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诉后,李斌内部发言曝光,蔚来有戏看了

科技头版
2025-10-21 15:19

蔚来会有怎样的未来?

李斌内部发言曝光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近一年来,李斌在多个场合反复公开称,蔚来2025年第四季度必须实现单季度盈利。如今,距离交卷时刻还有七十余天。

基于此,近日,蔚来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会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进行了分享。

在会上,李斌再次表示,四季度盈利目标必须实现,“这是我们整个团队证明我们的运营效率、经营能力必须要交出的答卷。”

同时,李斌强调,四季度盈利“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我们整个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李斌将这一目标拆解为三项具体行动:做好重点车型营销、供应链保供与降本、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

此前,随着乐道L90、蔚来全新ES8上市并热销,蔚来逐渐走出低谷,外界对公司经营信心显著增强。

李斌认为,低谷期也是最好的练兵期,内部要抓住接下来的七十多天,进一步锻炼公司的体系能力,为今年四季度盈利和未来几年的长期经营目标打下基础。

不难看出,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的热销给了李斌很大的信心,不过,蔚来今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为人民币68.91亿元,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人民币49.948亿元,至今为止的累计亏损已经超过1300亿,这对于蔚来而言,道阻且长。

对于蔚来日后要怎样做,李斌是这样看待的——

首先,李斌认为,盈利从根本上来讲是靠多卖车,而不是仅靠砍费用。

其次,李斌认为,做好三件事,就有很大机会达成盈利——第一个还是交付要够,第二件事情就是供应链,第三件事情,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我认为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李斌表示,一流公司能兼顾长期目标和短期执行,蔚来要成为这样的企业。

显然,李斌对于四季度盈利势在必得,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愿景,以求蔚来的长远发展,还剩七十多天,蔚来四季度究竟能否盈利,让我们拭目以待。

蔚来涉嫌诈骗被起诉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斌内部发言前,蔚来五年前的“雷”爆了——

10月16日上午,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正式对蔚来及其高管发起诉讼,指控其涉嫌证券欺诈。

该案将由美国法院受理,这也是GIC首次针对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提起此类诉讼,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此次诉讼的根源可追溯至五年前。

当时,蔚来联合宁德时代、国泰君安国际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简称“蔚能”),专门承接蔚来的电池租赁业务,以此落地“车电分离”模式。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百度

这一模式有着双重利好——

对蔚来而言,不仅能剥离沉重的电池资产,聚焦核心汽车研发业务,还能通过独立主体吸引外部资本,分摊电池成本并稳定资金流;

对车主来说,蔚能推出的 Baas(电池租用服务)模式,允许车主购车时无需购买电池包,仅根据实际需求租用不同容量电池并按月支付服务费,此举可直接降低约7万元购车成本,同时规避修换电池产生的额外开支。

蔚能成立后,蔚来业绩迅速迎来显著提升。

2020年第四季度,蔚来营收从28.5亿元大幅攀升至66.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3%。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新浪财经

亮眼的业绩表现成为GIC投资蔚来的关键动因,在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GIC累计买入5445万股蔚来股份,持续加码布局。

直到2022年6月29日,美国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灰熊)发布了一份做空报告,指控蔚来利用蔚能夸大自己的收入和盈利能力。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百度(灰熊做空报告部分)

不过,报告发布当日便有专业人士指出其数据存在大量错漏,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等海外知名投行也纷纷为蔚来发声,助力其化解舆论危机。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百度

但是,GIC自此停止了对蔚来股票的增持动作,或许是这份做空报告已在其心中埋下疑虑的种子。

通过GIC递交的证据来看,在2022年到2025年这三年内,GIC一直在关注蔚来和蔚能之间的交易往来,收集相关材料。

在一项具体证据中,蔚来将电池资产出售给关联公司蔚能时,一次性确认了全部收入;而蔚能的核心业务为电池租赁服务,其收入需在数年服务期限内逐步确认,无法一次性计入营收。

基于此,GIC认为蔚来的会计处理方式旨在短期内美化财务报表,涉嫌夸大收入与利润,同时隐瞒与蔚能的实际控制关系,最终对投资者造成误导,这也成为此次证券欺诈诉讼的核心依据。

对此,蔚来一名高管做出回应,“此事是几年前做空机构的指控的后续,并称不清楚近期为何有人炒作此事。”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6号,该负面消息爆出时,蔚来股价大跌,港股下跌8.99%。而17号开盘时,蔚来股价回升,涨幅一度超过6%,反映出股市对蔚来的充分信任。

