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投资过的扫地机大卖,拟赴港上市

跨境必读
2025-06-10 17:49

1、计划二次上市

时隔5年多时间,国产扫地机“一哥”石头科技再度向资本市场发起“进攻”。

近日,石头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于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此次募资主要用于国际化业务拓展、产品研发拓展及产品组合补充、运营资金补充及公司一般业务用途等。

图片

计划赴港上市 图源:石头科技

石头科技此次赴港上市属于二次上市。这家成立于2014年,主营智能扫地机器人等智能清洁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老牌玩家,早在2020年2月就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截至6月6日,石头科技A股收盘价为222.7元,总市值411.67亿元。

事实上,石头科技在这个节点选择二次上市,是其应对全球化挑战、巩固行业地位的关键一步。

根据石头科技发布的财报,近一年来该公司业绩总体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市场对其短期盈利承压表示关注。

2024年全年,石头科技总营收达到119.45亿元,同比增长38%,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64%至19.77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86.2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92%,为2.67亿元。

图片

石头科技业绩数据 图源:石头科技

该公司在一季度报中表示,这主要与其进一步加强海内外市场拓展,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以及相关销售费用、研发费用投入增加有关。同时,为了提升在市场导入期的新品类市占率,销售费用有所提升。

从石头科技的营收业务构成来看,2024年石头科技海外收入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51.06%,首次超过国内市场(55.31亿元,同比增长25.39%),北美市占率更是达到57%。通过港股上市,能获得融资支持其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此外,石头科技股价从2021年的千元高位跌至今年6月的222.7元,市值缩水超60%。港股上市可以吸引国际投资者,优化资本和股东结构,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简单来说,若此番赴港二次上市顺利落地,石头科技不仅拥有更多资金进行国际市场拓展,还能更好规避地缘风险、提升品牌长期影响力。

2、赛道竞争白热化

客观来讲,除了石头科技本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外,市场竞争环境也在倒逼石头科技寻找新出路。

近些年扫地机器人赛道愈发拥挤,以科沃斯、追觅、小米等为主的国产品牌,在欧美、日本、拉美等国际市场厮杀激烈。

比如说追觅在今年的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追觅扫地机全球销量达到396万台,同比增长近60%。截至2024年底,追觅海外营收占比达65%,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下门店超5500家。在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市场,追觅市占率连续数月第一。

在今年北美春季大促中,追觅业绩同比飙升362%,其扫地机单品登顶亚马逊、eBay等平台的销量榜首。比如其旗舰机型X50 Ultra首发两周内全渠道销售额突破170万美元,刷新行业新品销售额记录。

图片

追觅X50 Ultra扫地机 图源:追觅科技

再比如科沃斯,其是国产扫地机品牌中资历最深、涉足出海业务最早的一家。2024年海外营收为71.12亿元,同比增长9.06%,占集团总营收的42.2%。其中欧洲市场表现尤为亮眼,科沃斯品牌欧洲收入同比增长51.6%,添可增长64%,双品牌协同效应显著。

图片

欧洲市场营收上涨图源:科沃斯集团

在欧洲扫地机市场,科沃斯市占率长期保持在20%-25%,虽受石头科技、追觅挤压,但仍稳居头部阵营。北美市场则通过CES展会等平台持续渗透,2024年添可品牌在亚马逊洗地机品类连续三年销售额第一。

对于石头科技而言,竞争对手的实力显然已经越来越强。当然了,石头科技之所以敢选择二次上市,自然也有十足的底气。

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4年,石头科技出货量和销售额首次超过美国知名扫地机品牌iRobot,登顶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榜首。并且,石头科技是全球前三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牌,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16%,销售额占比达22%。

图片

扫地机出货量排名 图源:IDC

倘若石头科技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赴港上市的成功率将大大提升。从整个扫地机行业来看,只有持续将研发投入转化为场景价值、在全球化浪潮中平衡成本与创新的企业,方能在这片红海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蓝海。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4月9日消息,据36氪报道,多位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小米生态链公司石头科技已在2020年底启动造车项目,天使轮估值达2.4亿美元。石头科技创始人兼CEO昌敬亲自操盘,成立独立的汽车公司,石头科技同时也向石头汽车公司出资。据悉,石头汽车首款车选择了增程技术路线,初步的产品定位是类似奔驰G系列的硬派越野车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底小米集团刚宣布造车,成立小米汽车公司,担任汽车公司CEO,初步投入100亿元。
4月26日消息,摩根士丹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增持”评级,目标价20港元。小米董事长表示,SU7上市仅28天,出货量已达5781台。报告中称,截至4月24日,确认的新订单已超过75723台,高于4月20日的70000台,这意味着,尽管等待交付时间较长,但新订单势头良好。大摩参观小米位于北京的电动车工厂后表示,小米工厂高度自动化,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运营系统。该行认为,这是支撑SU7良好品质及快速提升产能的重要因素。
8月19日消息,在《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节目中,罗永浩问李想:宣布造车的时候,你紧张过吗?对此,李想表示,没有紧张过,还给他专门打过电话,“那次我们打了将近2个小时电话。他当时问我对特斯拉的看法,对比亚迪的看法,对华为的看法,聊了很长时间。最后他说,李想你只给我一个建议,你会怎么给?”李想回答:不要找任何的代理人,你自己ALL IN ,然后就能做成,这是我当时给唯一的建议。
自己都生不出这么像的。
关于这一好成绩,王化坦言“不容易”。
8月12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在社交平台接连发文,围绕小米YU7标准版的命名展开讨论。在其个人微博先是发文提到,小米YU7标准版配置强劲,仅续航就达835公里,超越竞品的Pro版或Max版,绝非 “丐版”,并向网友征求意见是否将其改名为Pro或Max版。随后,他进一步解释,该标准版虽常被误认为入门版或丐版,但实际配置实力雄厚,除835公里续航外,还搭载700 Tops 算力的Thor芯片和激光雷达等,性能不逊色于竞品的Pro版和Max版,并发起了“你支持改版本名吗?”投票征集意见。
挖走宝马一员大将
对人才的看重,向来是实打实的。
过去讲性价比,未来搞“奢侈品”
8月3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在转载文章时表示,小米在辅助驾驶技术方面投入很大。指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小米的辅助驾驶系统将日益完善,为用户带来更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