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打败马云、李嘉诚,杀入财富榜前五,彻底翻盘

科技头版
2025-10-29 09:11

时势造英雄。

雷军杀入财富榜前五

随着2025年胡润财富榜的正式发布,我们才真正知道了雷军今年赚了多少钱。

10月28日,2025年胡润百富榜正式发布。其中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以5300亿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并且刷新了中国首富的财富纪录。

但比钟睒睒更显眼的,是雷军。

在今年的百富榜中,雷军以破竹之势杀入了前五,以3250亿元的财富位居第五位。相较于去年的胡润百富榜,雷军的财富上涨了151%,排名上升了14位,直接超过了一众商业大佬,包括马云、李嘉诚、丁磊等。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胡润百富公众号

雷军的财富迅速增长,和他旗下的小米集团在多个业务板块的强劲表现分不开。今年上半年,小米营收2272亿元,同比增38%;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70%。

其中,小米的汽车业务取得了重大突破。汽车业务成增长引擎,上半年交付15.72万辆,居汽车新势力前五,收入213亿元。

而如今的成绩,距离小米正式推出首款车,才过去一年。

回望小米汽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小米汽车在市场端的表现一直很亮眼。

首先是交付量和产能的快速攀升。小米SU7在2025年第一季度就交付了7.6万辆,到9月,单月交付量已突破4万辆。

为了应对大量的订单积压(部分车型交付周期仍长达28-39周),小米正通过两班倒模式和加速建设二期工厂来提升产能,二期工厂投产后,年产能将提至40万辆。

据了解,小米SU7系列的平均售价达到23.8万元,在20万以上纯电轿车市场,其市占率一度达到43.7%,超过了特斯拉Model 3。

这也就意味着,小米汽车凭借着首款车型就快速地切入了汽车市场。当小米的第二款车小米YU7在2025年6月上市后,18小时内就锁定了24万台订单,成为了SUV市场的又一爆款。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众所周知,在汽车市场,盈利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盈利意味着它们跨越了“生死线”。

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前期研发、建厂、供应链搭建等需要投入巨额资金(通常以百亿计)。也就是说,造车的前期就是不断地烧钱。如果一个汽车品牌迟迟无法盈利,那么它的未来就岌岌可危。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小米汽车在市场的表现,更要看其盈利能力。

从目前的公开数据看,小米盈利能力的提升速度超出了市场预期。根据财报,小米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在2025年第一季度就达到了23.2%,第二季度进一步提升至26.4%。这一水平显著高于同期许多头部车企。

基于高毛利和强劲的交付能力,多家机构预测,小米汽车业务有望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如果真的实现的话,那小米将成为实现盈利最快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之一。

综合看来,小米的汽车业务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其在市场的亮眼表现,直接推动了雷军身价的快速提升。

当然,除了汽车业务之外,我们同样要关注的,还有小米的手机与IoT业务基本盘。

从胡润百富发布的数据来看,小米智能手机业务保持全球第三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14.7%,贡献了961亿元收入。

而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表现更为亮眼。IoT物联网业务今年上半年收入710亿元,同比增51%,毛利超过小米手机成利润主力。

除了直接持有的小米股份,雷军的财富还来源于金山系上市公司和顺为资本的投资收益。

这一切,使得雷军在短短一年内,财富暴增1960亿元,从去年的1290亿元升至3250亿元。

对于今年的百富榜,胡润认为股市的回暖和科技的发展是上榜人数飙升的主要原因。雷军也不外乎此,小米作为备受市场关注的龙头公司,其股价随着业绩向好而上涨,直接推动了雷军个人财富的提升。

对于雷军,胡润在解读榜单时指出,当消费电子与汽车行业深度融合时,像雷军这样同时布局两大领域的企业家将极具竞争力,他甚至认为雷军是未来中国首富的有力竞争者。

小米的未来

此次胡润百富榜的发布,是雷军近几天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了。

从胡润对雷军的评价和预测中,我们不难看出,小米构建的"手机 × AIoT × 汽车"智能生态开始显现协同效应。

小米打造的“人车家全生态"闭环,通过澎湃OS和AI技术打通了手机、汽车、家居等设备之间的壁垒,让数据和服务能够围绕着用户自由流动,创造一个无缝且智能的体验。

这样的生态融合,不仅改变了用户的体验,同样为小米带来了显著的商业价值。强大的交叉引流促进了品牌的提升,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粘性,极大地增强了小米的整体竞争力。

