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无忧报告:近四成在校生实习首选互联网行业

刘峰
2022-08-10 11:26

8月10日消息, 近日,前程无忧面向工学类、理学类、文学类、管理学类等一千余名在校生(大一至研二)发出实习情况调研,结合个体端数据问卷和访谈发布了《在校生实习情况调查2022》。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受访在校生认可实习对就业的实际帮助。从实习主要目标行业来看,互联网行业仍是受访在校生的首要目标,占比近四成,银行/金融、制药/医疗、快速消费品、公共事业紧随其后。

format-jpg

调查数据显示,尽管超过半数的受访在校生的首份实习发生在大三、大四阶段,但也有47.4%的受访在校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已经有了实习经历。前程无忧《2021重点大学毕业生需求和求职报告》亦对这一情况做了连续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2021届985/211毕业生中,32.0%在大一、大二已经有了实习经历,2020年和2019年这一调查结果分别是27.0%和21.0%。结合两份调查数据可见,在校生的实习起始时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前置化趋势。

截至2022年7月,超过七成的受访在校生已拥有三份以内的正式实习经历,工学类、理学类、文学类、管理学类等十二类专业大类中,工学类、理学类、管理学类、经济学类的受访在校生、一线城市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受访在校生开始首份实习的时间点较早。

format-jpg

相比更长的实习跨度时间,大多数受访在校生更有意愿体验不同的实习内容。近九成的受访在校生认为实习跨度时间控制在六个月及以内为佳,其中,51.9%的受访在校生优先选择实习控制在三个月及以内,38.9%的受访在校生倾向三至六个月。

从实习主要目标岗位来看,基础运营类、新媒体类、市场推广类、产品类、人事/行政类等因专业限制较少、实习上手难度较低成为受访在校生“扎推”的实习投递方向。但从市场需求来看,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趋势驱使企业往“高科技属性”靠拢,新增的应届岗位需求大半为数据类、算法类、产品类工作,生产类、市场推广类岗位进一步缩减。

调查结果还显示,除了线下实习,随着企业新设和临时项目增加,远程实习和远程工作开始兴起。超过七成的受访在校生关注并愿意积极参加企业的各类线上实践项目,近三成的受访在校生已经参与至少一次的远程实习项目。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7日消息,多个招聘平台近日公布年度雇主评选结果,京东物流获包括智联招聘、脉脉、拉勾网、BOSS直聘、58同城、前程无忧实习僧、海投网在内八大平台的年度雇主奖项。其中,在脉脉MAX2022年度“职得去”雇主评选和拉勾网公布的年度TOP雇主榜单中,京东物流分别摘得“年度卓越雇主”和“最具社会责任雇主”TOP奖项。
9月3日消息,前程无忧近日受邀出席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静安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上海市第二届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大会”。AI研发总监王海东发表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前程无忧以AI智能体为核心的技术实践,以及在“求职-招聘-人事-培训”全链路场景中的创新成果,为行业数字化升级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8月26日消息,前程无忧51job发布《2026届校招市场AI人才需求报告》。来自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的数据显示,近60%的高科技企业已将AI人才纳入核心招聘目标,其创新驱动发展的特性决定了对AI人才的刚性需求,远超金融(40.1%)和专业服务业(26.7%)。餐饮/酒店/旅游业核心岗位以人工服务为主,多数企业更倾向于维持现有服务模式,对AI人才吸纳能力相对有限。
8月20日消息,前程无忧近日在原有AI简历筛选基础上,推出“AI初筛”和“AI淘金”两款智能产品。“AI初筛”在原有筛选功能上实现突破,新增“简历匹配分层”机制,通过更精准的多维度匹配评估,让简历呈现更具差异化、核心亮点提炼更精准,助力HR高效锁定适配人才。聚焦HR主动寻才需求的“AI淘金”,则在推荐算法上完成迭代升级,创新引入“简历推荐分级”体系,对推荐简历的甄别更精准。
8月11日消息,前程无忧51job基于对近3000家用人单位与数万名高校毕业生的数据调研,发布了《校园招聘白皮书2025》。报告显示,AI工具正在改变毕业生的求职方式。2025届校园招聘中,79.1%的应届高校毕业生采用了人工智能(AI)工具来增强求职竞争力,其中51.3%用于简历优化,48.9%用于面试模拟练习,另有35%和33.3%分别用于获取职业咨询和求职技巧。这表明AI工具已成为提升求职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标志着传统求职方式正向技术赋能的新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