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中东航司CStar Line停止订舱,计划退出市场

跨境焦点
2025-10-22 21:05

一、中东航司突然停运

跨境物流市场风云变幻,昨天还在浏览的航司网页,今天就可能停止营业。

近日,据媒体消息,总部位于阿联酋迪拜的航运公司CStar Line,及旗下总部位于上海的集运公司STF Shipping正计划逐步停止运营

图片

迪拜航司停运 图源:infranews.ru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这两家航运公司已停止接收新订单,其航运代理商Login NMP也建议客户转向其他承运商。

进入CStar Line官网,主要业务链接显示播放错误,似乎也从侧面佐证,CStar Line已经放弃货运市场。

据了解,CStar Line成立于2022年底,次年进入俄罗斯市场并成为黑马航司。巅峰期,CStar Line能够运输2.5万个标准集装箱(2.5万TEU)的货物,同时管理着总容量为2.7万TEU的集装箱车队以及1500个冷藏集装箱。

图片

CStar Line码头装卸 图源:Behance

其中,CStar Line的航线布局覆盖远东、印度、中东、地中海、黑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并提供多式联运解决方案。STF Shipping主要聚焦中东亚来往俄罗斯远东航线,包括俄罗斯东方港、韩国釜山、中国大连、天津、日照、宁波、盐田等港口。

然而,没过多久,CStar Line便开始精简业务。去年7月,CStar Line停运位于远东地区的所有服务,涉及三条连接俄罗斯东方装卸公司码头与中国及韩国港口的定期航线。同时,CStar Line在中国、韩国和远东港口之间的航线服务由STF Shipping接管。

同期,CStar Line表示,由于多艘船舶需进行计划内检修,需暂停两条穿越黑海的定期航线,包括连接土耳其和圣彼得堡的航线,以及印度-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新罗西斯克航线。

但削减支线服务并非单纯的“省钱”,而是为了赌更大的利润。在大幅缩减远东-俄罗斯支线后,CStar Line转战利润更高的“红海专线”,推出中东-红海1(MER1)航线服务。直至今年7月,CStar Line仍在大力投入其中,推出连接中国与红海的新航线FRS1。

图片

CStar Line推出中国-红海航线 图源:tramis.ru

不难发现,CStar Line对自身发展还是有着较为清晰的规划,只是步子太大,免不了要摔跤,加上跨境物流本就风险丛生,一次冲击没承受住,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有业内人士就指出,CStar Line停运很可能是因为财务问题。据了解,目前这两家航司面临巨大的现金流缺口,已无力承担船舶停靠费用。另外还有债务压身,今年7月,CStar Line大客户远东集装箱码头运营商VSK起诉CStar Line,要求其偿还超过8.62亿卢布(约合人民币7567万元)的债务。目前该案进入审理阶段,未有新进展。

二、跨境物流风险丛生

两年多时间,从巅峰到衰落,CStar Line的经历只是行业风险的冰山一角。实际上,跨境物流战线长,流程多,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使在行业里打拼多年的“老兵”,一旦有所懈怠,便也可能招致没落的结局。

比如有着34年从业经验的南洋国际物流集团,其曾是华南地区的标杆企业,手握55艘船舶运力。然而今年5月,这家老牌企业突然发布结业通知,宣告因资金链断裂无力经营。

图片

南洋国际物流倒闭 图源:搜狐

至于其破产的核心症结,正在于内部管理失误与外部市场变化叠加带来的双重冲击。一方面,全球疫情后,海运需求下降,航运行业整体承压。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升级,公司内部为争夺客户,长期纵容超长账期结算模式,导致现金流持续承压,缺口越滚越大,最终陷入绝境。

这场危机不仅是对集团本身而言,对其上下游企业也是莫大的损失。有卖家就表示,其年初给的30多万箱体押金到集团破产时都仍未提出。债权人上门讨说法,也只能被告知“有异议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如果说南洋物流以贷养单、高买低卖等是致使其破产的直接原因,那么深圳某USPS号商违规操作,便是从一开始就为其自身发展埋下了惊天巨雷。

就在最近,深圳天安云谷写字楼前的维权横幅揭开了这起涉案金额超10亿元的欺诈事件。这家USPS号商利用账号整改的30天缓冲期铤而走险,在未实际支付邮资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生成大量虚假面单,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疯狂揽客。

图片

大批苦主拉横幅维权 图源:DNY123

随着USPS一系列打击邮资欺诈的新规落地,这一灰色操作被系统检测曝光,于是大量包裹被拦截销毁,关联卖家店铺接连被封。更致命的是,当卖家上门讨要说法,发现老板早已卷款潜逃。

不难发现,这些停运、倒闭事件背后,往往都潜藏着风险极大的经营模式,而卖家在各种诱惑下,既无法精准判断物流商的财务健康度,也难以全面掌握其操作合规性,只能被动承受危机爆发后的连锁损失。

但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与行业监管趋严的双重背景下,市场已经给卖家提出了更高要求,主动消弭信息差,即是灵活应对变化的核心所在。对跨境卖家而言,唯有摒弃侥幸心理,做到多方调研、审慎抉择,才有望在市场激流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足发展。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