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创业做独立站,卖茶叶年入5000万
一、搞了个独立站卖中国茶
作为茶树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早在唐朝就将茶叶、茶树及茶文化传播至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地区。16世纪,中国茶更远渡重洋抵达欧洲、美洲和中东,在全球掀起经久不衰的饮茶风尚。时光流转,这一缕源自东方的茶香,至今仍萦绕在世界各个角落。
在跨境电商领域,有一个专注于销售中国茶叶的独立站——TeaVivre,正是凭借高质量的茶产品和独特的品牌文化,在短短几年内实现年销售额超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32万元)、月均流量超30万的亮眼成绩。

TeaVivre品牌独立站 图源:TeaVivre
想要深入了解TeaVivre,就得从该品牌的创始人Angel Chen先说起。
具体而言,Angel Chen是一位加拿大籍华人,祖籍福建。在中国成长的经历,不仅使Angel Chen养成了饮茶的习惯,也让她对茶和茶文化产生了一种惊人的痴迷,几乎每一次旅行,Angel Chen都会前往各地的茶园、茶区、茶树进行探索。
经过多年和茶的相处,Angel Chen从中国茶种发现了商机:“最好的茶叶产自中国,许多知名品牌从批发商那里采购茶叶,贴上自己的标签,然后销往海外。”
于是,2011年,Angel Chen和其丈夫Chris Yang联手,在中国香港创立了中国茶品牌TeaVivre,品牌专精于高端茶叶与茶具,旨在搜索所有最优质的茶,“为爱茶之人,带来品茗的极致享受。”

Angel Chen与其丈夫Chris Yang 图源:TeaVivre
出于传统中国茶的执着和热爱,Angel Chen在茶产品上精益求精,不仅对生产流程高度投入,重视各国食品安全行业标准;而且注重产品创新,与农科院合作研发选育新品种。
与此同时,TeaVivre还格外注重产品体验式营销,通过拍摄纪录短片、参与专业性竞赛,提升品牌知名度。官网显示,自2011年以来,TeaVivre已在全球茶叶锦标赛、金牌茶叶大赛等多个赛事上取得佳绩。2018年,TeaVivre还成功通过美国农业部国家有机计划和欧盟有机标准的认证。

TeaVivre获得的奖项 图源:TeaVivre
二、中国茶征服海外市场
事实上,TeaVivre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除了创始人团队十年如一日的精耕细作外,也离不开中国茶产品的强大竞争优势。
近年来,凭借过硬的质量,中国茶叶出口总额基本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并且出口品类丰富,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品类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优势。
中国海关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43万吨,同比增长32.77%;出口额为1.24亿美元,同比增长21.73%。此外,截至5月,2025年中国茶叶累计出口量已经达到16.84万吨,同比增长16.63%,累计出口额为5.92亿美元。

中国茶叶出口量持续增长 图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茶叶出口量持续增长,表明海外市场对中国茶存在较大需求,而这也成为卖家出海致富的机会,TeaVivre正是抓住这一机遇,乘风直上。
有意思的是,随着全球健康意识、个性化需求提升,适应多元口感、现代生活方式的功能性茶饮与即时凉饮成为行业需求新趋势,而中国茶也在往更年轻、更现代的方向迭代。
成立于2015年的茶饮品牌Tea Drops,就是新式中国茶饮中的翘楚。其创始人Sashee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传统泡茶与茶包之间存在的市场,于是推出了一种将散叶茶和原糖研磨并混合压制,能够快速溶解于水的便捷式茶块Tea Drops。

Tea Drop茶块 图源:Tea Drops
数据显示,由于风味独特,使用方便,Tea Drops成功创造了2500万美元年销售额的亮眼成绩,就连美前总统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奥巴马都对其称赞有加:“Tea Drops是一家令人兴奋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公司。”
除此之外,即时茶饮也是中国茶发展的一大方向,在这方面,东方树叶是佼佼者。
“传统的中国茶,神奇的东方树叶”,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东方树叶登上央视直播的黄金时段广告位,凭借一句洗脑的广告语在全球消费者面前刷足了存在感。随后,该品牌有趁热打铁,悄然布局亚马逊跨境平台,开设了官方店铺“ORIENTAL LEAF”。
不同于传统茶饮料的甜腻或寡淡,东方树叶在确保即时茶叶开盖即饮便捷性的同时,也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风味,口感清新、自然,让人仿佛置身于茶园之中。这种纯粹的味道也成功让其打响了名号,店铺中青柑普洱、乌龙茶、红茶等经典款式都取得不错的销量。

ORIENTAL LEAF 图源:亚马逊
总而言之,从TeaVivre对传统散叶茶的坚持,到Tea Drop、东方树叶等新式茶饮的爆发,我们看到中国茶文化在国际市场上的多元表达。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升级,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中国茶饮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