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马逊第三方品牌收购方Thrasio对英国亚马逊卖家的最新分析显示,约2795名英国卖家亚马逊平台上,每人每月交易额至少达83334英镑。
  2. 亚马逊表示,今年旺季有超过13万名第三方卖家的销售额突破10万美元,在黑五和圣诞节期间,美国站卖家平均每分钟售出高达11500件的产品。
  3. 亚马逊美国站、欧洲站和日本站发布公告称为卖家推出iOS小部件,无需打开亚马逊卖家应用程序便可以使用该小部件来快速查找产品。
  4. MarketPlace Pulse研究表明,有近100,000名亚马逊卖家在过去几周内更改了他们的公司名称或地址。
  5. 亚马逊版“百亿补贴”要来了?
  6. 旺季的钟声已经敲响,亚马逊卖家又遇到了新的麻烦。
  7. 合规问题一直是亚马逊卖家难以忽视的一座大山。
  8. 成本居高不下,卖家真急了。
  9. 亚马逊越发严格的入库标准,对卖家提出了新挑战。
  10. 上涨的佣金加重了亚马逊卖家的成本负担。
  11. 11月16日消息,亚马逊日前宣布,将测试面部识别、伪造检测和其他自动化技术,用以验证潜在第三方卖家身份。此次测试回应了一些亚马逊卖家的反馈需求,以寻求更高效的验证流程,身份验证也是亚马逊用以打压平台欺诈行为的一种方式。据了解,亚马逊仅将生物识别数据用于验证身份、确定某人是否是活人以及面部是否与政府颁发的身份证上的照片相符。
  12. 4月3消息,亚马逊欧洲站提醒卖家在接下来的复活节、清明节和斋月不营业的自配送卖家需将假期设置设置为休假模式,并建议卖家设置“订单处理能力”以处理假期期间突然增加的订单。未来几周亚马逊卖家将迎来一系列假期和纪念活动,包括复活节、清明节和斋月。亚马逊假期在估计卖家的预计发货日期和交货日期时,不计入营业日。预计发货日期和交货日期遇节假日时顺延至节假日后的下一个营业日。
  13. 6月4日消息,MarketPlacePulse研究表明,有近100,000名亚马逊卖家在过去几周内更改了他们的公司名称或地址。据了解,美国《消费者告知法》将在6月27日生效。亚马逊此前更新了亚马逊服务业务解决方案协议,以与新法律保持一致。亚马逊每年有数十万销售额在5000美元或以上的卖家。需要注意的是,本法案不仅适用于亚马逊,eBay、Etsy、沃尔玛等平台同样适用,且不仅针对美国站本土卖家,也同样适用于其它跨境卖家
  14. 6月7日消息,亚马逊和3D可视化公司Hexa达成一项新举措,允许亚马逊卖家访问Hexa沉浸式操作系统。亚马逊卖家将可以通过将他们的亚马逊标准识别号上传到Hexa的内容管理系统,以自动将图像转换为3D模型。亚马逊称,这项技术将能够改善买家购物体验和卖家转化率。
  15. 9月13日消息,亚马逊宣布推出出口中心工具Export Central,允许自配送卖家将其业务范围扩大到欧洲39个国家。出口中心工具是亚马逊免费欧洲出口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允许亚马逊卖家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六个国家出口,并在没有亚马逊站点的国家/地区接触数百万客户,而无需复制listing或注册新帐户。
  16. 亚马逊“仅退款不退货”功能自上线以来就成为跨境电商圈子热议的焦点。
  17. 亚马逊为消费者提供的退货便利异化为欺诈温床,这样的利好政策就彻底变味了。
  18. 4月13日消息,据雨果网报道,亚马逊卖家工具Jungle Scout调查显示,39%的亚马逊卖家正在考虑今年入驻沃尔玛。同时,对沃尔玛感兴趣的亚马逊卖家的产品,大部分属于亚马逊最畅销品类,如家居和厨房用品、玩具和游戏、运动和户外用品。因此,沃尔玛和亚马逊拥有相同的客户群。虽然沃尔玛没有公布WFS的费用结构,但它表示,存储和物流费用完全取决于产品的重量和尺寸。此外,亚马逊向所有人开放注册,几日内就能完成产品发布。
  19. 5月8日消息,今日,“亚马逊全球开店”表示,亚马逊新加坡站点的广告产品“Sponsored Products ”、“Sponsored Brands”和“Stores”正式上线。而Stores品牌旗舰店可在亚马逊上提供一种多页面的沉浸式购物体验,让卖家展示自己的品牌和商品。据了解,亚马逊卖家的广告将显示在搜索结果页和商品详情页上,并且还可能出现在移动和桌面设备浏览器上。费用方面,亚马逊商品推广使用单次点击成本、基于竞价的定价模型。
  20. 按照相关的报道,最少有20万亚马逊卖家参与了虚假刷单,其中大多数是中国卖家,包括一些年销过亿、10亿、百亿的超级大卖家。在中国的火箭残骸落地都能成为攻击靶子的媒体环境下,亚马逊其实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两个多月,对于涉事的亚马逊商家而言,就像时刻有一把剑悬在他们头顶,随时都要落下来。综合来看,这些亚马逊卖家这次是在劫难逃了。首先,遵守亚马逊的规则,这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