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被判赔500万,刘强东怒了

互联网头条
2025-08-06 09:22

东哥做好了战斗准备。

1、京东养车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判赔偿途虎养车500万元


“京东敲山震虎,途虎愤而起诉”,足以概括历时两年的“震虎价”之争缘由。


近期,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就京东养车的“震虎价”一案做出终审判决,认定其构成商业诋毁和虚假宣传,京东养车需赔偿途虎养车500万元的经济损失,并且驳回了京东养车的上诉请求,该案判决现已生效。


打了近两年官司的途虎养车,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具体来看,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二审判决书指出,京东养车实施的“震虎价”低价营销活动中的宣传标语“价格比友商低5%”,容易使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产生误解,属于虚假宣传行为,“震虎价”系列营销活动本身也属于商业诋毁行为


法院认为,京东养车的这两种行为均构成不正当竞争,且对途虎养车造成负面影响,判令其立即停止相关行为,并采取补救措施


图片图片

图源: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二审判决书原文(节选)


除了赔偿500万元的经济损失,京东养车还需在“京东汽车”的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博,京东汽车抖音官方旗舰店以及京东养车APP,连续10日刊登声明,以消除对途虎养车的侵权影响(声明内容需经一审法院审核)


8月4日下午,京东汽车已在其官方账号发布声明。


图片

图源:京东汽车公众号


途虎养车方面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已经收到了对方的赔偿款,作为中国汽车服务行业的先行者,途虎养车一贯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及行业法规,并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反‘内卷式’恶性竞争,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广大车主的消费体验。未来途虎养车将继续坚持初心,严格自我要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愿与广大遵纪守法的行业伙伴一起,持续建设繁荣健康的汽车后市场生态。”


同日,京东养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很遗憾友商认为‘震虎价’对他们产生了影响,但‘震虎价’只是一个名字。”携手行业共同扫清广大车主养车路上的“拦路虎”,为车主提供又好又便宜的养车体验,这才是“震虎价”名字的出发点。


京东养车方面表示尊重法院的判决,相关营销内容已在判决生效前全面下线。既然“震虎价”不让用了,京东养车后续将启动新的营销策略:推出50亿养车补贴,上线「365无忧购」服务,同时面向全网征集新名称,参与用户有机会获得汽车使用权大奖


图片

图源:京东微博


原本打官司是个负面事件,京东养车还败诉了,但从大众的反应来看,舆论似乎还挺偏向京东的。尤其是“全网征名”的活动一上线,车友们纷纷开启脑洞取名玩梗。


不少网友认为,京东这场官司虽然输了,但500万做个免费宣传不亏,现在更多人知道京东养车服务又好又便宜了;但也有人觉得,广告用词要精准,尽量避免误导消费者,哪怕品牌的本意并非如此。


图片

图源:微信网友


而这场始于两年前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梳理一下并不复杂。


2023年9月15日,京东养车推出了“震虎价”营销活动,涵盖轮胎、汽车保养等常见服务项目,主要是为了庆祝品牌升级一周年。


同年9月26日,途虎养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当时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汽车事业部总裁缪钦在朋友圈发文称,“恭喜友商挂牌上市,让更多人关注到汽车后市场。近期,大家也看到京东养车推出了‘震虎价’,在此我想邀请大家一起监督,所有‘震虎价’商品都要比友商低5%!”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这个友商是谁,明眼人心知肚明。


当时京东汽车视频号还发布了“震虎价”的相关宣传视频,之后都因遭到投诉而下架。途虎养车也迅速对京东的“震虎价”采取相应措施,跟进下调产品服务价格,与京东养车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图片

图源:缪钦朋友圈


没人愿意吃哑巴亏。


2024年1月,途虎养车正式起诉京东养车不正当竞争,认为其“震虎价”商品价格并未低于原告相同商品的价格,该行为涉及虚假商业宣传;但京东养车认为,这类低价命名在行业内十分普遍,他们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可能的挑战。


2024年10月,这场拖了很久的官司终于正式开庭审理,期间途虎养车不断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补充,到2025年9月20日前,居然一口气提交了近800页证据。


2025年7月21日,沸沸扬扬的“震虎价”之争终于落下帷幕,京东养车也因为这三个字付出了500万的代价。


作为“汽车后市场第一股”的途虎养车,仅仅因为“震虎价”就把京东养车给告了,这也让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养车这片鲜有人关注的蓝海市场。


