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杀入港交所,千亿女掌门程雪又敲钟了
1、海天味业港股上市
A股上市11年后,“酱油一哥”海天味业又IPO敲钟了。
海天味业(03288.HK,以下简称为“海天”)昨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此次海天IPO发行价每股36.3港元,筹资101亿港元,总市值超过2100亿港元。

海天味业港股成功上市
海天味业由此超越蜜雪冰城,成为今年以来消费行业规模最大的港股IPO项目,也是同期整个市场仅次于宁德时代的第二大港股IPO项目。
这一次,海天味业H股发行认购火爆,超额认购逾930倍,还引入高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瑞银资管、加拿大皇家银行、CPE源峰、博裕资本、红杉中国、佛山发展等8家基石投资者,阵容十分豪华。这8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1.29亿股发售股份,认购金额近47亿港元,占比近50%。
海天的赛道龙头地位是其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重要原因。
有券商分析指出,海天味业持续领先的关键在于其构建了“规模+品牌+渠道”的三重护城河。
首先,海天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更高质价比。其次,海天在国内的品牌渗透率达80%,并且覆盖了全国100%的地级市,其渠道深度和知名度远超竞争对手。这些优势是海天在未来有信心持续增长的基础和保障,也成为其俘获投资者的核心因素。
海天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老牌企业,其发展过程中有过许多关键节点,其中一个就是海天的第一次上市。
2014年2月,海天第一次成功登陆A股,上市当天股价上涨29.58%,一度触发临时停牌,上市第二天其市值就超过了500亿元。自此之后,海天业绩连年增长,市值也不断上涨。到2021年,海天市值甚至一度接近7000亿元,也因此和贵州茅台并称为A股的两大神水,还被称为“酱油茅”。
而这一次海天上市准备的周期比较短,也得益于其已经在A股上市的基础优势。
不过海天选择赴港二次上市,并不是心血来潮。事实上,海天早就在备战港股了。
去年12月,海天正式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图源:海天味业
和许多其他参与赴港上市潮的企业一样,海天或许也是看准了港股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优势,期望港股上市能为公司的产业出海提供更多便利。
说起出海,其实海天很早就着手其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了。两年前,海天就已经在香港设立海天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开展海外业务。去年进一步加码,先后成立三家国际贸易公司,拓展海外业务。
虽然早有布局,但之前海天的海外业务收入一直不算高,这一次港股上市或许能够助力海天进一步深化其全球化战略。根据最新招股书,海天将用大约20%的资金投入海外业务。其中15%的募集资金计划在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区拓展海外经销渠道,设立区域办公室并建立本地化销售团队,还有5%的资金用于海外市场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全球影响力。
此外,这次募集的资金,还将被海天用于产品开发以及前沿科技的研发和工艺升级,还有产能扩张、采纳新技术及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
海天味业此次IPO,由去年刚上任新董事长的程雪带队。程雪表示,此次港股上市后,海天将深耕中国,走向国际。这次上市也有望成为海天走出国门、发力征战全球调味品市场的新起点。

程雪致辞
2、带队赴港IPO的打工女皇程雪
海天之所以能摆脱业绩下滑的困境,成功二次上市,当中少不了其新董事长程雪的付出。
去年9月,海天前董事长庞康卸任,由程雪接任董事长职务。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海天味业由广东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庞康与程雪均为广东海天股东。本次上市后,庞康与程雪在海天味业的持股比例为9.11%与3.02%。

图源:同花顺
事实上,程雪也是海天的老员工。1992年,刚从中山大学毕业的程雪来到海天,这时的海天还是一家市属全民所有制企业。
两年后,程雪幸运地赶上了海天股份制重组。1995年,海天完成改制重组,从一家国企变成70%股份由职工持有的民营企业,成为调味品行业中率先走上打造品牌之路的企业。
而当时年仅25岁的程雪极具前瞻性,抓住这次时机,花费全部积蓄参与认购了1.5万股,这也是她财富积累的开始。
1997年,27岁的程雪出现在公司管理层名单中。此后,程雪先后担任企业策划总监、副总裁及常务副总裁等多个职位。直到2024年9月,程雪当选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成为这家千亿巨头新的掌门人。
程雪上位之后,海天味业的经营业绩实现回升。去年,海天的营业收入为269.0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3.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53%、12.75%。今年一季度,海天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再次实现双增长,分别为83.15亿元、22.02亿元。
海天的营收不断增长的同时,程雪所持的海天股权也随着其一路晋升而持续积累。今年年初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上,55岁的程雪以335亿元身家,位列第774名。在海天的巅峰时期,程雪财富甚至一度高达750亿元,被网友戏称为“最牛打工人”“打工女皇”。

图源:胡润百富榜
这次海天港股上市之后,“打工女皇”程雪的致富故事还会继续演绎。今后在她的带领下,想必海天也能更上一层楼。
3、港股上市潮涌起
和海天一样,为了寻求一个海外融资平台,以支持其国际化拓展计划,一大批上市公司正在涌向港股。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初,今年已有超60家A股公司启动赴港上市进程。包括海天味业在内,不少行业龙头公司已成功在港上市。
去年下半年,美的集团和顺丰控股相继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顺丰也是由此成为成为快递物流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
今年5月,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港股。上市募集到的410亿港元,不仅让宁德时代成为继快手之后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上市项目,还有望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

图源:直通粤港澳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后不久,有“药茅”之称的医药巨头恒瑞医药也成功在港IPO。其募资金额也达到近百亿港元,创下2020年以来港股医药板块最大融资规模纪录。目前,恒瑞医药的市值已超过3700亿港元。
此外,牧原股份、三一重工、晶澳科技、赛力斯等公司则已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随着时间推移,预计将会有更多已在A股上市的公司来到香港。
尽管奔赴香港上市的公司有很多,所涉及的行业领域也十分多样,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消费板块吸引力显著增强,消费行业各细分赛道龙头股价普遍呈现攀升态势。
除了上文提到的消费行业调味品赛道龙头海天味业以外,截至今年6月,“中国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古法黄金第一股老铺黄金、现制茶饮龙头蜜雪集团的股价整体上均呈现向好态势。其中,泡泡玛特与老铺黄金股价较年初涨幅已近200%,蜜雪集团股价较发行价已涨超150%。
港股能出现如此热闹的一幕,也得益于积极的政策环境。早在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便发布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畅通内地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发展的融资渠道。
与此同时,港交所也积极创造条件,吸引A股上市公司来港IPO。除了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市值门槛,他们还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加快合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以及建议降低“A+H”股发行人的相关门槛,尽力为赴港上市的公司扫清障碍。
综上,不管是政策环境,还是时代机遇,都已经摆在各大公司的面前了。至于能否乘上这股东风,顺势而上,还要看大佬们怎么出招了。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