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市值大洗牌,小米杀入前三,百度跌出前十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一、互联网正式进入ATM时代
时光匆匆,一转眼2025年已经过半。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半年的刻度,不经意间,中国的互联网江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方数据统计显示,当下互联网公司市值Top10 已经洗牌。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小米一飞冲天,强势杀入前三甲。

图源:新浪财经
十年前,互联网江湖是“BAT”的天下,百度、阿里、腾讯三足鼎立,各领风骚。
如今,上面的榜单却血淋淋地告诉我们,互联网已经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A(阿里)T(腾讯)M(小米)时代。
曾经的“B”——百度,甚至连前十的地位都没保住,被腾讯音乐赶超。
如果我们再细分一下,会发现更残酷的现实。
有的媒体把腾讯、阿里等企业归为境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因此,在这一类的市值前10榜单中,百度还能停在第10名,腾讯音乐则是第9。

图源:晚点
那刚刚提到的小米呢?被这些媒体连同Labubu背后的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和老铺黄金一齐划为了消费公司,还称这四家为“新消费”。
新的榜单算上“新消费”后,小米还是第3,百度则变成了第12名。

图源:晚点
这样的分法不知是为百度保留了一些脸面,还是在百度的伤口上撒盐?
毕竟,谁都知道小米自己都把自己当作互联网公司,因此在新的分法下面,不仅没有为百度做一点找补,消费公司加入后,百度的市值甚至还要被刚刚崛起的“新生”泡泡玛特再“踩上一脚”。
从榜单展示出来的市值变化曲线来看,小米、腾讯音乐和泡泡玛特的增长曲线犹如陡峭的山峰,一路飙升,其股价涨幅之大令人咋舌。
反观被它们超越的拼多多和百度,市值变化曲线肉眼难辨,尤其是百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仿佛被定格在了半年以前。
这不禁让人感慨,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机遇依旧遍地开花的时代,百度却犹如逆水行舟,还在依靠固有的根基苦苦支撑,艰难维系着自身的发展。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互联网巨头们都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阿里通过“AI+云”的战略布局,试图在AI时代占据一席之地;腾讯则凭借其强大的社交平台和海量用户,积极布局AI应用和数字内容;而百度,虽然在AI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但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却显得有些迟缓。
二、从BAT到ATM,百度为何掉队?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百度的困境,或许可以从其业务布局中窥见一斑。
首先,百度的收入结构长期以来依赖于搜索广告和在线营销服务,用一些业内人士的说法,百度收入结构固化。
根据2024年的财报数据,百度核心业务(主要包括搜索和云服务)的营收占比高达78.7%,剩余的绝大部分被爱奇艺的会员服务和在线营销收入所占。
这种固化的收入结构使得百度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缺乏灵活性。

图源:虎嗅
在过去几年中,百度的营收增长一直面临挑战。2022年营收同比下降0.7%,2023年虽有8.8%的增长,但2024年又出现了1.1%的下滑。
与此同时,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互联网模式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广告商,进一步挤压了百度的市场份额。
百度的搜索业务虽然依然是其核心竞争力,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百度的搜索流量被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平台分流,导致其广告收入增长乏力。
另一方面,李彦宏曾被形容为“最邪门的人形风向标”,他几乎发现了最近10年的所有互联网风口,但真正抓住的机会却寥寥无几。
百度在应用商店、团购、外卖、地图、短视频、直播、长视频、造车、自动驾驶、大模型等多个领域都有布局,但最终大多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
以百度外卖为例,曾经在白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由于执行层面的失误,最终被饿了么收购;
百度地图也曾是行业领先者,但随着高德地图的崛起,百度地图逐渐失去了市场优势。
短视频领域同样是百度的遗憾。抖音、快手崛起时,百度推出好看视频试图分一杯羹。但由于内容生态建设滞后,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好看视频难以吸引头部创作者和大量用户。

图源:小红书
不过,在长视频赛道,百度的爱奇艺做得还算成功,自动驾驶领域的萝卜快跑也表现得有声有色。
其中,爱奇艺作为国内领先的长视频平台,与腾讯视频、优酷等竞争对手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然而,随着短视频和短剧的崛起,爱奇艺也面临着转型的难题。
用户对内容消费的需求越来越碎片化,爱奇艺需要在保持长视频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短视频和短剧领域。
而萝卜快跑作为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重点项目,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Robotaxi模式在国内的成功孵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需要解决技术、法规、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使得萝卜快跑的推广速度受到限制。

图源:小红书
其实,业内不少人士也好奇,为什么李彦宏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有的人也就此展开了讨论。
从各种分析结果来看,有一种结论让笔者豁然开朗。它说,李彦宏在面对每一个风口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商业模式的可行性。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把“赚钱”摆在了第一位。
这种思维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百度的投资谨慎,但也使其在一些关键领域错失了先机。
例如,在聊起移动互联网时,李彦宏开口就要聊流量经济,不仅批评“只要流量够大就能赚钱”这一观点,还移动互联网之所以像醉驾,是“变现路径”不清晰。
在大模型领域同样如此,李彦宏一开始坚决站队闭源模型,是因为认为闭源才可能有更好的商业模式。直到DeepSeek横空出世,百度才幡然醒悟,又重新加入了开源模型的大家庭中。
只可惜的是,随着今天开源模型的快速发展,百度的文心一言在市场上的表现还是不算亮眼,被DeepSeek、豆包等竞争对手压在身下。
三、互联网新巨头的增长密码
当百度在互联网浪潮中逐渐掉队时,小米等新兴巨头却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的焦点。那么,这些新巨头的增长密码究竟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
以小米为例,汽车绝对是一大功臣。自2021年宣布造车以来,小米在短短几年内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2025年上半年,小米SU7累计销量超过15万辆,小米YU7发布后3小时大定订单量达20万辆,这一成绩足以证明小米在汽车领域的成功。
与此同时,小米的股价也因汽车业务的高增长预期而大幅上涨,从2024年初至今,小米股价上涨了超200%。
可以说,小米的增长密码在于其对“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坚定执行。
至于腾讯音乐,则靠的是其在音乐版权和数字娱乐领域的深耕,以及对新兴市场的敏锐洞察,成功跻身互联网公司市值前十。
股价在2025年上半年暴涨,主要还得益于主业的稳步增长和对喜马拉雅的收购,市场对其协同效应的预期也推动了股价的上涨。
然而,互联网行业没有永远的赢家。
即使是行业头部的腾讯和阿里,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增长路线。同时,腾讯和阿里也在内部进行反腐和整治大公司病,以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马云曾经说过:“我们是要做一家百年企业,阿里巴巴要活到102岁。”这一宏愿不仅是阿里的目标,也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梦想。
在互联网行业的漫漫征途中,企业们唯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勇于创新,善于把握机遇,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而那些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企业,则终将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