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卖业绩亮红灯,三个月血亏1000万
一、1000人干出百万亏损
旺季脚步临近,各家跨境大卖都陆陆续续发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总体上业绩分化明显,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之中,A股上市大卖、蹦床品牌全球第一的青岛三柏硕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柏硕”),业绩格外引人关注。
当前受经济下行,美国关税等因素的影响,多数跨境企业都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然而,三柏硕的财报情况比行业平均水平还要严峻得多。这家有1000多名员工的跨境大企业,过去三个季度竟然亏损了几百万。

三柏硕蹦床 图源:三柏硕官网
具体来说,三柏硕核心财务数据呈现显著承压态势。
2025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对比去年下滑29.66%。销售规模萎缩明显;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呈现负值,为-1286.8万元,同比暴跌687.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直线下滑2090.1%,来到-1483.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半年三柏硕营收利润也是双双下滑,净利润仅826.7万,同比下降超一半,但至少还是盈利的。没想到才过了三个月,连这800万利润也泡汤了。

第三季度财报 图源:三柏硕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柏硕实现营业收入3.15亿,同比下降1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0万,同比下滑122.24%,转盈为亏。另外,截至报告期末,三柏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依然呈现负值,为-1342.8万元。
平心而论,今年三柏硕的业绩数据看上去确实十分冷清,但作为一家传统制造型外贸企业,在跨境浪潮汹涌的当下,生意不好做也实属正常。
要知道,自1993年在山东青岛创立以来,三柏硕就主要提供代工服务,尽管2020年该公司耗资1300万美元买下了自己的大客户——美国品牌SKYWALKER,开启品牌出海之路,但依然没能彻底撕下代工厂的标签,还是靠给沃尔玛、亚马逊、迪卡侬等零售巨头供货获取大头利润。
过去几年,这种B2B供货出海模式还算比较稳健,然而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兴起,零售商们逐渐将更多经历放到线上平台,自营比例下降。
三柏硕自己也在半年报中提到:“国内跨境电商兴起导致的挤占效应和零售商向电商平台运营转变降低其自营业务比例,导致思凯沃克(SKYWALKER)本期自有网店和零售商业务收入不及预期。”

国内跨境电商发展给三柏硕带来市场竞争风险 图源:三柏硕
屋漏偏逢连夜雨,海外市场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关税调整等不利因素也导致了三柏硕部分客户采购需求收缩,公司产品海外订单量减少。
二、也有代工厂逆袭成功
从上市初期的热销到单季度净亏千万,三柏硕的起伏,不过是传统外贸制造商转型困境的一个缩影。
在跨境电商飞速发展的这几年,无数代工企业怀揣转型野心,却始终在“重生产、轻市场”的工厂思维与“重品牌、重用户”的品牌思维的岔道口徘徊不前,最终大多难破困局,有些甚至没来得及做出选择,就被市场洪流淹没。
今年10月,制造工厂新丰电器就发布一则《致全体员工通知》,正式停止生产运营,在通知中,新丰电器直言:“由于疫情影响、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公司订单严重下滑,加上各种成本增加,公司生产经营多年来举步维艰,虽一直坚持,但最终还是难以继续。”

停止生产经营 图源:新丰电器
不过,并非所有代工厂都困于转型泥潭,仍有企业手握核心货源优势,成功从产业链底端突围。
比方说,早期在深圳搞声学产品代工的韶音,就是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经验后,在2007年果断转型ODM,开始聚焦于研发骨传导技术。
为攻克技术难关,韶音连续多年将营收的15%-20%投入研发。直到2011年,其沉淀多年的骨传导技术终于成熟,成功解决了该类耳机音质差、漏音严重的行业痛点。此后,韶音顺势推出多款高性能运动耳机,尤其是OpenRun Pro、OpenFit等旗舰产品,一经上市便迅速热销,成为市场爆款。
这场华丽转型的背后,是业绩的爆发式增长。韶音创始人之一陈皞在近期专访中透露,2024年韶音耳机销售额接近10亿美元,较2023年实现大幅增长,转型成效一目了然。

韶音骨传导耳机 图源:Shokz韶音官网
总而言之,三柏硕虽暂陷亏损,但和新丰电器这类被迫停摆的中小代工厂不同,它已通过上市积累了更雄厚的资金与供应链资源,还有大把翻盘机会。只要能吸取韶音等企业的转型经验,找准技术或市场突破口,未来该蹦床大王完全有机会调整方向、扭转局面,在跨境电商赛道上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