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电池有大动作

李迎
2025-10-16 10:17

新势力的供应链战争,早已刺刀见红。

一、左宁德时代,右欣旺达动力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已成为车企们的必争之地。

近日,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立国,注册资本3亿元,标志着理想汽车在自研动力电池领域迈出实质性一步。

图片

图源:企查查

工商信息显示,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枣庄高新区,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业。公司经营范围广泛覆盖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

股东结构显示,该公司由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双方各持50%股份

从时间轴来看,这一合作推进迅速。

9月份,理想汽车才宣布将与欣旺达成立合资公司,而到10月13日,合资公司已正式注册成立,推进速度之快凸显了双方的合作效率。

合资公司的落地,也延续了理想汽车与欣旺达的合作渊源。两家企业的合作始于2017年,多年来不断深化。

截至目前,欣旺达已为理想L6L7AirL8Air等车型提供电池。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就在这家公司注册前25天,9月18日,理想汽车刚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李想与曾毓群两位大佬亲自站台,协议明确宁德时代将为理想全系提供三元锂、磷酸铁锂等全类型电池。

一边是“长期绑定全球龙头”,一边是“联手盟友自建工厂”,理想的操作让不少人看不懂:前脚刚给宁德时代吃了定心丸,后脚就加速“去宁德化”?

这场看似矛盾的布局背后,藏着新势力车企最痛的生存焦虑,也揭开了中国动力电池行业“霸主与挑战者”的暗战序幕。

536e05e6-5110-4103-9a9b-28bac110eb05.jpg

图源:宁德时代官网

理想汽车选择自研电池,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逻辑的根本性转变。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电池作为核心零部件,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与欣旺达的合作中,理想对电池产品、工艺和材料等方面都进行了主导设计。

这种深度参与设计的模式,在理想内部被称为自研电池,有利于理想汽车摆脱对电池供应商的过度依赖。

目前,理想汽车已知的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等。

通过自研电池,理想汽车将获得更多供应链自主权,降低采购成本。

动力电池占电动汽车整车成本近40%,这不是供应链问题,是生死问题。”有车企内部人士指出,对车企而言,核心部件的成本控制权直接决定利润空间与市场竞争力。

而对于年销量持续攀升的理想来说,每1%的电池成本优化,都意味着数亿元的利润空间。

“车企与电池厂的关系,就像手机厂商与芯片厂。早期靠采购能快速起量,但到了年销几十万的规模,没有自研电池就等于既丧失成本话语权,又要承受用户信任的被动考验。”

行业分析指出,比亚迪之所以能在价格战中游刃有余,核心原因就是自研刀片电池将成本压低了15%-20%。

对理想而言,若能通过合资公司实现电池自研,仅L系列车型每年就能节省超15亿元成本。

这也就不难理解,理想为何要“脚踏两条船”:与宁德时代的五年协议,是为了稳住顶配车型的用户信任与供应链安全;而与欣旺达建厂,则是为2026年后的“成本自由”和技术自主权铺路。

这种“短期防御+长期进攻”的策略,本质是新势力从“生存战”转向“持久战”的必然选择。

二、车企自研电池的浪潮

理想汽车投身自研电池,并非行业首例,而是顺应了全球车企掌控电池供应链的浪潮。

近年来,包括特斯拉大众吉利等国内外车企都在通过自建、合资或收购等方式,强化对电池供应链的控制。

这种行业趋势背后有着共同的逻辑: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不仅占据整车成本的30%-40%,更是决定车辆性能、安全性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控制电池供应链有助于提升车企的盈利能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市场竞争加剧,车企面临更大的降本压力。通过自研自产电池,车企可以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同时,自研电池能够更好地满足车型平台的特定需求。理想汽车作为聚焦增程式电动技术的车企,对电池的性能需求可能有其特殊性。

通过自研电池,可以针对增程技术的特点进行优化,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

理想社区_理想汽车

 图源:理想汽车官网

当然,这场合作的另一主角——山东枣庄,看似意外,实则是理想与欣旺达精心挑选的结果。

这座曾以煤矿闻名的城市,早已转型为山东锂电产业的核心节点,近年来,枣庄已集聚了278家锂电新能源企业,建立了完整的锂电产业链。

当地建立了“链长+链主+联盟+基金”推动机制,搭建了从锂矿开采加工到正极、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检测检验、终端应用和拆解回收的全产业链。 

这种完整的产业生态,无疑为理想汽车电池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欣旺达早早就嗅到了这里的潜力。2021年,总投资约200亿元的欣旺达30GWh动力电池项目就已落地枣庄。

目前,欣旺达在枣庄二期项目总投资达65亿元,占地375亩,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围绕动力电池、长时储能电池等细分领域新建全自动电芯产线,预计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80亿元,新增产能24GWh。

图片

图源:闪电新闻

理想与欣旺达的合作,不止是两家企业的“双赢”,更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格局重塑”的缩影。过去五年,中国企业已在全球市场建立起明显优势。

从品牌梯队看,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累计同比增长41.5%

其中宁德时代以45.08%的市占率排名第一,比亚迪位居第二,市占率为24.74%;欣旺达位列第七,虽份额不足5%,但已成为二线电池企业中的核心力量。形成“第一梯队领跑、第二梯队追赶”的格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韩企业的“萎缩”。曾经垄断混动电池市场的松下、三星SDI,如今不仅在该领域被中国企业超越,在纯电快充领域也逐渐失去技术优势。

核心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例如当理想等用户提出“家庭用户场景化电池需求”时,欣旺达能在6个月内完成定制开发,而日韩企业往往需要1年以上。

“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成本+生态’的三重优势。像欣旺达这样,通过与车企共建工厂实现技术协同,再依托枣庄这样的产业集群控制成本,这种模式是日韩企业难以复制的。”行业分析师指出。

而各家车企的“自研化浪潮”,则正在进一步放大这种优势。

三、自研电池,能让理想摆脱“焦虑”吗?

