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Day客流被截胡,前四小时销售额大幅下降
一、危机显现
亚马逊今年的Prime Day,似乎不如往常热闹。
7月8日,亚马逊Prime Day正式开幕,大批优惠亟待用户挖掘。但实际上,开场的黄金四小时,并没有实现令人振奋的收益。
亚马逊三大独立广告合作伙伴之一,Momentum Commerce发布最新数据,和上年相比,今年Prime Day开场后的前四小时销售额下降了14%。这个业绩表现显然有些“失常”,毕竟从Prime Day开办以来,每年的规模都是一年更比一年高。

亚马逊Prime Day前四小时销售额同比下滑 图源:PYMNTS
一些观点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今年的Prime Day时间更长,以致于消费者不再着急地抢第一波大促优惠,而是选择慢慢挑选,或者等待活动后期更大的促销折扣。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分散Prime Day的成交规模。
另一大原因便是市场竞争,比如沃尔玛夏季特卖活动也在7月举行(7.8-7.13),而且活动时间与亚马逊Prime Day重叠,同一天开场,晚两天闭场。这期间,沃尔玛提供的优惠也足够亮眼,部分户外、科技等品类产品折扣达50%。

沃尔玛7月大促与Prime Day重叠 图源:Today Show
最重要的是,亚马逊与沃尔玛,这两家受众群体存在较大交集,如果客户品牌忠诚度不高,自然是哪家便宜去哪家,那对亚马逊而言,客户流失也是在所难免。
此外,百思买、塔吉特等零售商,TikTok Shop、Temu等电商平台,也在同期进行着大型促销活动。这些活动集结起来,对亚马逊Prime Day无疑是一场流量冲击。
当然,这也与亚马逊Prime Day本身的影响力有关。就像国内的双11、618,最开始参与的平台只有几个,但随着促销活动逐渐发展壮大,获得强烈的市场反响,更多玩家开始加入其中。如此一来,原始玩家自然要面临更大的竞争挑战。
但话说回来,亚马逊美国Prime会员数量近2亿,要在7月大促竞争中夺得头筹应该还是不成问题。数据分析平台Adobe Analytics作出预测,由于今年亚马逊Prime Day罕见地加倍促销时间,预计今年Prime Day期间,美国在线销售额将相当于两个黑五的规模。

Prime Day期间美国在线零售额将大幅提升 图源:retail dive
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的预测则显示,虽然现在Prime Day促销期间,其他零售商的消费增速开始超越亚马逊,但预计今年亚马逊的销售额仍将占据总销售额的70%,同比提升10%。
二、关税影响持续
坦白来说,今年Prime Day的一系列“反常”表现,背后都与关税影响息息相关。
一方面是活动时间延长,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亚马逊为避免业绩增长不够显著而采取的一项缓解策略。因为时间延长,总体销售额肯定会走高。再一个是,关税上涨不可避免地推高了部分商品价格,消费者转向寻求更具性价比的选择,以往买一样东西可能三两下就敲定了,现在就得多思考一会。
美国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发布的调查报告就显示,关税政策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网购行为,大约34%的受访者表示,由于关税导致的价格不确定性,他们普遍延迟了一些本来要做的购买决定。

消费者因关税延迟购买 图源:CNBC
另一方面,亚马逊超过60%的销售额来自三方卖家,这其中有不少是国际卖家,还有部分卖家需要从海外进口商品。对这类卖家而言,新关税政策必然会带来直接的成本上升影响。加上参与Prime Day促销本身就有一定的成本门槛,比如一个“最佳优惠”标志要花1000美元;一个“秒杀”标记要花500美元。
如此情形下,一些中小卖家便可能对Prime Day报以较低期望,甚至直接放弃Prime Day销售机会。4月底时,一些亚马逊卖家就表示,因为高关税增加了进口成本,很难再给出高折扣,所以7月的Prime Day很可能不会参加。还有的卖家则表示,要把关税生效前的库存,放到规模小一点的零售渠道中售卖,不参与Prime Day大促。

部门亚马逊卖家将退出PrimeDay 图源:SCMP
显然,无论是卖家还是消费者,或多或少都遭受了一定的关税冲击,尽管这种影响无法在Prime Day中直接量化出来,但其阴影无处不在。这样的环境下,跨境卖家还需多多锤炼应变能力,以稳健的心态深耕运营,稳扎稳打,争取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寻得一席之地。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