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小米SU7曝光,雷军给刘强东上了一课
两位大佬同台竞技,车圈八百年没这么热闹过了。
1、小米SU7改款升级,或将涨价近万元
闯荡车圈一年多的雷军,又有新动作了。
近日业内消息透露,小米SU7改款版将迎来12项硬核升级,展现了雷军清晰的策略:小米汽车要通过无可争议的技术升级,堂堂正正地提升产品价值。
具体来看,新款小米SU7将搭载麒麟二代电池,综合续航突破800km大关;激光雷达从高配专属变为全系标配,搭配雷神U芯片实现全场景智驾;全系标配900V高压架构,配合5C超充技术,补能效率大幅提升;采用闭式双腔空气悬架系统,让20万价位轿车拥有百万豪车的滤震表现。
而且改款版的全系标配,都是在小米SU7 Ultra身上验证过的赛道级配置,实现技术方面的“升维打击”。

图源:小米汽车
根据网上流传的爆料图片,此次小米SU7改款覆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底盘调校及舒适性配置等核心领域,将性能、补能、智能化全面拉满,预计明年3月正式发布。
与之对应的是,改款后的小米SU7预计全系涨价0.99万元,坦然涨价的背后体现出小米汽车的绝对自信:当产品价值的提升幅度远超价格涨幅时,消费者依然会认为它物超所值,毕竟体验感根本不在一个层级。

图源:小红书网友
那么近1万元的价格涨幅,到底贵不贵?
业内人士估算,仅电池、激光雷达和空悬这三项升级,小米SU7改款版的单车成本就已增加约6800元,再叠加研发摊销与其他配置提升等成本,仅涨价1万已经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要知道,以上配置过去只出现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如今直接变成了小米SU7改款版的全系标配。这意味着消费者无需购买顶配车型,花合理价格就能享受到越级技术体验,完美延续了雷军“技术驱动价值”的商业核心逻辑。
在竞争白热化的汽车市场中,小米汽车通过补齐续航、补能短板,并将顶级配置普惠式下放,有效提升了全系车型相较于友商的竞争力,以技术突破重塑行业价值标杆。
不过,虽然改款升级是好事,但对于即将提车的小米车主而言,快到手的新车顿时就不香了,等等党迎来狂喜。一些还在排队的消费者,开始纠结是否退单等新款,但这又意味着起码要等待半年以上,真是左右为难。
从市场表现来看,小米SU7系列自上市以来就深受消费者欢迎,截至2025年10月,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5万辆;11月初,小米汽车宣布产品的月交付量连续保持在4万辆以上,市场反响十分热烈。

图源:小米汽车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米SU7改款消息搅动舆论之际,京东的“国民好车”正好在双11期间开售,并以低至4.99万元的价格炸翻全网,双方带来一场车圈新玩家的实力对话。
如果说雷军以“升级加价”坚守技术价值,刘强东则用“低价保质”颠覆行业门槛。两位商业大佬以截然不同的路径,持续给消费者带来超出预期的惊喜。
2、京东新车最低4.99万,击穿价格地板
时隔多年,刘强东与雷军这两位商界传奇人物,竟然在汽车赛道开启同台竞技,任谁也没能提前料到这一场面。
去年3月,小米汽车正式发布,用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在一众新能源车企中站稳脚跟。雷军自建工厂、全栈自研,从芯片、电机到智驾等一个不落。这种重度自研模式,也让小米集团付出了不小的代驾——2024年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单季亏损曾高达18亿元。
当然,这种重资产投入在后期也开始显现价值,小米汽车在2025年已初步实现盈亏平衡,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生产能力且能盈利的车企之一。
刘强东则跳出了传统造车思路,他带来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套依托京东庞大生态资源的全新汽车消费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京东并未像小米一样投入巨资自建工厂,而是联合广汽负责制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与换电技术,自己则聚焦于最擅长的部分:负责用户洞察、独家销售与养车资源,提供流量入口和品牌信誉。
它卖的不是四个轮子,是一套“选、买、用、养”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至于产品性价比,京东汽车致力于买车像买电器一样方便,从续航、空间、智能、安全四个方面提升性能。在同价位的汽车中,京东新推出的这款埃安UT super,可谓性价比拉满。
官方信息显示,该款车搭载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500km长续航支持99秒极速换电;2750mm超长轴距,打造B级车空间体验,前排可放平成床;搭载“广汽华为云车机”技术,云端算力和储存不封顶,APP最多车机不卡顿;配备倒车哨兵,倒车遇障碍自动刹停,误踩电门自动刹停。

图源:京东汽车微博
近日,京东“国民好车”的价格正式曝光:租电购买价限时优惠4.99万元,整车购买价限时优惠8.99万元,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测的10-12万元,直接击穿新能源汽车购车门槛。
同时,京东作为独家销售平台,向消费者推出补贴权益——截至12月31日前完成补贴申购的前15000名下定用户、11月9日20点起下定的前1000名,叠加各类补贴后,租电版实际到手价可下探至4.54万元,整车购买价则约为8.59万元。
网友看到这个价格震惊了,纷纷忍不住调侃:“这价格还要啥自行车啊?”

图源:京东
在当今的纯电汽车市场,京东用几乎不可想象的低价,精准命中了庞大下沉市场用户的“人生第一台车”需求,让国民好车人人可及。
对于追求实用与便捷的消费者而言,京东让“买车”不再是一件需要反复权衡、充满经济压力的奢侈消费,从此打开一扇轻松买车的大门。
汽车在这里,更像是一件靠谱、好用的“大家电”,让买车的消费者有效提升了幸福感。
这么来看,雷军和刘强东这两位车圈新玩家,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一个在“造好车”,用技术实力证明好体验值得付费;一个在“卖好车”,用生态力量证明汽车可以更亲民。
从雷军当年用1999元小米手机颠覆行业,到如今刘强东用4.99万击穿购车门槛,本质都是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制造业的重构,即要么用技术提升价值上限,要么用效率拉低价格底线。
毋庸置疑的是,这场才开始不久的同台竞技好戏,不仅让消费者有了更多元选择,更倒逼行业回归用户价值本质。未来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生态创新,最终受益的都将是广大消费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