尽管布局周密,但理想的“电池自主之路”并非毫无风险。最核心的考验,依然是“用户信任”

市场已经多次向车企证明了,消费者对“非宁德时代电池”存在天然疑虑。

即便欣旺达的5C超充电池参数达标——如通过930项安全测试、满足-7℃低温续航要求等,如何让用户相信“自研电池与宁德时代一样安全可靠”,仍是理想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量产的不确定性也不容忽视。从“研发”到“量产”,中间隔着“良品率”这座大山。

宁德时代能做到95%以上的电池良率,而新工厂往往需要1-2年才能稳定产能。如果2026年自研5C电池良率不达标,不仅会推高成本,还可能影响车型交付。

更重要的是,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远超想象。

目前,钠离子电池已经开始小规模装车,固态电池的研发也已进入关键阶段。理想与欣旺达的合资公司能否跟上技术节奏,避免刚量产就落后,考验着双方的研发响应能力。

不过,对于销量增长已然放缓的理想汽车来说,这些风险或许都是“必经之路”。

正如理想汽车电池负责人柳志民博士所言:“当我们基于用户价值,认准技术方向后,会毫不犹豫地重兵投入,全力攻克那些行业最根本的难题。我们对电池行业有足够的敬畏之心,绝不会为了自研而自研,闭门造电池。”

从行业规律看,每一次供应链变革都会诞生新的巨头。

2012年比亚迪坚持自研电池时,曾被嘲笑“不懂供应链分工”,如今却成了行业标杆;

理想与欣旺达在枣庄种下的这颗“电池种子”,或许在2026年量产那天,会结出改变行业格局的果实。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2月23日消息,昨日,理想汽车CEO给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内部信,他在内部信中正式公布理想汽车2025战略: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内部信显示,理想汽车判断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会超过大部分机构的预测,预计2030年达到60%的乘用车新车销售占比,中国的占比还会更高。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十年注定超高速增长。
猎聘大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新发职位同比增长186.16%,是传统汽车行业增速的2.08倍;2022年增速有所放缓,为36.18%,是传统汽车的1.84倍。2022年,二者增速差距拉大,新能源汽车活跃人才同比增速为44.14%,是传统汽车的10.9倍。2021、2022年,新能源汽车招聘平均年薪为28.61万、29.88万,比传统汽车高8.46万、7.77万。2022年,求职者投递最多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排名前三的为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12月27日消息,奥联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特斯拉、小米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均有在接触,相关合作意向商谈中;公司后视镜产品已经拿到零跑汽车的定点通知,后续公司会以内生和外延等方式加大新能源方面的投入,提升业绩。
9月14日消息,微信支付分联合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充电桩企业进一步升级“先充后付”。只要车主的支付分在550分及以上,就能优先享受“先充电、后付费”的服务,不用再提前充值或缴费。截至目前,微信支付分“先充后付”已与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新能源品牌,以及特来电、星星充电、开迈斯等充电桩企业建立合作,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超120万个公共充电桩。
2月19日消息,《电商报》获悉,周四美股收盘,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拼多多下跌,阿里巴巴下跌,京东下跌。同时新能源汽车方面,小鹏汽车、蔚来汽车跌超5%,理想汽车跌超1%。
10月6日消息,热门中概股周三收盘涨跌不一。其中,团车涨超21%,携程网涨超5%,报30.24美元,总市值206.69亿美元;京东涨逾1%,报52.98美元,总市值827.41亿美元;阿里巴巴小幅上涨,报84.39美元,总市值2234.26亿美元。新能源汽车多数下跌,小鹏汽车跌超8%,蔚来跌超4%,理想汽车跌超2%。爱奇艺、怪兽充电跌超9%,哔哩哔哩、唯品会跌超1%。道指跌42.45点,跌幅为0.14%,报30273.87点;纳指跌27.77点,跌幅为0.25%,报11148.64点;标普500指数跌7.65点,跌幅为0.20%,报3783.28点。
毛豆新车携手比亚迪、荣威、哪吒、威马、理想、蔚来、欧拉、奇瑞、广汽埃安、几何汽车等十大汽车品牌,联合上线“新能源品牌超级购”主题活动。
12月29日消息,根据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的《大变局智未来2023年度人才迁徙报告》,2023年1-10月,比亚迪成为新发岗位量最多的新能源车企,占比高达8.08%,其次是吉利汽车 。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招聘力度保持高位,招聘占比分别达到4.04%、2.37%、1.25%。小米集团作为车圈新秀,强势加入抢人大战,招聘占比达2.82%,超过众多传统汽车厂商,展现出巨大的人才吸纳能力。
通过对2023年的69个乘用车品牌的综合评价,榜单显示,一线豪华品牌地位依然稳固,奔驰、奥迪、宝马均跻身TOP10,而其余豪华品牌未进入TOP15榜单;独立新能源品牌表现优越,特斯拉、理想、蔚来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其中特斯拉进入前十,理想、蔚来位列前十五。
2月18日消息,富瑞日前发研报指,汽车之家去年第四季收入表现超出市场预期约1.9%,成本控制亦较预期好,带动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盈利表现向好。富瑞指出,管理层强调在内容生态系统和新业务方面取得进展,当中主要是来自于稳健用户增长、新能源汽车新零售模式表现理想、经销商在数据产品方面深入渗透,以及二手车业务的整合所带动,维持对汽车之家的“买入”评级,美股目标价升至4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