但同样的,高光之下小米也面临一些需要持续攻关的课题。

造车是场马拉松,需要持续的巨额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小米汽车在经历了发布初期的热度后,仍需在产能爬坡、售后服务、智能驾驶技术迭代等方面接受长期考验。

尽管小米的产能不断提升,但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交付周期依然较长,如何持续提升产能、缩短用户等待时间是当下的重要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作为市场新入者,小米需要面对的是在此行业深耕多年的众多对手。在小米YU7所在的SUV市场,理想、乐道、特斯拉等品牌已迅速推出同级竞品。

随着更多科技企业和传统车企在智能化上发力,小米需要持续巩固其生态和技术的领先优势。

当然,除了小米汽车,小米手机同样面临着国内外巨头的激烈围攻。如何在高端市场突破,并维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是小米的长期的课题。

除此之外,品牌口碑与质量考验也是小米一直面对的重大课题。

此前,因为小米SU7的成都车祸事件,雷军和小米一直深陷舆论风波。市场上对小米汽车的评价出现显著的两极分化。

有媒体透露,在小米SU7车祸事件之后,小米汽车的转单市场遇冷,5000元的定金回收跌至200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米汽车当前遇到的市场困难。

总而言之,如今的小米顺势把握了时代的发展方向,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的小米会走向何处,需要时间来验证。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2月28日消息,小米15 Ultra暨小米SU7 Ultra新品发布会日前举办,小米集团CEO发表演讲。他表示,小米坚持技术立业,2021-2025,预计五年研发投入1050亿元,2025预计达300亿元,AI及相关业务将占四分之一。
7月29日消息,2025财富》世界500强发布。小米集团排名第297位,较上一年提高100位,创下2019上榜以来的最大增幅。2024小米集团总收入3659亿元,创史上最强业绩。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表示,2025小米将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未来5,小米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将再投2000亿元。
3月18日消息,小米集团董事长在微博表示,小米汽车2025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
1月4日消息,在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工厂已开放对外参观预约。“我们将在2025逐步开放参观,点击小米汽车App社区-官方-顶部banner,填写报名信息并选择参观时间。我们将在小米汽车App公布入选名单,并电话方式通知。”还表示,“为保证参观质量,每场参观限定20组客人。每周六14:00-17:00。我们提前一个月公布可预约时段,本月可预约时段为1月11日、18日、25日场次。”
10月30日消息,在小米15系列暨小米澎湃OS 2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透露,小米今年预计研发投入超240亿元,2025预计达300亿元。
8月8日消息,美国《财富》杂志近日正式发布2025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单,这是该单第二次发布。今年,中国有8位企业家入选,其中比亚迪王传福(第5名)、华为任正非(第7名)跻身前十。其他上榜的中国企业家包括:小米创始人、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
1月2日消息,今日在微博晒出健身房照片,并配文“2025第一次打卡!”在该条博文的评论区,不少网友喊话进军健身行业。天眼查信息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投资乐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即“爱动健身”,并获得该公司约15%的股权。后者成立于201311月,法定代表人为宋广慧,注册资本约807万人民币。
10月30日消息,在小米15系列暨小米澎湃OS 2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公布小米SU7 Ultra量产车预售价——81.49万元,昨晚22:30开启预订,将于20253月正式发布。
11月13日消息,小米正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数月前已与歌尔合作,该产品预计于2025Q2发布。对于这款产品的出货量,的预期“在三十万台往上”。据了解,小米AI眼镜将“全面对标Meta Ray-ban”,搭载AI功能、音频耳机模块、摄像头模块,并将以小米自有品牌形式发布。
12月28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在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已研发三代动力电机技术,已申请155项专利,已获得60项专利。第一代,V6/V6s,转速21000转,已量产上车;第二代,V8s,27200转,这是全球动力电机转速天花板,获专家组正式鉴定,完全自研并自己生产,2025上车;第三代,预研碳纤维激化固化法,实验室已经干到35000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