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官方出手,京东、美团、饿了么、抖音集体被查

吴昕
2025-10-27 16:44

外卖行业警钟长鸣。

1.京东、美团、饿了么、抖音被上门调查

监管重拳再度落下,京东、美团、饿了么、抖音似乎都有麻烦了。而且这次还不是简单的约谈,而是直接上门调查。

有消息称,近日,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公司在同一天被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调查,事涉食品安全、外卖平台对商家经营资质审核等问题。除此之外,抖音集团也被纳入调查名单,毕竟它的小时达业务也涉及食品外卖。

显然,这是一场覆盖主流外卖平台的合规“大考”。那么,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次官方调查呢?

据相关人士透露,起因其实很简单。一开始是有消费者在某外卖平台下单购买了蛋糕,但收到货后却发现货不对板,与品牌完全不一致。因此,他怀疑进驻该外卖平台的商家经营资质或许不规范,于是便将问题反映到了监管部门。

监管部门调查后发现,存在问题的这一商家进驻了多个平台。顺藤摸瓜之下,又发现不止一家平台存在蛋糕货不对板的问题,于是迅速对各大外卖平台展开突击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和以往约谈相关业务负责人的形式不同。调查当天,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工作人员直接上门,并全程通过执法记录仪拍摄记录,同时要求召回业务负责人,到公司接受问询。

据透露,有部分公司被驻场问询数日,还有公司因为不积极配合执法被重点记录。

图片

 图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一块蛋糕撬动了整个行业,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看似普通的投诉,能够引发如此巨大的“蝴蝶效应”,最终牵扯出商家资质审核的普遍漏洞,本质上是外卖行业长期沉疴的集中爆发。

而这次监管的力度,也释放出新的信号。要知道,纵观互联网历史,这种“多平台同日受到直接调查”的情形,也算是极为罕见了。这次官方如此雷厉风行,明确传递出了系统性清算的决心。

有接受调查的平台人士透露,这次调查已持续数日,部分平台已进入“全面自查模式”,而且暂时还并未明确结束时间。

看来,这次外卖行业确实是要进入一次彻底的大整改了。而对广大消费者而言,这次调查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2.监管严控食品安全,平台必须积极“补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近年来,外卖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饮食的重要选择。但规模扩张背后,“幽灵外卖”等行业顽疾也随之凸显,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

从无资质商家“挂靠经营”,到无门店、后厨脏乱差,再到今年8月,有网友爆料称,部分外卖商家使用AI生成照片,冒充堂食门店的图片,不仅门面是假的,甚至连店内用餐人群的景象也是假的……这些“线上光鲜、线下混乱”的骗局,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更让合规商家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

而面对这一情况,官方监管持续收紧,努力守护老百姓们的用餐安全。

10月中旬,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规定》拟通过明确平台与第三方机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及委托配送单位在食品安全上的责权边界,细化平台在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资质审核、日常监测抽查以及信息公示等方面的要求,有效防止“幽灵外卖”现象。

这意味着平台的责任被再一次明确。它们不是“中介”,而是“要负责的主体”。

毕竟,谁能开店是由平台审核,也是平台的算法决定了谁被推荐。作为直接的审核者与管理者,平台对入驻商家的店铺资质、食品安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

事实上,这也并非监管部门首次对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外卖平台“亮剑”。

今年2月开始,外卖行业战火重燃。而在外卖大战期间,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就已两度被约谈。

先是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图片

图源:微博

图片

图源:市说新语

7月,市场监管总局又再度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图片

图源:市说新语

而在这之后,面对监管压力与舆论监督,各大平台也确实开始主动“刮骨疗毒”。

饿了么推出“明厨亮灶 2.0” 计划,扩大后厨直播覆盖范围;美团也持续推动明厨亮灶,上线“浣熊食堂”,筛选合规商家打造示范店,并配备“卫星店” 实时展示后厨;京东直接启动自营外卖“七鲜小厨”,从源头把控食材与卫生……

图片

图源:美团

图片

图源:京东黑板报

针对“商家用AI生成假图,冒充堂食门店”的新问题,三大平台纷纷成立专项治理小组,表示后续会持续推进这类问题的治理,将通过完善规则、技术研发等方式,加强对此类门店的识别和整改,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餐饮消费环境。