2、汽车后市场成为万亿蓝海,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增加和车辆年限延长,汽车后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对汽车维修、保养和改装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消费者围绕汽车的服务需求正在加速释放。


从消费逻辑看,购车只是一次性的交易节点,而从提车到最终报废的全生命周期里,修车换件、常规保养、洗车美容、性能改装等一系列持续性消费,共同构成了 “汽车后市场”


而且随着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的养车付费意愿高涨300%,同时拒绝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改装、智能座舱升级订单量激增17倍。


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1.74万亿元(维修养护)至7万亿元(全产业链),数字化、连锁化成为这片万亿级市场的新趋势。


市场蛋糕越做越大,就免不了竞争对手想来分一杯羹。作为行业内的老大哥,途虎养车面临的不仅仅是京东养车这个对手,还有其他抢滩的互联网巨头。


早在2018年,阿里旗下的天猫养车便正式成立了,其前身是江苏康众汽配。依托于阿里巴巴的电商生态和供应链资源,天猫养车专注为车主提供标准化、透明化、有保障的汽车养护服务。


今年,天猫养车发布了新「五年计划」,全面押注AI时代。品牌通过“连锁化、智能化、全球化”三大战略方向,以七大创新支点重构行业底层逻辑,打造全球汽后服务新基建。


凭借2500+门店、全域流量第一、消费者口碑指数领先等硬核实力,天猫养车成为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养车第一平台”


图片

图源:天猫养车


2023年12月,字节跳动旗下的懂车帝推出线下养车业务“懂懂养车”,采取授权门店合作形式入局汽车后市场,进一步完善自身汽车后市场业务体系;24年上半年,货拉拉推出“LaLa养车”并开启全国招商,专门为司机朋友们提供优质养车服务;同年年中,滴滴旗下的小桔养车也首次开放加盟,形成“新能源专修店直营+修理厂加盟”模式。


巨头们的战略动向始终是行业的精准风向标。


面对汽车后市场这片潜力巨大的蓝海,无论是阿里、京东还是字节,正站在行业风口节点上,酝酿下一个造富神话。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25日消息,对于养车起诉京东索赔500万元一事,京东养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养车市场存在价格虚高、维修过度、标准缺乏、服务参差不齐等诸多影响大家体验的“拦路虎”。京东养车“震价”将再升级,联合品牌商家再加码补贴5亿元。
8月5日消息,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近日就“震价”一案做出终审判决,养车胜诉,驳回京东养车的上诉请求,判决现已生效。同时,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判决京东养车赔偿养车经济损失500万元,并要求京东养车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京东汽车”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京东汽车官方旗舰店抖音号及京东养车APP连续10日刊登声明,消除对养车的侵权影响。
受理此案的上海闵行区法院未作出判决。
养车京东给告了
开始反击。
其中,汽车维修保养商品包含轮胎、保养、配件、蓄电池等多个品类,且众多产品都是养车平台售卖的同款大牌,但京东养车相较而言价格更低,甚至直接打5折。
9月14日消息,京东养车再打价格战,推出“震价”直接向“宣战”,其中汽车维修保养商品包含轮胎、保养、配件、蓄电池等多个品类,且众多产品都是养车平台售卖的同款大牌,但相比较而言价格更低,甚至直接打5折。
3月10日消息,今日,黑猫投诉发布2020年度红黑榜榜单,其中包括“红黑年度榜单”、“满意度榜单”、“红黑风云榜”、“有效投诉增长榜”、“潜力榜”。此外,黑猫投诉表示,受疫情影响,旅游出行、住宿行业投诉量占比上涨到。同时,有效投诉增长榜中,拼多多以103673的增长排名第一,淘宝排名第三,去哪儿网第六,蛋壳公寓第七,京东商城第八。其中,拼多多领现金活动引发了大量投诉。
10月25日消息,养车京东养车商誉纠纷一案已于近日正式开庭审理。养车京东养车“震价”涉及不正当竞争,要求京东养车立即停止使用“震价”品牌。受理此案的上海闵行区法院未作出判决。京东养车内部人士表示,此前已收到起诉通知,并向法院提交证据进行应对,“公司内部对于震价被起诉感到非常无奈,京东双11将坚决坚持低价,这类低价名字在行业中非常普遍,已经做好准备应对。”
互联网头条
凝聚百万行业精英,聚焦垂直、前瞻、头条等重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