?
娃哈哈“换标”这事还没被官方敲定,但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娃小宗真能“成功上位”吗?
经销商方面的态度或许能给我们些许解答。据《中国企业家》消息,有经销商表示,“99%的娃哈哈经销商,都不会做‘娃小宗’的。”
经销商的这番表态,似乎暗示了“娃小宗”即将面临的巨大阻力。
而且,经销商们确实更倾向于经营成熟、市场认知度高的产品,对于全新的、尚未经过市场检验的品牌,他们往往会持谨慎态度,毕竟投入与回报的不确定性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再来看看宗馥莉之前操刀的新品牌——KellyOne。这或许能给个借鉴。
宗馥莉的英文名就是Kelly,这个2016年打造的新品牌聚焦一二线城市新生代人群,主打“0糖0卡”概念,而且在流量营销上花了不少心思:2020年请王一博代言“生气啵啵”;2021年让陈坤站台,当“一茶”代言人,还弄了盲盒联名……
明星效应确实为KellyOne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让这个新品牌在短时间内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但最终效果并不好,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2025年初包括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在内的多个账号已经停运。有数据显示,2024年KELLYONE在抖音上的全年销售额仅有8.1万。在某电商平台上,KellyOne的官方旗舰店早就没有东西在卖了,处于“停摆”状态。

KellyOne官方旗舰店
回到“娃小宗”这个话题,有了KellyOne的前车之鉴,娃哈哈在推出“娃小宗”时需要更加谨慎和深思熟虑。
宗馥莉持续“去娃哈哈化”?
“娃哈哈换标”风波还在继续,最终走向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结合宗馥莉掌舵娃哈哈以来的一系列操作,在市场上,她本人也陷入了持续“去娃哈哈化”的争议。
首先,宗馥莉注销了几家娃哈哈系公司。
7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登记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注销日期为2025年7月28日。
另外,天眼查经营风险信息显示,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简易注销公告,公告期自8月11日至8月30日。
浙江娃哈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江山娃哈哈宏振饮用水有限公司也新增简易注销公告,公告期为8月28日至9月16日。
另外,娃哈哈旗下已经有多家公司更名为宏胜。
9月,天眼查APP显示,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山西宏胜饮料有限公司。据统计,9月以来,已有3家娃哈哈旗下企业更名为“宏胜”系。
目前,娃哈哈旗下变更为“宏胜”系相关品牌的企业,还包括重庆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贵阳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成都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巢湖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白山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
在外界看来,宗馥莉的举动着实耐人寻味。不过她本人也说到,把宏胜和娃哈哈对立起来看是一种误解。“娃哈哈和宏胜,本身就是同一个产业生态里的两个重要支点。两者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互相赋能。”
总的来说,属于宗馥莉的战斗已经打响,现在说输赢还太早。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