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破产2年,复活计划曝光,网友:先发工资,再谈未来
一、威马汽车复工计划曝光
宣告破产2年后,曾经的造车新势力代表威马汽车又传来了新消息。
近日,有威马前员工曝光了“新威马汽车”致供应商的白皮书。这份文件表明,威马有望于2025年9月复产,并提出了年销售1万辆、后年开启IPO的目标。

图源:汽车之家
这份白皮书由威马的投资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公司起草,详细披露了威马的复产规划与未来发展蓝图。
文件显示,根据2025年4月3日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翔飞已接管威马四公司,并正在全力以赴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在温州基地快速恢复量产。
此外,新威马汽车已经制定了分三步走的2025-2030经营发展规划,包括复兴阶段(2025-2026)、发展阶段(2027-2028)和跨越阶段(2029-2030)。
在复兴阶段,新威马计划在2025年9月复产EX5/E.5车型,确保年产销1万台,争取实现产销2万辆,并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年计划量产10万台。
从2027年开始,新威马将进入发展阶段,目标年销量从25万台跃升至40万台,同时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通过AI赋能研发、生产、营销全链条,启动IPO筹备。
从2029年开始,新威马将进入跨越阶段,计划在2030年产量挑战100万台,营收1200亿,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成为行业新标杆。
为了推动新威马复活,翔飞公司表示,上海、温州两地政府将支持新威马,为项目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该消息来源于前威马员工,未得到威马官方证实。也有威马前员工也对这份复工计划持怀疑态度,认为规划虽雄心壮志,但仅是纸上谈兵。
不过,如果威马真的要复活,也并不奇怪。
2023年10月,在威马发布的“破产”的告知函中就曾表示,“威马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希望通过调整企业战略,解决财务债务问题,获得投资人参与重构和发展等展开积极自救。”

图源:微博
同时,威马汽车称,公司仍具有商业价值和挽救价值,治理结构尚完备,具有基本自主谈判能力,部分债权人也有重整意愿。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7日,也受理了威马汽车的预重整申请。
虽然此前,威马汽车声称,自己破产是因为当时的资本市场不景气、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获取经营发展资金受挫等,对公司造成了重创。
但是,几年过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沉寂许久的威马想要在这个市场中抢到一块蛋糕,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二、宝能退至幕后,能否扶起威马?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这家名为深圳翔飞的公司,在威马的复活大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更为关键的是,深圳翔飞与宝能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经股权穿透可以发现,深圳翔飞法人不仅是宝能汽车子公司实控人,其关联方还持有宝能系企业股权。
今年6月,在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宝能汽车展示中心,有两台宝能汽车旗下品牌悠宝利的“全新”车型A3,摆放在正对大门的显眼位置。并且,在这两台车后面,竟然还有两台威马展车,一黑一白,正是威马E.5和威马EX5。

图源:南方都市报
此后,就有消息传出,称宝能汽车刚刚完成对威马的“收购”,正处于生产资质等资产交接的过程中。
从深圳翔飞与宝能集团的关系来看,关于宝能汽车来收购威马汽车的传言极有可能为真。
作为威马汽车重整计划中唯一战略投资方,宝能系中的一员,这家深圳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册资本1亿元,主要股东为深圳卓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凤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80.82%和18.18%,法人为黄晶。
但需要注意的是,深圳卓凯的股东也是深圳凤宇,持股60%,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就是深圳凤宇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股人为黄晶,间接总持股比例超过40%。

图源:天眼查
绕来绕去,简单来说,无论是深圳翔飞还是宝能旗下的悠宝利,其实际控股人都是黄晶。
黄晶的另一家公司深圳欣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也投资过由宝能汽车高管赵东洋担任法人的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深圳凤宇还是深圳市悠宝佳汽车销售公司第二大控股股东,拥有悠宝佳30%股权。而其法人张晓,不仅是宝能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同时还担任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昆山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多个宝能汽车关联公司高层。
由此可以得知,投资威马的深圳翔飞,其背后资本确实与宝能集团密切相关。
从2017年收购亏损多年的观致汽车踏足汽车领域、到收购长安PSA后更名宝能汽车,再到如今的威马汽车。宝能造车似乎有着自己的战略安排,其一直对市场上陷入困境的车企情有独钟。
宝能一直在拯救落难车企,来填充自己的汽车产业版图。但是目前负债百亿的宝能,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它如何才能复活威马呢?
宝能集团去年底表示,刚刚就300多亿元债务达成化债意向。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日前,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过450亿元,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金额逾130亿元,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被执行金额累计近300亿元。



图源:企查查
就连宝能创始人姚振华,其个人被执行金额也超过310亿。
但是,威马想要复活,就需要钱,还是一大笔钱。
根据法院公布的数据,威马有效债权超过148亿元,另有112亿元暂缓债权。其中,仅完成交接和初步恢复生产,就需要数十亿现金注入。若要真正重启威马,资金缺口甚至可能超过百亿。
因此,综合宝能目前的状况,这个钱,不要说宝能汽车,就算是整个宝能集团,估计也难拿得出来。后续两家公司能否顺利翻盘,只能交给时间了。
三、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事实上,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遭遇淘汰危机,苦苦挣扎求生的企业远不止威马一家。
比如,有“最贵造车新势力”之称的高合汽车。在高合汽车诞生之初,作为一家全新的汽车品牌,就敢把首款车型的定价高达80万元,不是一般车企能够做到的。
甚至有一段时间,高合汽车的首款车型高合HiPhi X在50万以上豪华纯电动车销量中排名稳居前列。

图源:维科网
但好景不长,过高的售价让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没有销量的高合汽车也很难在市场中生存。因此,去年高合也宣告了破产。
在去年宣告破产的还有极越汽车。和高合不同,因为背靠百度和吉利,极越一出生就自带光环。但因为经营不善,比如极越01和07两款车型今年前11个月总销量1.3万辆,不足头部车企一个月的销量,所以被百度和吉利当成了战略弃子。于是,在去年年底也正式倒闭。
但是,极越CEO夏一平在沉寂许久后,近日突然恢复更新微博,连发6条动态,转发车主的怀念与祝福。

图源:微博
这一举动也被部分人解读为极越汽车或许有新的动向,但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官方复产或融资消息传出,一切仍停留在猜测阶段。
除了高合、极越之外,今年几度冲上热搜的哪吒汽车,其处境同样不容乐观。今年6月,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的破产重整申请。
尽管管理人试图通过招募意向投资人来盘活资产,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要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并非易事。

图源:合众新能源管理人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入场的玩家也在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环境之下,威马等陷入困境的老玩家想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摆脱被淘汰的命运,需要更努力才行。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