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兴生物十年内斗最新进展,拟分红538亿,董事会大洗牌
天价分红,变动频出,科兴生物的内斗比宫斗还精彩。
科兴生物董事会大洗牌,分红方案冲上热搜
曾经的疫苗大王科兴生物,最近又活跃了起来。
近日,据股东之一赛富基金(SAIF Partners)公告,科兴生物现任董事会遭股东罢免,赛富基金提名的董事团队成功入驻。
具体来看,在特别股东大会上,股东投票通过了赛富基金提出的两项提案:一是罢免现任董事会全体成员,二是选举赛富基金提名的十位资深人士组成新董事会。
这一结果意味着,尹卫东阵营在科兴生物董事会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席位。
新董事会成员名单为西蒙・安德森(Simon Anderson,原董事会成员)、付山(维梧资本,原董事会成员)、焦树阁(独立董事)、李嘉强(强新资本)、卢毓琳(独立董事,原董事会成员)、裘育敏(永恩资本)、王宇(独立董事)、肖瑞平(独立董事)、阎焱(赛富基金)及尹卫东(原董事会董事长)。
其中,科兴创始人尹卫东与维梧资本、赛富基金为一阵营,而赛富基⾦所指的现任董事即强新资本、李嘉强等为另一阵营。
不难看出,科兴生物董事会的角逐背后有着多方资本激战,此次特别股东大会上的提案通过或表明科兴生物的董事会将大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披露,科兴生物现任董事长李嘉强召集特别股东大会后,随即宣布休会,未允许股东参与议程,导致赛富基金及其他股东代表到场后无法正常参会。
此后,在场股东代表在现任董事卢毓琳的主持下继续推进会议。经投票统计,特别股东大会最终表决通过了赛富基金提出的两项提案。
对此,李嘉强方面表示,其领导的现任科兴董事会对此感到很吃惊,在安地瓜法院多项裁决的前提下,赛富基金没有也无法选举出新董事会,该做法违背法律和法院裁决。
此前,英国枢密院在2025年1月作出最终裁决,裁定前董事会为冒牌董事会,认可现任董事会。
因此,目前为止,科兴的控制权最终花落谁家依旧没有迎来最终的确切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股东大会前,科兴生物曾推出多轮特别股息方案:包括每股55美元的首次特别现金股息、每股19美元的第二次特别现金股息,以及每股20至50美元的第三次特别现金股息。

图源:腾讯微证券
要知道,科兴生物停牌前股价也才为6.47美元/股,市值是3.89亿美元。按第一阶段55美元股息计算,科兴生物的股息率(ttm)将达到850%。
换句话说,相当于花100块买股票,直接返现850块。

图源:雪球
截至2024年6月末,科兴生物归母股东权益合计86.49亿美元,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三次特别股息支付方案,分红金额最高或达75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538亿元)。
这意味着,科兴生物将要掏出超过账上余额的70%资金回馈股东,这几乎算是掏空家底的分红方案了。
此外,科兴生物明确表示,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的现金股息将在特别股东大会召开前支付,而此次大会的核心议题正是审议公司董事会成员的任免议案。
时间节点的高度重合,似乎说明科兴生物试图用支付特别股息的方式,来影响股东对相关议案的投票。公司更在公告中表示,股东投票关系到能否如期获得补偿性股息。
此外,现任董事会正寻求科兴在纳斯达克复牌,并探索未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
不过,在投票结果公布后,新任董事会方面表示,将全力落实公司已公布的分红计划,并与管理层密切合作,通过推动公司普通股恢复交易,释放长期价值。
看来,科兴生物的两大阵营都对538亿的分红方案表示赞同,无论最终科兴生物的控制权结果如何,股东们都算是发财了。
因此,这一消息直接冲上了热搜高位,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图源:微博
股东缠斗近十年,科兴生物何去何从
说回到科兴生物的控制权争夺战,可谓是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两位创始人之间的纷争。
2001年,技术专家尹卫东与北大教授潘爱华共同创立了北京科兴,尹卫东技术入股持股约24%,潘爱华出资占股76%。国内第一支甲肝灭活疫苗,就是由北京科兴推出的。

图源:科兴生物
2003年,公司核心资产赴美上市,逐渐发展为科兴生物。经过一系列股权变动,潘爱华持股降至26.9%,尹卫东则通过离岸架构掌控实权。
2009年11月,科兴生物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交易。
2016年,科兴生物计划私有化退市并在内地上市,尹卫东和潘爱华分别组成内部买团和外部买团发出私有化要约,控制权之战正式打响。
尹卫东拉拢了赛富基金、康桥资本、维梧资本等,潘爱华则拉来了未名医药、中信并购基金以及当时的第一大股东1Globe Capital LLC(强新资本)等。
其中,强新资本的实际控制人李嘉强起初站队尹卫东,后因私有化陷入僵局转而支持潘爱华,深度参与科兴内部争斗。
2018年,强新资本反对尹卫东等董事会连任未果,尹卫东随即启动了“毒丸协议”,即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向除潘爱华及强新资本外的股东增发新股,稀释对手股权。
此后,双方争斗不断升级,甚至出现了强行控制厂房、举报行贿和职务侵占等极端行为。
后来,潘爱华因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彻底失去了对未名医药、北京科兴的控制权,宣告出局。

图源:未名医药
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虽然尹卫东通过股权收购、股东会议、司法诉讼等多种手段成功“去未名化”,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斗却对公司造成了冲击——
2019年2月,纳斯达克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科兴生物停牌,公司的正常运营与市场形象均遭受了重创。
尽管科兴生物停牌,但是其背后的缠斗并未结束。
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裁定科兴生物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毒丸计划”无效,强新资本方面提名的李嘉强等四人接管董事会。
随后,维梧资本发难,在今年4月于官方公众号发文称,已针对科兴生物董事会在强新资本及其盟友控制下采取的不负责任行为发起多项法律诉讼。

图源:维梧资本
对此,科兴生物董事会回应称,维梧资本的言论为虚假指控,真实目的是想阻止公司向股东支付特别股息。
此外,科兴生物还表示,科兴所有普通股股东在过去几年分文未得,维梧集团却已经在2021-2024年期间,从科兴的一家控股子公司获得了超8亿美元的现金股息。
6月,维梧资本否认了“双重获利”的指控,同时表示公司另一重要股东赛富基金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选举新的董事会成员取代现任董事会。
因此,现任董事会选择在特别股东大会前实施第一次分红的举动,一方面被市场视为争取股东支持的手段,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试图将公司现金分光,让对手即便夺权成功也只能接手空壳。
到如今,股东特别大会的结果已经揭晓,新董事会承诺会推动复牌并落实分红,李嘉强等股东却表示质疑新董事会的合法性,科兴生物的未来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曾因疫苗业务狂赚千亿的科兴生物,如今已经风光不再,未来,科兴生物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