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发文,下月起最高加征70%关税
一、自下月起加征关税
自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以来,美国市场简直乱成一锅粥:股价大跌、企业裁员、通货膨胀……种种乱象层出不穷。然而,尽管美国民众反对声音四起,但特朗普仍不愿意放弃这场荒诞的闹剧。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美国将从近段时间内向全球170多个国家发送关税通知函,宣布自8月1日期正式实施10%-70%的阶梯式对等关税。
其中10%-12%为“优惠档”,是针对一些已签署协议的国家;30%-50%以及60%-70%则分别是“警告档”和“惩罚档”,主要针对一些所谓的“不听话”的国家。据悉,目前特朗普已签署了12封关税信函。

特朗普称美国将发送关税信函 图源:BBC
今年4月2日,特朗普签署了两项“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对美国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10%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当天,特朗普还强调:“如果你希望你的关税税率为零,那么在美国生产你的产品。”
不过,在对等关税推出没几天,由于政策引发激烈震荡,特朗普的态度又发生大反转,宣布将各国对等关税税率全部临时下调至10%,并设定了90天的谈判期,而特朗普将7月9日设为关税谈判的最后期限。

4月特朗普向全球征收对等关税 图源:white case
对此,许多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番表态与其此前坚持维持历史性高关税的强硬立场大相径庭,这再次凸显了其政策立场的不稳定性,预示着未来美国关税政策可能还将出现新的反复。
果不其然,在7月9日的最后期限临近之际,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只要美国主要贸易伙伴能在谈判中表现出诚意,那么特朗普愿意将此前授权的90天关税暂缓期延长至7月9日后。而特朗普本人也回应了关于延长关税暂缓期的话题,他表示,愿意延长7月8日的最后截止期限,但又认为这并非必要。

贝森特提议延长关税暂缓期图源:CNBC
尽管美国目前威胁要在8月1日加征关税,且贝森特也表示称,对于8月1日之前未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关税税率将恢复到4月宣布的“对等关税”水平。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贝森特这番表态暗示美方默许7月9日的关税谈判最后期限延后数周。
二、关税是祸不是福
从美国关税的阶梯式分布我们就能看出,特朗普及其团队一直将关税当作自己手里的筹码,意图通过高关税在贸易谈判中施压贸易伙伴做出更大让步。
当地时间7月2日,特朗普就在社交软件“真相社交”上宣布,美国已和越南达成一份贸易协定,越南将对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美国则对越南进口的商品征收20%关税,并对从越南转运的商品征收40%的关税。零关税对20%-40%关税,这份协议的不平等显而易见。

特朗普宣布美越达成贸易协定图源:truthsocial
可以看到,特朗普及其支持者长期坚信,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长期“被占便宜”,并试图通过高关税强行扭转这一局面,用强权重塑全球贸易秩序。然而,显然特朗普轻视了关税带来的副作用。
“这是我们给经济造成的史上最大的自我伤害,我们正在加速通货膨胀,因为关税导致物价上涨,这降低了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意味着更少的就业机会。”在对等关税发布不久后,美国前财政部长Larry Summers就发出了警告。
正如Larry summers所言,违逆经济规律的关税政策并没有加速美国制造业回流,反而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权威智库彼得森研究所测算数据显示,2025年新增关税对美国普通家庭或中位数家庭的直接成本将是每年超过1,200美元的增税。而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则预计,今年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增长1.25,比此前预期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预期经济增速从此前的2.3%大幅下调至1.4%。

关税使美国家庭经济压力加大 图源:PIIECharts
更糟糕的是,从特朗普关税开始实施的那一刻起,关税成本就不断传导向消费端,而所有和全球供应链挂钩的美国企业,也面临日益加剧的成本压力。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数据就指出,今年上半年,包括零售业在内的美国整体市场的裁员数量都在激增。截至5月底,美国各行业共计裁员数量已经接近70万人,对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80%。

今年美国各行业裁员数量已达到近70万人 图源:Retail Dive
对此,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高级副总裁Andrew Challenger在一份声明中解释称:“关税、资金削减、消费者支出以及整体经济悲观情绪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企业正在削减支出,放缓招聘,并发出裁员通知。
简而言之,关税上调对零售行业巨头与美国普通消费者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不可避免性与持续性。若特朗普仍执意依赖关税作为“武器”,势必将引发更多严重的后续问题。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