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追光者”:左手为果实掌灯,右手借力拼多多卖出

电商报
2023-03-24 11:04

出品 | 电商报Pro   编辑 | 吴昕  

夜幕降临,广西数十万亩火龙果种植基地里紫红色、暖黄色的灯光陆续亮起。这不仅是一场灯光秀,更是为了“唤醒”休眠的火龙果,使其提前开花、结果。

“平均每天补光5-6个小时。”龙州县嘉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嘉信农业”)相关负责人莫小绿表示,补光后的火龙果产期可提前15天以上,从每年的12批果次增长到15批果次,增产效果明显。

火龙果吃起来,肉质细腻、味道甜润、口感爽脆。近年来,在新型电商平台拼多多的带动下,火龙果以其优良品质异军突起、红遍全国。当前广西种植的火龙果面积为34万亩,年产量约46万吨,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format-jpg

▲补光后的火龙果产期可提前15天以上,从每年的12批果次增长到15批,增产效果明显。 马斌|摄

391d03cee4-8a46-11eb-b4f0-00163e127d7d872.jpeg

追光灯加持,每年多结2~3批果

广西火龙果开始种植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品种不良,早期的普通火龙果品种果实偏小、口感较差以及容易腐烂,常温保鲜期一般不超过5天。

经过品种不断迭代,才培育出现在个头较大、风味口感好、耐贮运的品种。

“广西种植的火龙果品种经过了三次迭代:第一代的品种是风味口感差的红皮白肉品种,第二代是需要人工授粉的红皮红心品种,第三代是现在的免授粉、大果、高甜度红皮红肉品种。”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火龙果研究室主任梁桂东表示,当前,在广西种植的火龙果,主要品种有金都一号、桂红龙1号、玫红、无刺红等。

与早期品种相比,当前在广西种植的火龙果品种具有不需人工授粉、外观好、甜度高、耐贮运等优势。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适种密度、合理施肥、培养健壮结果枝、预防控制溃疡病以及科学补光调节延长产果期等。

“做火龙果早期品种的时候,由于保鲜期短,需要尽可能地缩短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销售范围受限。”长期从事火龙果销售的商家陈英豪表示,最新的品种具有甜度高、耐贮运等特点,非常合适电商渠道销售。自4年前入驻以来,陈英豪已成长为拼多多头部商家之一。

format-jpg

▲火龙果吃起来,肉质细腻、味道甜润、口感爽脆。 马斌|摄

与陈英豪合作的火龙果基地有上百家,嘉信农业便是其中之一。

当前,嘉信农业在龙州县拥有2个火龙果种植基地,品种是金都一号,面积超过5000亩,每年产出约2700万斤火龙果。

现代农业技术早已应用到基地中。水肥一体化设施让施肥用药更加便捷,动动手指即可实现自由掌握;道路硬化,车辆畅行无阻,果商直接来到田间地头;上有遮阳网,下有防草布,灯光线路纵横其间,防晒、保湿、补光一应俱全……

为了调节火龙果挂果期,上述基地配备了约55万只仿太阳夜间催花补光技术灯泡,即便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情况下,火龙果植株也能开花挂果。每天根据日照时间、温度等因素,从晚上6点半开灯,一直亮到晚上12点或次日清晨6点。

种植基地中负责仿太阳夜间催花补光技术灯泡的师傅,被称为火龙果“追光者”。他们通过安装补光灯,让火龙果甜度更高,每年多结2至3批果,总产量大幅提高。

format-jpg

▲种植基地中负责仿太阳夜间催花补光技术灯泡的师傅,被称为火龙果“追光者”。 马斌|摄

3924112038-8a46-11eb-9424-00163e127d7d219.jpeg

电商助力,带动村民致富

像陈英豪这样的一批批商家,同样是火龙果的“追光者”,他们通过新型电商平台这一束光,让火龙果走出广西,去往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陈英豪从2014年开始从事水果电商行业,零零散散卖一些火龙果,始终无法形成规模,直到2018年遇到了拼多多。

“当时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做拼多多,我也加入其中,正好抓住了拼多多新型电商平台的流量红利,迅速成长为头部商家之一。”陈英豪表示,他在拼多多开设了6个店铺,去年一年通过拼多多销售出去的火龙果数量超过100万斤,金额超过2000万元。

他在南宁拥有一个700~800平方米的仓库,拥有打包工人20人、客服10人。每天的发货量在5000单,销售旺季能达到8000单。

优秀的品质、周到的服务赢得客户青睐,店铺回购率达到30%。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评价积极,例如“很新鲜个头很大,给朋友发了链接,吃完还会光顾”“收到没有磕碰损坏,果子很大个,吃起来汁水爆满,很清甜”“皮特别薄,轻轻地就撕下来啦,一点点都不浪费”。

format-jpg

▲广西火龙果的走俏,不仅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同时也有效利用了农产区的闲散劳动力,带动更大范围的农户增收。 马斌|摄

与此同时,陈英豪、莫小绿也成为了果农的光,助力当地农户增收。

土地流转到基地手中,农户一方面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租金;另一方面选择在基地务工,可以获得薪金。

嘉信农业种植基地常年需要雇用当地300多名农户工作。比如,在火龙果成熟之后,基地需要采摘、分拣、给果实套上网套、装进塑料周转箱等。

今年39岁的陆庆连是嘉信农业种植基地的工人之一,家就住在基地附近。以前她在南宁打工,收入不稳定,为了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几年前回到家里。陆庆连平时会帮家里干点农活,但一到火龙果基地忙碌的时候,她就会去给基地打工。“一天的工钱是100块钱,一个月能做到十几天,算是家里挺重要的一部分收入。”

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溢价能力、推动产业良性发展,作为中国知名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发起“寻鲜中国多多好农货”项目,以节令为轴,在全国优选最新鲜的当季蔬果食材和品质农货,通过尝鲜直播、专区推介、地标宣传等方式,通过“农地云拼”实现“产消直连”,精准满足近9亿消费者的分层需求,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与效益。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26日消息,多多在第二季度财务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不认为这个季度的利润可以持续,未来的波动依然会比较大。接下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在供需两侧的投入。
8月26日消息,多多发布二季度财报。在电话会上,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表示,过去这个季度,外部环境持续变化,电商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多多将坚持一贯秉承的长期主义理念,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继续加大对产业生态的投入,为产业的长足发展创造空间。
8月25日消息,多多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显示,多多本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039.84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970.595亿元增长7%。本季度营业利润为人民币257.92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25.645亿元下降21%。本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业利润为人民币277.47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49.873亿元下降21%。多多本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07.53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20.094亿元下降4%。
多多启动“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加码水果、海鲜、蔬菜、肉类、农副加工产品等品类的扶持。
8月21日消息,多多在电脑端的商家后台上线了售后驳回协商工具。商家可以利用上述工具,与消费者沟通,并通过邀请消费者举证、合理提出解决方案等协商方式,更高效地解决问题,降低纠纷退款率、缩短售后自主完结时间。
8月19日消息,据市场消息,多多已经在多多视频首页上线了“商品推广”功能,支持对推荐商品进行推广,为商品引流,提升商品在短视频场景的曝光。此前,商家只能通过参与平台推出的“话题种草”活动获得相应的流量卡,从而提升视频的播放量和用户下单转化率。对多多而言,本次“商品推广”功能将短视频流量纳入竞价体系,意味着搜索、推荐、短视频等场景的流量都实现“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