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抖音下狠手,大批商家的财路要断了
整治违规牟利的商家,张一鸣绝不手软。
1、抖音对直播间诱导互动行为出手了
大众喜欢直播购物,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在其互动性。但随着电商直播的深入发展,不少消费者发现,直播间互动的背后,隐藏着主播满满的套路。
比如,一个直播间里,主播在介绍产品之前,会先给观众发一波福利即送项链。项链可以免费送不要钱,但不代表没有附加条件。随后,主播会一一介绍赠送规则。先是发送弹幕“6”报名,之后还需要关注直播间。

图源:抖音
这个时候,很多观众其实并不打算在直播间消费,但不少人有着“不要白不要”的心理,而且就点点关注发个弹幕也没有什么成本,就会按照主播的说法操作。这一波操作下来,直播间的热度和粉丝数都得到了提高。
有了一定量的观众,主播开始介绍产品。对于产品的价格,主播又给出了破价优惠,但需要观众发弹幕“99”。主播还会引导观众反复发弹幕,因为“扣10遍以上的单独破价”。



图源:抖音
一场直播下来,很多观众因为一心想着“占便宜、抢优惠、薅羊毛”,完全被主播的话牵着走,沉迷于所谓的互动。
这种类似的操作,在很多直播间都有出现。说实在的,如果真的有福利和优惠,观众一番操作下来也心甘情愿。但不少主播间把这种操作当做引流的手段,实际上福利并对兑现。更重要的是,直播间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了。
在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网友发文吐槽直播间的互动福袋陷阱。有网友按照主播的要求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但最后并没有所谓的福袋,反而被踢出了直播间。

图源:小红书
还有网友总结了好几种福袋黑幕,比如“设定极低中奖概率”“利用先到先得混淆视听”“故意误导观众消费”“暗箱操作中奖名单”等等。


图源:抖音
这种互动的结果,观众多是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回报,反而是为主播做了嫁衣。
因为通过频繁发弹幕,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停留,也能制造直播间的虚假繁荣。同时,引导粉丝关注直播间,可以短期内增加粉丝数量,提升账号权重。
可以看出,主播获益颇多,而观众只能吃哑巴亏。但现在,抖音出手整治这些主播的行为。主播的类似操作,被抖音电商称之为“诱导互动”违规行为。
在官方的定义中,“诱导互动”指创作者以获得折扣、福利、低价特权、购买商品资格等作为利益条件,诱导或欺骗消费者进行互动推广的行为,诱导方式包括口播、管理员弹幕、贴纸、字幕、背景板、商品标题等。

图源:亿邦动力
实际上,所谓的“互动行为”和“获取优惠”之间毫无联系,或不具备履行兑换基础,将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交易体验。
为此,抖音电商对诱导互动违规行为判罚规定做出了修改:情节严重者,抖音电商将处以警告,与旧规一致;情节一般者,则将中断直播、短视频下架商品链接,旧规为“下架违规商品”;
情节严重者,新规将不再采取“下架违规商品、冻结违规商品5%成交额30天”,而是处以“中断直播、短视频下架,关闭商品分享权限1/3/7天”;
情节特别严重者,处罚措施从“关闭商品权限3天、冻结佣金账户30/90天”改为“中断直播、短视频下架、永久关闭商品分享权限”。
其实,很早之前,抖音电商在“打击虚假营销不履约专项行动”中,就对882名因在直播间或短视频中诱导用户下单但实际未履约的创作者进行了处理。
这次,抖音电商对判罚规定做了的修改,也是为了进一步整治“诱导互动”的相关行为。
毕竟很多主播不知悔改,依旧想着钻漏洞逃判罚,变换着话术诱导观众互动,还有人对相关话术做出了总结。

图源:抖音
其实,合理的互动是有益于主播和观众的。但总有一些主播想靠诱导互动牟利,还为此欺骗消费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此,抖音依旧需要加强对相关主播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同时,消费者要加强辨别能力。如果发现主播的违规行为,要积极举报。如果已经被骗,要勇于维权。
2、带货直播间里充斥着各种假象
电商直播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在直播间购物的习惯。通过屏幕,消费者可以和主播进行有趣的互动,也能多方面了解产品。
但是,“眼见不一定为实”这句话在直播带货里也适用。屏幕背后的画面,消费者就能确定一定是真的吗,或许没有人能做出肯定的回答。
近几年来,直播间里的“假象”越来越多。比如虚假营销、假冒伪劣、场景造假、话术欺诈等等,消费者被耍的团团转,而主播在屏幕后心满意足地数着钱。
前文提到的诱导互动中,消费者在积极互动后,要么是被欺骗没有得到所谓的优惠。而就算真的得到优惠,抽中了福利。主播宣传的是大牌好物,但得到的是假货。

图源:小红书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直播间的互动,有消费者真实的互动。但更多的互动评论,其实是假的。
近日,央视就曝光了职业弹幕人,即通过在直播中批量发布预设话术评论,虚构产品功效、用户评价或交易数据,以达到欺骗或误导消费者、制造虚假流量的目的。

图源:微博
相信不少消费者会根据弹幕或评价内容来决定下不下单,因为觉得是真正使用过的消费者的评价,应该是真实的。但没想到,这也是商家营造出来的假象。
此外,直播间里对商品虚假宣传的现象也很常见。小杨哥的香港美诚月饼,东北雨姐的红薯粉条,骆王宇的油橄榄精华等等。
虚假宣传的他们,都已经为此付出代价。只是,这并未能为相关从业者敲响警钟,还是有不少主播不断试探法律的底线,利用虚假宣传牟利。

图源:抖音
针对平台内存在的各种各样“造假”行为,抖音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积极的整治。
今年5月开始,抖音积极整治平台内的虚假宣传行为,主要包括虚假描述商品规格、虚假表述款式、违规宣传商品功效。

图源:抖音电商
7月初,抖音公布了最新整治成果。内容显示:超1000名因违规宣传而损害消费者体验的达人被处罚,超过500个存在商品信息虚假宣传问题的商家也被严格处理。

图源:抖音电商
此外,抖音也注意到了商家“虚构优惠折扣”的把戏。分别是“虚构限时特惠”“虚假补贴信息”“先抬价后降价”。这些价格折扣优惠,表现上商家是降价了,但实际上和原价无差别,或先把价格抬高后降价,营造优惠假象。
对此,抖音电商近期重新修订了《创作者【价格违规-虚构优惠折扣】实施细则》,建立了明确的分级处罚制度,对违规商家做出了明确的处罚。

图源:抖音
主播的套路防不胜防,商家营造的假象傻傻分不清。这或许是现在很多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的心态,有时候不知不觉就跳进了坑里。为此,不少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直播间购物本来是一件利好的事情,现在却因为部分主播或商家的违规操作坏了口碑。这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电商直播的市场环境。
整治违规行为并非易事,平台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消费者也要加强辨别能力,并抵制相关的违规主播;更重要的是,主播和商家要自觉遵守规定,合法合规做生意。多方合作,才能营造出一个健康、公平、透明的电商环境。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