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报税对账混乱,卖家乱成一锅粥
一、爆亚马逊报税数据有误差
自从亚马逊根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及税务总局要求,正式启动向税务部门报送卖家涉税信息之后,各大跨境卖家圈就彻底炸开锅。
而在10月31日前,亚马逊已进行首次季度消息报送,范围覆盖2025年7月至9月期间的涉税信息,包括交易数量、收入信息、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等信息。

亚马逊报送卖家涉税信息 图源:亚马逊
结果近期许多卖家在与税务部门对账时发现,税务系统收到的亚马逊销售数据,似乎和卖家后台的net income对不上,甚至还高出了不少。
“发现亚马逊信用税额、促销、退款全都没扣。”
“亚马逊英国站推过去的是含20%销售增值税的含税销售额,但VAT又不是我的收入。”
也有卖家信不过亚马逊平台尝试自行对账,结果越算越头疼。一位卖家发帖称,本来算了美国income发现和税务说的有误差,随后卖家将加拿大站点的income也加上了,结果还是少了5万多。若换成算product sales的话,则比亚马逊申报的数据高出3-4万。
“就算汇率差一点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大差别,我真不知道怎么报了。”卖家无奈表示,最终该卖家选择先按销售额申报。

亚马逊卖家发现税务申报数据对不上 图源:小红书
对此,一些卖家总结出了亚马逊报送信息的规律:“平台是按1099-K口径申报的,也就是把整套毛收入都直接报过去了。”
具体来说,1099-K口径是美国国税局(IRS)要求第三方支付平台向税务机关报送交易数据的特定口径,而1099-K报表主要申报的就是毛收入,即全年通过支付卡或第三方网络交易的总金额,不扣除退款、手续费、折扣、运费、销售税和增值税等。
而中国税务申报通常净收入口径,即扣除成本、费用、退款等后的实际收入。也就是说,如果亚马逊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的数据是沿用的1099-K毛收入口径,那么税务系统收到的数据就可能与卖家后台显示的净收入存在差异。

卖家与亚马逊客服进行沟通 图源:AMZ123
目前已有不少卖家向亚马逊平台反映这一问题,亚马逊客服也回应称后续会把推给税务的那部分数据同步给卖家,用于自行核对,如若有偏差将协助处理。不过,目前这些回应仅停留在客服层面,具体调整方案未知,也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落实,卖家的对账焦虑仍未缓解。
二、税务合规势不可挡
在全球经济联动性持续加强的背景下,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初期充分享受了政策红利与监管宽松的发展机遇。
如今,随着国家对各行业税务监管的日益收紧,叠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税务领域的应用,税务合规已成为行业无法回避的核心议题。
“万事开头难”,尽管政策落地初期存在一些执行层面的波动,但显而易见的是,过往部分卖家依赖的“税务灰色地带”已不复存在,通过隐瞒销售收入、个人账户收款、虚开发票等违规手段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也难以为继。
税务合规是不可逾越的死线,此前行业的多个真实案例,早已为跨境电商卖家敲响了警钟。
去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温州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就重拳出击,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针对当地12家跨境电商企业的偷税逃税行为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开出多份补税罚单 图源: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
公开资料显示,该部门不仅查清了当地几家跨境企业包含走逃(失联)、未按规定如实办理纳税申报等多种违规逃税行为,而且还依法开出了税务罚单,其中有企业连补带罚数百万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电商行业急速发展,近年来各大市场也在收紧税务监管政策,坚持用强监管、严执行、重处罚来增强监管约束力和震慑力。
近期,知名摩托车生产商春风动力子公司CFP就收到了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出具的补税通知,表示该公司从中国工厂出口到子公司CPF的UTZ与SSV车型被错误分类,要求重新归类并补缴税款超1932.87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1.4亿元。

春风动力收到1.4亿天价税单 图源:春风动力
总而言之,税务合规已经从一道选答题变成必答题,跨境卖家唯有主动合规、规范操作,才能规避税务风险,在行业长效发展中行稳致远。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