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突然被约谈,冲上热搜
一、英伟达因芯片风险被约谈
H20芯片刚宣布恢复在华出售不久,英伟达就出事了。
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据央视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消息一经曝出,直接冲上热搜。

图源:微博
关于英伟达被网信办约谈的原因,央视表示,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另外,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还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
因此,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英伟达才被约谈。

图源:微博
事实上,不久之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才宣布,美国政府已为他们颁发出口许可,英伟达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

图源:央视
并且,因为中国市场需求强劲,英伟达甚至改变了他们之前仅依赖现有库存,向中国客户销售芯片的想法。在60万至70万H20芯片库存外,英伟达又向台积电下单了30万块H20芯片。
这表明,英伟达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们不单单想利用中国市场消化现有库存,还重新启动了为市场定制AI芯片的生产线,准备大赚一笔。
为什么黄仁勋如此重视H20的中国市场呢?其实原因很简单,H20是英伟达2023年年底为遵守美国当时的出口管制,从而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器。
但是,之后因为贸易摩擦,H20芯片不被允许向中国市场销售,为此,英伟达还承受了不小的损失。英伟达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英伟达因失去相关订单损失了大约25亿美元的销售额,预计到今年7月底还将再损失80亿美元。
目前看来,虽然英伟达的H20芯片已经被再次允许在华销售,但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一次的危机,恐怕将面对更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彻底失去中国市场的信任。
而且,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中国芯片市场竞争比两年前要更加激烈了,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场,迫不及待地等着抢走英伟达手中的蛋糕。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47%,远超全球平均增速。
同时,中国企业在高端GPU领域的技术追赶态势也日益明显,性能差距已缩小至23%以内。截至2025年6月,中国超算系统中93%的计算单元已完成国产芯片替代。
例如,当前的华为昇腾910C、寒武纪思元590、昆仑芯第三代P800、摩尔线程MTT S80等国产芯片已经通过对标英伟达H20的技术,和更低的价格,拿下了腾讯、阿里、字节等多个大厂的订单。
相对于这些国产替代品,H20基于英伟达Hopper架构,拥有CoWoS先进封装技术。所以,H20更适用于垂类模型训练、推理,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整体性能略高。

图源:英伟达
只是,正如前文的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国产芯片与H20技术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与此同时,四年前的英伟达占据中国在该领域95%的市场,而如今却只剩下50%。
在这种情况之下,黄仁勋也不得不焦虑吧。在链博会开幕首日,黄仁勋接受《面对面》栏目专访的时候,坦言:“对英伟达而言,中国市场也是独一无二的。”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了阿里巴巴、美团、腾讯、百度、小米、比亚迪等企业,甚至亲口承认,华为是英伟达必须高度重视的对手,是全球最具实力的科技公司之一,其推出的“云矩阵AI超级计算机”在纸面性能上甚至超过了英伟达的产品,是当前最先进的系统之一。
综上,对于黄仁勋和英伟达而言,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估计只会越来越难。
二、黄仁勋近期动向
其实,此前黄仁勋为了吃到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也的确付出了不少努力。
今年7月,在说服特朗普政府同意恢复英伟达H20的在华销售许可之后,黄仁勋马上来访中国参加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还在会上重申了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图源:央视
值得一提的是,黄仁勋此次访华,刚落地北京就与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见面了,两人在古建筑和小米SU7 Ultra旁的合影也冲上热搜。


图源:凤凰网科技
其实,不管是积极斡旋,推动英伟达芯片恢复在华销售,还是与小米等科技巨头加强合作,只要能挣钱,黄仁勋或许都会竭尽所能。
除了商业合作,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黄仁勋还十分热衷于套现拿钱。今年以来,黄仁勋多次减持英伟达股票,套现几十亿。
据统计,早在今年三月,黄仁勋就依据10b5-1规则披露其减持600万股英伟达股票的计划。10b5-1交易规则明确,上市公司内幕人士可提前设定在特定时间出售一定数量的股票,以避免内幕交易的嫌疑,确保交易公正透明。
今年7月,英伟达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股价一度涨近2.8%至164.42美元,总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约合28.7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

事实上,近两年,英伟达的市值一直在暴涨。其市值在2023年5月突破1万亿美元后,不到一年就突破了2万亿美元。很快,英伟达在去年6月就成为历史上第3家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企业。今年,其市值又增加了1万亿美元。
在英伟达股价持续冲高的过程之中,黄仁勋却不断减持,边打边撤。这也让不少投资者有些不安。有英伟达的投资者表示,以前“信仰”黄仁勋是AI教父,现在大家称其为“套现王”。
今年6月和7月,黄仁勋已经减持英伟达股票约20次,累计减持135万股股票,累计套现超过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5亿元)。仅在7月这一个月份,黄仁勋就已经分12次减持英伟达股票,累计减持90万股,套现金额约1.5亿美元。
虽然前不久,黄仁勋在中国行期间公开表示:“我已经足够有钱,可以了,够了。”但从他频繁多次减持英伟达股票的行为来看,显然其真实想法并非如此。
除了通过套现挣钱之外,黄仁勋的多次减持,或许也透露出他对英伟达未来的忧虑。
要知道,虽然英伟达总体来看,其股价和市值一直在涨,但事实上,英伟达也遇到过挫折。
今年1月,由于新兴AI大模型DeepSeek的崛起,英伟达股价一度暴跌。DeepSeek以低成本开发出了高性能AI模型,引发了市场对所需半导体数量减少的担忧。
同时,除了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外,英伟达老家美国的客户们也在另谋出路。例如,美国超微半导体公司(AMD)等就相继推出了低价替代产品。英伟达的大客户谷歌和亚马逊也在积极开发自有半导体,想要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
而这次的约谈事件曝光后,英伟达的股价也出现暂时下跌,虽然随后开始逐渐回升,但这无疑也给了英伟达一个危险预警。

图源:Google 财经
另外,后续为符合中国合规要求,英伟达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固件或推出“去后门版”,这也将推迟其芯片在中国的上市时间,增加其额外的研发成本。
总之,英伟达此次被约谈也表明“技术无国界”根本是个谎言,“造不如买”的思路也根本行不通。因此,供应链安全、合规审查与国产替代可能将成为 AI 芯片行业未来几年的主旋律。对于国产芯片来讲,这或许又将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