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头部电商Bol开放入驻,向中国卖家抛出橄榄枝
一、荷兰平台Bol开放国际卖家
随着全球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踊跃加入其中。
近日,荷兰最大电商平台Bol宣布,将开放非欧盟卖家入驻,并在今年内引进100家国际卖家,其中也包括中国卖家。

Bol 向非欧盟卖家开放平台 图源:ecommercenews.eu
不过,Bol强调,平台十分注重产品质量,因此对卖家的要求和审核力度相对较高。中国卖家无需欧盟主体,但年流水要求在50万欧元(约合423万元)。此外,Bol要求卖家商品必须存放于欧洲,但目前中国卖家入驻无法申请官方仓,意味着卖家还需具备一定的本土履约能力。
作为荷兰市场的头部平台,Bol成立于1999年,也算是一家身经百战的企业,其发展历程与亚马逊有些相似。
在成立早期,Bol的主营业务也是卖书,平台全称为“bertelsmann online”,缩写“bol”。后来逐步拓展产品种类,开始销售家电、家居用品、时尚、美妆、电子产品、运动用品等各类商品,并发展成一家综合类电商平台。
2011年,Bol效仿亚马逊,开始面向欧盟市场开放三方卖家入驻。这一年,Bol的年度商品销量超过1700万,年营收达3.5亿欧元。到巅峰时期,Bol大约三分之二的交易量都来自三方卖家。不过,近两年这个比例逐渐回落至50%以下。

Bol页面 图源:Bol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去年Bol营收达31亿欧元,同比增长8.7%,这一增速不仅超越了其销售合作伙伴,也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报告显示,去年荷兰消费者网购支出同比增幅为6%。
除了在荷兰影响力广泛,Bol在比利时也属于头部平台,且领先优势都略大于亚马逊。这也从侧面说明,跨境卖家若能成功入驻Bol平台,并取得一定成绩,必然有利于深入荷兰或比利时市场发展。

Bol年营收达31亿欧元 图源:ecommercenews.eu
对Bol来说,开放非欧盟卖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平台竞争力,以应对潜在的市场竞争。Bol 电商总监Oscar Hundman表示,“从平台自身来看,我们尚未受到外来竞争对手的强烈影响。但我们看到消费者需求正发生变化,市场趋势走向全球化,我们也希望能参与其中。”
二、小众市场潜力释放
虽然Bol的开放不一定惠及所有卖家,但这样的举动无疑是一次重要启示:出海掘金,未必要盯着最热门的市场,如果能摸清小众市场格局,深入本土发展,也能收获不错的业绩。
就以荷兰为例,虽然和西欧的德法英相比,规模是小了些,但高客单价也足以撑起一个百亿欧元级市场。荷兰电子商务协会Thuiswinkel.org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荷兰消费者网购支出达360亿欧元,同比增长5%,创下历史新高。
且值得注意的是,跨境网购支出也保持稳健增长,特别是中国商品消费逐年提高,国际订单中,大约28%的订单都是在中国跨境平台上购买,总支出达4.34亿欧元。也是在2024年,中国首次成为荷兰最受欢迎的跨境网购来源地。

荷兰网购中国商品占比高 图源:blossomyourcontent.eu
在Bol的另一大势力范围,比利时,网购消费热情同样高涨。根据比利时数字贸易联合会Becom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比利时网购支出达到174亿欧元,同比增长6.7%。电商渗透率也处于高位,数据显示,去年大约96%的15岁及以上比利时人都参与了在线购物。

比利时网购支出达174亿欧元 图源:ecommercenews.eu
除了西欧地区,一些中东欧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比如罗马尼亚,欧洲电子商务协会发布的《2024欧洲电商报告》显示,2024年罗马尼亚电商市场收入估计达117亿欧元,位居中东欧地区第三,仅次于波兰和捷克。
此外,还有一些欧洲国家,虽然整体规模更小,但跨境网购风潮持续盛行。比如奥地利,据奥地利邮政和奥地利零售协会统计,近两年奥地利网购消费大幅上涨,其中大多数商品都来自跨境网购,约占总数的80%。
再比如匈牙利,市场研究公司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2024年Temu匈牙利订单量超过900万份,营收约为1100亿福林(约合2.7亿欧元),几乎占据匈牙利三分之一的跨境电商收入。2024年,匈牙利进口电商收入约为3300亿福林(约合8.1亿欧元)。

Temu占据主导位置 图源:PWC
可以看到,在德法英意西五大关键市场之外,众多欧洲小众市场也持续散发着活力。对跨境卖家来说,这无疑是新的掘金机会。当然,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欧洲市场近来也持续释放出要加强跨境电商监管,提高进口包裹税收的信号。有意拓展欧洲市场的卖家,还需提前做好应对规划,以规避潜在的区域风险。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