在主编看来,外卖行业正在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细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新规的问世,以及此次京东、美团、饿了么、抖音被上门调查,不仅是对“幽灵外卖”的震慑,也为行业划出了“红线”。

平台如果想要长久发展,不能只把流量或订单量作为考核指标,而必须将“食品安全”“资质合规”“用户体验”嵌入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从商家入驻的资质审核,到订单流转中的质量监测,再到售后维权的快速响应,平台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落实全链条的监管闭环,避免“纸上谈兵”。

虽然外卖行业从粗放生长到规范成熟,注定会经历一场阵痛。但可以肯定的是,当监管利剑、平台责任、消费者监督形成合力,"幽灵外卖"终将无处遁形。而这也有利于行业实现多方共赢。

毕竟,信任从来都是一种易碎品,修补的成本远远高于建立。而只有当各方都守住自己的责任边界,那个让消费者安心、让诚信商家宽心的外卖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骑手的日子越过越滋润,外卖平台才能走得更顺、更长远。
反垄断之利剑,这次指向了外卖行业。近日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美团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判决,认定在外卖领域存在不正当竞争侵权问题。承诺书和法院判决书的双重约束下,外卖行业即将迎来强监管时期。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出台加强外卖平台佣金管理的指导意见,降低外卖平台的佣金费率,防止形成行业垄断。依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上海市场监管局决定,对食派士处以其2018年销售额3%的罚款,合计人民币万元。
1月14日消息,墨腾创投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东南亚地区外卖行业GMV达到了119亿美元。其中,东南亚三个最大的外卖市场是分别是印尼、泰国和新加坡。在外卖平台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Grab贡献了东南亚近一半的GMV,在该地区6个市场中的5个中处于领先地位,占据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四个国家50%以上的市场份额。
9月27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召开促进网络餐饮外卖行业健康发展座谈会,局长罗文出席会议,与网络餐饮外卖平台内商户和外卖骑手代表深入交流,了解经营者、新就业群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听取意见建议。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提升网络餐饮外卖领域常态化监管水平,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督促相关主体理性参与竞争、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构建行业良好生态。
9月9日消息,针对近期外卖平台补贴争议,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及时约谈主要外卖平台,相关平台快速响应,集体发声,承诺严守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密切关注外卖行业竞争情况,要求提升服务质量,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保障消费体验;督促平台合理控制补贴,避免冲击正常价格体系;推动平台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提高骑手权益保障,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平台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1月13日消息,近日,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餐饮外卖融资数据榜》。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0年餐饮外卖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共9起,涉及的平台包括:自嗨锅、荷特宝、排队网、外卖情报、快早餐、商有Syoo、水果1号、连咖啡、哗啦啦,融资金额总计超亿元。
日前,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等5部门对美团、饿了么、肯德基、麦当劳、盒马5家外卖平台进行约谈,传达外卖行业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
3月11日消息,近日,两会期间,关于如何保障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人身安全,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提出建议,在灵活用工政策未落地前,强制平台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购买意外险或商业险。胡成中认为规则设计有问题是外卖行业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平台不应该只为拼速度的恶性竞争,而忽略送餐送货途中易遇到的各种情况。他还表示,“不要把责任都推给算法,算法也是人制定的。”
当地时间周日,服务外卖骑手的平台Rodeo,该平台对大约一万名用户发出通知,称Deliveroo公司阻止外卖骑手访问该公司平台数据。据报道,市面上的餐饮外卖骑手一般同时效力于多家外卖公司,他们可以在Deliveroo和竞争对手之间来回切换获取配送订单。最近几个星期,Deliveroo公司对于外卖骑手使用的软件进行了一次安全升级,除了Rodeo之外,工资信息整合工具Argyle和其他第三方公司被禁止访问Deliveroo的骑手收入信息。
英国外卖平台Deliveroo近日遭到行业批评,被指阻止外卖骑手查看不同竞争对手外卖平台的配送费,这损害了外卖骑手增加收入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