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手机巨头传音拟赴港上市,拟募资10亿美元
一、意向赴港上市
对科技巨头来说,上市是保持资金动力的重要途径。
近日,知情人士透露,传音控股考虑赴港进行二次上市,目前正与顾问商谈一项可能集资约10亿美元的上市计划,但具体规模和时间尚未确定。且鉴于该计划处于酝酿期,最终上市也可能不在香港地区。

传音控股考虑赴港IPO 图源:chinadaily asia
公开信息显示,传音控股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深圳南山。2008年开始,传音控股便将业务重心转向非洲,以智能手机切入当地消费市场。很快便凭借长效续航、双卡双待、针对深色肤色优化的摄像头技术等特色,在非洲市场超越了三星、华为等手机巨头。
此后十年里,传音控股陆续进入东南亚、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同样做到了行业头部。全球技术分析公司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东南亚、非洲、拉美、中东四大区域市场,传音控股手机出货量均进入当地厂商前五,其中非洲地区是传音控股的“统治区”,领先优势最为突出。

传音控股非洲手机出货量第一 图源:Canalys
虽然传音控股在海外发展得风生水起,年营收也迈入百亿行列,但一直到内地上市前,传音控股的手机大厂身份都鲜少被人熟知。2019年9月,传音控股于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开盘当日盘前大涨超50%,盘中涨96%,市值飙升超500亿。
上市后,传音控股的名号也愈发响亮。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4年,传音控股营收从253.46亿元大幅增长至687.15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7.93亿元涨至55.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
不过,随着市场玩家愈发强势,新兴市场的战火也愈演愈烈,作为参与者之一,传音控股不可避免要遭受冲击。
从去年开始,传音控股业绩增幅明显放缓,2024年营收增长10.31%,但归母净利润仅增长0.22%。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净利则分别大降25.45%、69.87%。这背后,是传音控股面临的核心业务增长困境,以及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深带来的双重挑战。

传音控股一季度业绩下滑 图源:巨潮资讯
面对如此情形,寻求新资本机会,重塑资本结构和资源布局,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而且时机恰到好处,眼下政策鼓励双重上市,香港IPO市场规模大幅飙升。
若传音控股成功在港上市,获取国际资本,那么不仅其投资者结构将更加多元化,对上交所股票的依赖性降低,其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的扩张布局也将获得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寻找新增长
无论最终是否二次IPO,传音控股也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寻找新机会,而最长久有效的方式便是开辟新业务。
2023年初,传音控股将储能业务列入新战略规划,并计划2-3年内投入20亿元,这个数字高于2022年传音控股全年的研发费用。
按照规划,传音控股的初期目标是聚焦分布式户储和便携储能产品,并利用其他业务发展起来的渠道网络广泛销售出去。也因此,传音并未给储能产品单独建立一个品牌,而是沿用了原有的小家电品牌itel,开发itel Energy系列户储产品。

传音储能系列itel Energy 图源:energy.itel-life
从市场需求来看,这项新业务显然前景广阔。itel官网显示,目前,itel Energy覆盖的市场包括巴基斯坦、尼日利亚、伊拉克、马里、津巴布韦和赞比亚,这些国家居民大多都有用电困扰,储能产品可以说是刚需。但市面上多数储能产品都聚焦成熟市场,主攻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品牌并不多。传音此时入局,也算是占据了一些先发优势。
此外,今年6月,知情人士透露,传音还有意发展电动车业务。招聘平台信息显示,传音已启动相关岗位招聘,如出行业务负责人、业务合伙人、硬件产品经理等,工作地点涵盖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

传音招聘电动车业务相关人员 图源:BOSS直聘
不难看出,传音的新计划,还是以新兴市场为主,这也符合其长期以来的发展战略,在其他品牌“不乐意”下场之时,加足马力深入布局,在品牌蜂拥而入时获得领先优势,用时间差来降低市场竞争影响。这种模式也意味着,传音发展新业务,必然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
不过好在,通过手机、小家电等业务,传音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接下来若其能在电动车和储能领域复制智能手机的成功,同时保持成本控制,那么传音的未来将更加光明璀璨。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