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彻底卖不动了,马斯克在绝望的边缘
特斯拉的寒冬还未结束。
一、特斯拉销量创三年新低
曾经的电车霸主,如今也要面对销量困境。
前天,乘联分会更新了今年10月的全国乘用车市场情况。其中,特斯拉的销量情况十分刺眼。
数据显示,上个月特斯拉的国内销量仅为26006辆,远不及其他新能源车企的销量情况。

图源:乘联分会
9月,特斯拉的国内销量为71525辆,相比之下,10月国内销量环比下滑了63.64%,同比下滑35.76%。
分车型来看,其主力车型Model Y和Model 3销量双双下滑。
10月份,Model Y的销量为19488辆,比上月少卖了31685辆;Model 3的销量为6518辆,比上月少卖了13834辆,销量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2025年特斯拉的国内销量动态来看,其销量情况大起大落,常常在经历两个月爬坡后又大幅下跌。

图源:车主之家
比如今年8月,特斯拉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六座长轴距Model Y L,销量情况随之回暖。
直到9月,Model Y L正式交付,同时叠加各大补贴政策,特斯拉国内销量创下半年内新高。
在大家都看好10月销量情况时,特斯拉又交出年内最差的销量数据,让人难以捉摸。
不过,将特斯拉国内销量动态的时间拉长至近三年,会发现其销量情况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势态。

图源:车主之家
深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
一方面,特斯拉有季度末集中交付的传统,造成两个季度间,相邻月份的销量落差较大。
另一方面,受新车上市的影响,市场会短期内快速回暖,而后随着初期积压订单被消化,销量情况会慢慢回落。
不过,抛开这两点共性原因,不难看出,近三年内,特斯拉在今年10月的国内销量情况是最差的,可以说创下三年国内销量的最低纪录。
要知道,在去年,特斯拉才创下国内年销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前后不到一年,特斯拉发生什么了?
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特斯拉的总销量为61497辆。同国内销量26006辆相比,有大约3.5万辆的差额,这些车辆主要流向了海外市场。
今年10月,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 Y与Model 3的单月出口量创下年内新高。

图源:X
据了解,上海工厂是目前特斯拉全球产能最高的整车工厂,生产速度惊人,年产能超过95万辆,扩产完成后预计可突破110万辆。
由于低成本和高效率,上海工厂给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加上为了规避部分高额关税,其生产的车辆大概有七成会出口至欧洲、亚太等地。
除此之外,出口量高于国内销量还有一点原因,是为了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
在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中,特斯拉位列第7名,销量为61497辆,远远落后于第1名比亚迪436856辆的销量情况。
不仅如此,相较于上个月,特斯拉10月的总体销量环比下降32.3%,同比下降10.2%,是前十中唯一一家销量下滑的车企。

图源:中汽数研
这也似乎意味着,特斯拉在国内卖不动了。
当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各家车企的优势正逐步清晰。
在驾驶辅助技术方面,由于受到政策法规与数据安全等因素的限制,特斯拉难以获取国内道路信息及一手驾驶数据,目前其驾驶辅助能力处于L2级别。
去年,工信部已批准比亚迪、蔚来等部分车企开展L3级驾驶辅助准入试点,预计最快今年年底将启动相关测试。
此前,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李文广表示,“华为今年的规划是进行L3的试点商用,同时开展L4的测试。”
对此,华为余承东也补充道,“期待L3早点到来,因为我们真具备了L3的能力。”
在产品布局方面,特斯拉的销量仍主要依赖Model 3和Model Y两款老车型及其后续改款。
相比之下,国内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在车型定位上划分极为细致,呈现出“一个品牌瞄准一个市场,多个车型满足不同群体”的战略特征。
在这一背景下,特斯拉较为单一的产品线显得有些“以一敌多”。
随着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国内车企在地域与品牌认知上的固有优势正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特斯拉的国内市场份额被逐步挤占,也成为了必然。
二、在海外,特斯拉被比亚迪吊打
根据2025年1-6月全球新能源品牌销量榜数据,比亚迪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65.37万辆,同比增长18.7%,位居第一。
特斯拉上半年累计销量为69.98万辆,同比下滑11.4%,位列第二。

图源:中汽数研
对比两者的销量数据,不难看出,比亚迪的全球销量已大幅领先特斯拉,占据了全球市场多数份额。
自去年特斯拉的销量开始下滑以来,比亚迪已连续四个季度在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上超越特斯拉。
分析其背后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比亚迪产品线多,广泛覆盖市场。
比亚迪销量能够大幅领先,其根本原因在于构建了一个极为庞大且完善的产品“金字塔”,实现了从家用到豪华、从轿车到SUV、MPV的全方位覆盖,价格区间也从几万元横跨至百万元级别。
从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车型销量榜单来看,在前20名车型中,比亚迪在榜车型有10款,占据了一半的名额。

图源:中企出海研究
因此,虽然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单车销量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三的位置,也敌不过比亚迪“车子多,盘子大”的销售策略。
第二,比亚迪在海外逐渐实现了本土化生产。
与许多车企仅通过出口方式不同,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印度、巴西等地布局或规划了本土生产基地,其辐射范围覆盖欧洲、东亚、南美洲等全球多数地区。

图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这种“在海外建家”的模式带来了多重优势。
首先,它能有效规避高额关税和贸易壁垒,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
其次,本地生产能更好地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偏好,进行针对性优化,并创造就业机会,赢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好感;
最后,建立本地工厂和供应链,意味着更快的市场反应速度和更稳定的交付能力。
这使得比亚迪能牢牢扎根于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并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
第三,马斯克的政治言论对特斯拉的影响。
最近一年,马斯克在政治领域异常活跃,其鲜明立场和相关言论,得罪了一大批原本支持他的拥趸或中立的潜在消费者。
在欧美市场,甚至有消费者因此发起抵制特斯拉的活动。

图源:环球网
而特斯拉销量下滑最早可以追溯到2024年第四季度,那会正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时间。
近日,马斯克的“万亿薪酬”方案获特斯拉董事会批准,但随之而来的,是Cybertruck、Model 3和Model Y等项目多名核心高管相继离职。
尽管马斯克承诺将带领特斯拉完成未来的艰巨任务,但公司命运也由此更进一步与他个人深度绑定。
这对一家企业而言,无疑加大了经营风险。
但是,市场从不等人,特斯拉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席位,仍需时间检验。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