后续情况如何,让我们持续关注。

蔚来何去何从

不得不说,2025年是蔚来“绝地反击”的关键一年。

今年被蔚来定义为“四个大年”——换电站建设大年、产品大年、技术大年与国际化大年,李斌更是反复提及“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的核心目标。

为达成这一目标,蔚来与李斌全力以赴推进多项举措——

变革的序幕始于内部反思。

2月,一名即将离职的蔚来员工在内部论坛发布长文,直指公司现存问题,呼吁“尽快从务虚转向务实,以市场为导向,摒弃幻想与空谈,集中资源直面现实”。

对此,李斌迅速回应,表态“感谢大家的建议,提升全员经营意识,将从我自身做起”,展现出直面问题的态度。

3月起,李斌正式启动内部改革,核心团队迎来结构性调整。彼时已有媒体披露李斌在内部讲话中明确组织变革的核心方向:“要把蔚来的尊严挣回来”,以强硬姿态凝聚团队共识,为后续发展注入动力。

产品层面的突破成为蔚来“反击”的重要支撑。

除全新ES8持续发力外,新推出的乐道L90迅速跻身“爆款”行列。

据数据显示,乐道 L90成为蔚来史上销量破万速度最快的车型,前几日乐道更是迎来了第10万台车下线,直观印证了市场对其产品力的认可。

当然了,李斌敢于“放手一搏”,背后也离不开“金主”的强力支撑。

回顾2025年,蔚来已累计展开多次融资,到账资金超180亿元。

在“烧钱”成常态的汽车行业,“没钱寸步难行”是业内共识,此次密集融资为蔚来及时补充了弹药,使其在后续的市场竞争中更具底气,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不过,需要客观看待的是,造车行业长期处于高投入状态,尽管蔚来近期进展显著,但自其成立以来,仍未实现自身“造血”能力,未能迈入营收与利润平衡的正循环。

如何突破盈利瓶颈,仍是蔚来始终绕不开的核心难题。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淘汰赛”正愈演愈烈。在当前弱肉强食的存量竞争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品牌拥有“停下来喘息”的机会。

可以说,2025年对蔚来与李斌而言,是机遇与挑战交织的关键之年。蔚来究竟会有怎样的未来,令人期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的钱都亏在明处,资产负债表非常干净。
要做的很简单,就是用户造一部好用的手机,而且每年就开发一款手机,像苹果一样。”
4月30日消息,今日,在汽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创始人兼CEO表示,100度电池包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选购率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同时,称,4月18日,也将正式开放预订按年灵活升级100度电池包,并将于6月正式开启服务。
4月15日消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在第10万辆量产车下线仪式上,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表示,一直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用户最满意的公司。同时,提到,3年前,所有人说没有工厂,还想卖车?认为,在汽车市场,消费者绝对不会纯情怀埋单。此外,还表示,10万辆对于说只是很小的起点。而的100万辆,会在比我们以为的更早的时间到来。
1月11日消息,日前,在媒体沟通会上,当被问及特斯拉国产Model Y对汽车的影响时,创始人、董事长、CEO表示,特斯拉选择的路挺好,也有自己的路,这条路也挺好。称,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要推出每个人都买得起的车,其实特斯拉也做不到。汽车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聚焦的是宝马、奔驰、奥迪这些主流高端市场。
昨日,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在南京举行。会上,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在演讲中提到,与已经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业巨头相比,还是个一年级的学生。
5月24日消息,日前,汽车创始人兼CEO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发表演讲。他提到,从定位的角度讲,跟中国一般的汽车公司不一样。“我们上来就进军高端市场,传统像宝马、奔驰、奥迪这样的市场,可能...
3月25日消息,近日,《晚点LatePost》分享了一则其与汽车创始人的对话。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是一个危机意识比较强的人。谈及2019年哪个时刻最难,称,电池召回那时候是最难的,因为它触及了用户利益,也不是预期中的事情。此外,认为,从现在到2025年,是智能汽车寻找终极产品的时间,过程之中各种技术都会慢慢收敛。至于的终极形态预期,主要还是在自动驾驶。
3月2日消息,汽车今日公布截至12月31日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随后,公司创始人兼CEO等高管出席财报电话会议。在财报会议上透露,汽车在2020年研发投入达到亿元,2021年计划翻番至50亿元。汽车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其第四季度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全年营收达亿元,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