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狂卖10亿件,痘痘贴成欧美时尚大爆品
1.痘痘贴爆卖
在美妆护肤的细分赛道里,祛痘产品向来是刚需市场,过去这个领域的产品似乎都被困在“隐形”“遮瑕” 的思维定式中,但有一个品牌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将需要“隐身”的产品转变为大胆自我表达的生活态度,它就是Starface。
Starface是前《Elle》美容编辑Julie Schott与商业伙伴Brian Bordainick联手创立的,据CNBC去年12月初的消息,自2019年Starface推出首款产品以来,品牌旗下已累计售出超10亿颗痘痘贴片,2024年,Starface更是靠这款产品实现了约9000万美元的收入。

热卖的痘痘贴 图源:Starface World
该产品之所以能爆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新:彼时市面上的祛痘贴大多是透明或肤色的,设计单调且刻意强调“隐形”,仿佛长痘是一件需要遮掩的羞耻事,这种产品逻辑让她产生了质疑“为什么不能让祛痘这件事变得更轻松、更有趣?”
带着这个想法,Starface推出了第一款祛痘贴产品,采用鲜亮的黄色、粉色、蓝色等糖果色,表面印着俏皮的星星图案,彻底打破了祛痘贴“隐形至上”的行业惯例。
这一改变恰好贴合了Z世代的需求,从需要遮掩的变成自我态度的一种表达,不少消费者自发在TikTok等社媒平台主动分享照片,进而衍生出“痘痘贴妆容”潮流。除此之外,Starface还与Hello Kitty、海绵宝宝等经典IP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

Starface与知名IP推出联名款 图源:instagram
在发现这种模式藏着巨大的机会后,还有很多类似的品牌开始如潮水般涌现,例如韩妆品牌Glowishere推出了装饰性痘痘贴,有水滴星星等形状可选,同样是早保留了祛痘功能性的前提下还能成为妆容的一部分。
目前来看,Starface也不止有痘痘贴,开始推出Star Balm润唇膏等延伸产品,这是一款含有乳木果油、可可脂和椰子油的保湿润唇膏,与痘痘贴类似的是在色彩上同样缤纷亮眼,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Star Balm润唇膏产品 图源:Starface World
2.创新破局之道
客观来讲,Starface的成功本质上是一场“反常识创新”的胜利——当行业都在追求“隐形”时,它偏要“显眼”;当产品都在强调“功效”时,它偏要讲“情绪价值”。
这种打破常规的思路,在跨境电商领域并非孤例,许多品牌通过挑战行业惯性,实现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跨越,泡泡玛特旗下的Labubu就是典型代表。
与传统潮玩的可爱路线相比,Labubu看起来甚至有点格格不入,以形象怪异的小怪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起初它并不被看好,但是它精准捕捉到Z世代对“独特性”的追求,相信他们会被Labubu所吸引。
在营销上泡泡玛特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通过“限量发售”“隐藏款”等方式制造稀缺感。在这样的吸引力下,海外消费者为了抢到Labubu限量发售的盲盒,便自发排起长队,出现“一娃难求”的现象,甚至有人为了买到它大打出手,场面一度失控。

为抢购Labubu产生冲突 图源:TikTok
值得注意的是,Labubu的海外爆红直接带动了泡泡玛特的业绩增长。
7月15日,泡泡玛特发布业绩预告,预期集团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预计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或许可以超去年全年,这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据。

泡泡玛特正面盈利预告 图源:hkexnews.hk
与此同时,创始人王宁的身家也水涨船高,此前以208亿美元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0位,这一成绩远超传统玩具企业的创始人,印证了该IP的商业价值。
从行业视角看,这些反常规创新的案例,正在改写跨境电商的竞争规则:过去中国卖家的核心优势是供应链和成本控制,现在这种优势正在向“供应链+创意”升级。
当然,“反其道而行之”不代表盲目叛逆,创新需要建立在对消费者的深刻理解之上。例如Starface的彩色设计背后,是对Z世代真实自我价值观的精准把握,Labubu的“丑萌”形象,则暗合了年轻人对反完美主义的追求。
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这种情况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与其在传统赛道内卷,不如跳出思维定式,有时候转过身反着走,可能会找到更快的路。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