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豆包开始带货变现
AI工具正在加速商业化。
1、豆包接入抖音商城商品链接,开始带货
AI工具摇身一变成为了“带货主播”,说的就是豆包。
近日,豆包上线了购物功能,即嵌入抖音商城的商品链接。具体表现在,用户在和豆包对话时,如果涉及消费类的话题,回复中的答案会嵌入抖音商城的商品链接,用户点击后可直接跳转至抖音商城购买。
比如,在豆包输入“推荐一下给朋友送的生日礼物”这个话题,会出现保温杯、香水小样套装、口红等回答,并配备图片或视频以供参考。

图源:豆包
其中,蓝色字体的文字就是链接,点击该链接即可进入商品页面,该页面按照综合、销量、价格排序,并显示店铺名称、价格和已售数量。各种信息都很明确,方便用户对比选择。点击具体某一商品链接,可进入到购物页面。如需确认购买,则会跳转至抖音。


图源:豆包
目前,豆包覆盖母婴、美妆、家居等多个高频消费品类,未来可能会扩展至更多领域。而首批接入的商家主要来自抖音电商生态中评分4.8以上的优质店铺,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豆包还整合了本地生活与抖音团购服务。比如,输入“好吃的火锅店推荐”,豆包会给出不同类型的火锅店,点击其中一个蓝色文字链接进入店家页面,可购买团购优惠券。


图源:豆包
用户在豆包的这一系列操作,完整覆盖了“问答咨询-商品推荐-下单成交”的服务闭环。
以往,我们购买商品,会先在小红书查询种草,然后再到电商平台寻找具体商品,在比较不同平台中的商品价格等信息后,才决定下不下单。这一过程有些繁琐,因为需要反复跳转至不同平台。
而如今,用户在与豆包的对话中,即可直接完成“咨询-比价-下单”全流程。这种“对话式消费”,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购物习惯。
豆包通过技术处理,并基于商品库存以及用户评数据,能够更精准的理解用户的消费需求并给出高适配的商品链接。这种“需求驱动推荐”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决策效率。
同时,相比于广告或者直播间中带货主播的推销话术,用户一般认为AI具有“中立性”,给出的建议比较客观,更易于接受。
带货功能的上线,意味着豆包不再只是一个辅助搜索的工具,更是引导用户下单购买商品的一个新的“流量入口”。
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2025年8月数据显示,豆包月活跃用户规模超越DeepSeek,登上中国原生AI App月活榜第一。数据显示,8月豆包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5742万,环比增长6.6%,从第二名升至第一名。

图源:QuestMobile
豆包这些活跃的用户,就是潜在的消费者。而豆包AI的流量,则可以转化为消费订单。豆包带货功能的上线,为其增加了商业化的另一种可能。而豆包和抖音商城的有效协同,可以提升用户粘性。
2、抖音集团要将带货进行到底
如今,在电商平台购物已经成为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电商平台带货,已无法满足玩家的需求。基于此,更多的带货玩法被挖掘了出来。
比如,抖音集团旗下,前有抖音电商带货,后有红果短剧带货,以及豆包AI带货。在不断的探索中,也发现了平台更多商业化的可能。
抖音电商发展以来,一路高歌猛进。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抖音电商GMV约3.43万亿元,较2023年的2.5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已超越京东,跃居行业第三。

图源:微博
与此同时,抖音的货架电商和直播电商在协同发展。据悉,2024年抖音电商来自货架场景的GMV占比已经超越40%,成为与直播电商并驾齐驱的核心场景。
而随着直播电商的发展成熟,店播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全国直播电商销售额达4.3万亿元,其中店铺自播贡献占比接近52%,已经超过了达播。
如此看来,抖音货架电商和直播电商呈现出协同增长、差异化发展的态势,其整体的电商生态也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抖音电商之外,抖音集团也开始让其旗下的相关业务尝试带货。其中,短剧的爆火,也让红果短剧带货成为了可能。
日前,红果短剧开启了小范围内测短剧带货。具体表现为,用户在红果APP观看短剧时,会自动弹出“搜索同款”的提示,或用户暂停观看时,页面显示搜同款商品提示。
比如,观看短剧《心动还请告诉我》,暂停时画面出现“搜同款连衣裙”的提示,点击该提示,则可出现相关商品链接,点击链接即可购买。


图源:红果短剧APP
红果短剧上线带货功能,是基于该软件的爆火以及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红果免费短剧的用户规模同比增长率高达179.0%,月活用户达2.1亿,这都是潜在的消费者。
不论是红果短剧还是豆包,二者上线带货功能,能有效的和抖音电商联动,实现生态协同。抖音电商、红果短剧、豆包覆盖着“主动搜索”“被动种草”“AI决策”的场景,形成全链路流量闭环。
3、AI重构电商交易
豆包接入抖音商城,体现着AI和电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他电商平台同样利用AI来为电商交易赋能。不同的是,豆包是在AI产品中嵌入电商服务,其他玩家则是在电商平台中嵌入AI大模型。
AI大模型基于其技术优势,能够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记录、购买记录、搜索关键词等数据构建第一无二的用户画像,实现“千人千面”的商品推荐。同时,AI大模型也能够帮助商家降本增效。
如今,各电商平台基于其AI大模型的优势和特点,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服务,带动着整个电商行业向前发展。
其中,淘宝在今年双11直接甩出六款AI导购应用,分别为AI万能搜、AI帮我挑、拍立淘、品类清单、AI试衣、AI清单。

图源:淘宝
更早之前的8月,淘宝推出了购物决策的全能助手“AI万能搜”,主要为用户提供穿搭指南、送礼清单、选购攻略、口碑测评等服务。这些服务大大缩短了用户的决策时间,并通过避坑提醒、优惠组合、用户评价等信息,降低购买风险。
同时,9月淘宝还推出了“AI助手”,这是用户购物过程中的专业导购。AI助手对有着挑选困难的用户很友好,因为其能通过多轮对话帮助用户理清需求,精准筛选商品。
京东这边则推出了京小智,这是智能客服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售前导购、售中服务、售后支持的服务。即通过AI技术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助力商家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
百度优选推出了AI智能导购助手“度小优”,能够通过多轮对话精准分析用户的需求,形成个性化购物策略,以提高用户的决策效率。
AI给电商行业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在享受AI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其中潜在的风险。
AI依赖用户行为数据以实现个性化推荐,但数据泄露风险高。而当用户高度依赖AI推荐时,也有可能忽视其他潜在的选择,因此失去独立认知。更重要的是,当AI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很有可能失衡。
AI是一把双刃剑。是好是坏,取决于行业如何使用。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