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彻底翻身,阿里未来不可估量
马云不愧为“外星人”,10年前就已经安排好一切。
1.阿里走上超级人工智能道路
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像一双无形的手,悄悄重塑着人类的生产方式与时代面貌。
比如,蒸汽机的出现将人类带入机械化时代;电力的普及照亮了规模化生产的道路;计算机的诞生,开启了信息爆炸的全新纪元
而今天,AI的发展又将我们推向一个全新的历史临界点,整个世界正从数字化走向全面的智能化。
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变化中,阿里巴巴也正从一家卖货公司,蜕变成为一个正在覆盖全球科技行业的“超级智能体”。
近期,阿里巴巴在杭州召开了云栖大会。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发表演讲表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以解决气候、能源、星际旅行等重大科学难题。

图源:阿里巴巴
吴泳铭预测,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公司,都会有众多的Agent和机器人24小时为我们服务。正如电曾经放大了人类物理力量的杠杆,ASI将指数级放大人类的智力杠杆,人会变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强大。
此番言论一出,便在科技界掀起不小的震动,迅速成为行业内外讨论的焦点。
要知道,长期以来,多数 AI 研究者普遍认为,OpenAI 提出的 AGI 五级发展路径仍需漫长的探索周期,AI 迈向高阶 AGI 的技术路线尚不清晰,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攻克 AGI 仍是全球主流 AI 企业的核心发力方向。
而阿里此次的战略定调,在某种程度上释放出明确信号,即在全球AI 竞争赛道中,阿里巴巴的目标不仅是追赶并超越 OpenAI 等行业头部企业,更致力于成为全球 AI 创新的源头型力量,其战略野心可见一斑。
话又说回来了,阿里巴巴为什么会盯上ASI?AGI和ASI又有什么不同?
首先,在李响看来,这一动作是阿里争夺未来市场的必然选择。
大模型方面,通义最新发布7 款模型更新,覆盖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编程模型等领域,在智能水平、Agent 工具调用、Coding 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实现突破。

图源:阿里巴巴
而在2025阿里云栖大会上,吴泳铭也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
他表示,为了迎接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从这个角度看,ASI 背后既有技术积累的坚实支撑,也有资金的强力托底,这场战略升级是阿里布局未来 AI 竞争的重要落子。
同时,全球AI 竞争进入赢者通吃阶段,头部企业的技术壁垒与生态优势正不断拉大差距。阿里巴巴布局 ASI,也是为了在这场未来竞赛中提前锁定胜局,通过抢占技术制高点,获取先发优势,确保自己能够走在下一波AI 浪潮的前列。
再者,这一布局也承载着阿里巴巴突破自身定位的期望。
从早期聚焦电商的“卖货平台”,到如今靠技术驱动的“超级智能体”转型,阿里希望借助 ASI 的技术势能,深入渗透制造、医疗、能源等多元领域,破解各行业在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创新突破等方面的痛点,真正实现从交易平台到产业赋能者的跨越。

图源:科技头版视频号
从AGI与 ASI 区别来看,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智能边界,如果说,AGI 是具备人类水平的通用智能,能像人一样跨领域学习、解决问题,相当于和人一样聪明;ASI 则是超越人类的智能,不仅能自主决策,还能实现指数级的自我迭代,是比人聪明得多,还能自己变得更聪明的形态。
目前,AGI 的目标是将人类从 80% 重复性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让精力聚焦于更具创造性的事务;那么 ASI将更进一步,它有望催生一批具备跨领域认知与极致算力的超级科学家、全栈超级工程师,能以人类难以想象的效率攻克癌症、破解能源危机等复杂难题、研发颠覆性新材料、破解全球能源危机,甚至为星际旅行的实现搭起关键技术桥梁。
从吴泳铭的公开表态中能明确,阿里巴巴正沿着“三阶段路线”向ASI推进。
第一阶段是让AI 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实现 “智能涌现”,目前这一步已初步达成;第二阶段将重点突破工具使用与编程能力,让 AI 具备自主行动的能力;最终阶段则是通过连接物理世界、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超越人类的 ASI 终极目标。

图源:阿里巴巴
如此看来,吴泳铭不只是给阿里明确了AI 发展目标,更是给为全球 AI 领域立下了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具体该如何推进,将取决于阿里能否将战略蓝图转化为实际成果。
毫不夸张地说,接下来无论是通义大模型的迭代速度、AI 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还是应对技术风险的能力,都将成为阿里能否迈向ASI时代的关键影响因素。
2.现在的阿里,早已失去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2025云栖大会释放的重磅信息,远不止这些。
大会当天,阿里云宣布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 领域达成合作。具体来看,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将集成英伟达包含 NVIDIA Isaac Sim、NVIDIA Isaac Lab、NVIDIA Cosmos 及 Physical AI 数据集的 Physical AI 软件栈,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图源:电商派网站
而这是双方首次共建物理AI 开发生态。从硬件采购到平台共建,双方合作已从服务器机房延伸至 AI 开发生态,阿里获得全球顶级 AI 算力与软件栈,英伟达则锁定中国云巨头这一关键入口,形成深度绑定的伙伴关系。
要知道,当前物理AI 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开且明确在该领域进行大规模投入与合作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仍是一片蓝海。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与英伟达率先完成联手,无疑抢占了这一全球布局的先机。
二十多年前,当电商还是新鲜事物时,阿里巴巴已然以拓荒者的身份,一头扎入这一充满未知的领域。
从早期搭建淘宝打开C2C电商市场,到推出天猫深耕B2C领域,再到用支付宝解决线上交易信任难题,阿里一步步搭建起覆盖交易、支付、物流的电商生态,长期占据行业头部位置,甚至曾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标杆,一步步改变了大众的消费习惯与商业模式。

图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然而,随着拼多多的崛起,阿里的电商霸主地位开始面临挑战。凭借社交裂变、低价下沉的策略,拼多多快速抢占下沉市场,甚至在用户规模、年度活跃买家数上逐渐逼近,加上直播电商等新赛道的分流,阿里电商业务增速放缓,市值也开始下滑。
那段时间的阿里,一度陷入增长焦虑。
可风水轮流转,今年以来阿里好消息不断。电商业务重拾增长,阿里云突破技术壁垒,大模型领域成果频出,前不久更是迎来市值一日狂飙3000亿的高光时刻,市场信心大幅回升,已重回发展巅峰。
这样跌宕起伏的经历也让阿里深刻意识到,仅靠“卖货”这一业务,难以抵御行业变革的浪潮。只有顺应时代趋势、坚持技术创新,才能在每一次竞争中牢牢握住主动权,不被市场淘汰。
从当前的战略布局来看,阿里已将未来发展的核心押注在AI 领域,而 ASI正是它为突破增长边界、抢占未来先机找到的下一个突破口。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行业竞争也瞬息万变,阿里没有时间犹豫,只能加快脚步奔赴新的赛道。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