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和滴滴干起来了,已经闹上法庭

吴昕
2025-08-21 09:28

外卖战火烧到海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美团、滴滴在海外互相起诉,涉及外卖竞争

国内的外卖大战刚告一段落,美团和滴滴就又在海外干起来了,还直接闹上了法庭。

同为本地生活服务巨头,美团和滴滴无疑是老对手了,而这次的战场在巴西。

据当地媒体消息,滴滴出行的巴西子公司99Food在周一(8月18日)起诉了美团海外业务Keeta,称对方侵犯商标权和涉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法庭文件显示,99Food指控Keeta使用与99平台相似的配色、图案和字体,试图以此迅速在巴西市场展开商业运营,还称这会“导致消费者产生不当混淆”,是企图通过“搭便车”方式窃取99Food的成功果实。

图片

二者对比 图源:新浪科技

对此,Keeta回应称,母公司美团已使用相关标志和配色十多年,Keeta本身也已使用了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诉讼前,Keeta也于8月14日向巴西当地法院起诉了99Food。

Keeta指控,99Food通过巨额现金预付奖励,与商户签订排他性合约,在合同期内明确限制商户与美团/Keeta展开任何形式合作,而不限制商户与当地外卖巨头iFood的合作。

图片图片

99Food在巴西与商户签署的合作协议(葡语及译文) 图源:极光新闻

Keeta认为,这一做法是为了阻止Keeta进入巴西市场,从而压制竞争并减少创新。

据了解,美团所提到的 iFood是巴西本土的外卖巨头,目前在当地外卖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80%。

图片

iFood占据大量市场份额 图源:measurable

相比之下,美团和滴滴在巴西市场的海外业务还处于起步时期。

因此,有当地媒体将滴滴99Food的行动解读为:“先保住第二的位置,再去考虑怎么对抗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巴西拥有超2亿人口,且年轻人占比较大,互联网渗透率也很高。同时,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数字化程度较低,外卖市场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吸引了巨头们的跑步入场。

今年5月,巴西总统与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会面,并见证签署投资协议。美团宣布,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将其旗下外卖服务Keeta引入巴西,并计划5年内在巴西投入10亿美元支持该项目。

图片

图源:scmp

而滴滴入局巴西外卖市场则要更早。

2018年,滴滴通过收购巴西本土出行平台99进入巴西,并保留其品牌。2019年,滴滴推出99 Food,试水巴西外卖市场。

不过,滴滴初入巴西外卖市场时,iFood向巴西餐厅发出了外卖平台“二选一”的要求,最终导致99 Food等众多外卖平台陆续退出竞争。

没想到,现在滴滴也被曝出,要让商户在自己和美团之间“二选一”,甚至为此已接触超过100家餐饮连锁,砸出至少9亿雷尔(超10亿元人民币)的预付款。如果消息属实,实在叫人唏嘘。

今年4月,滴滴宣布计划以99 Food品牌重启巴西外卖业务。

经过两个月筹备后,今年6月,99 Food宣布正式重启外卖业务,首站落地在巴西中部人口约150万的城市戈亚尼亚。

图片

图源:99Food网站截图

滴滴数据显示,其巴西业务已积累5000万活跃用户、70万活跃骑手,服务覆盖3300多个城镇,近三年两轮出行订单量突破10亿单。本次重启后的外卖业务将结合滴滴既有的出行网络,骑手可同时承接“送人、送货、送餐”任务。

显然,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出,而是滴滴筹谋数年的厚积薄发。

目前来看,随着两方的进一步发展,滴滴和美团或许会有更多的竞争和摩擦。

而对于这次事件,网友们也是评价不一。

有人认为展开竞争很正常,但也有人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认为这种“先干友军,再干敌军”的行为并不明智。

电商巨头集体出海

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增长放缓之际,出海成为巨头们的共识。

抖音这边,全球化布局从未止步。

7月底有消息称,抖音集团(字节跳动)已经超越Meta(原Facebook),成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收入最高的社交媒体公司。

图片

图源:Tech News Hub

具体而言,一季度收入超过430 亿美元(约合3087亿元),超过了 Meta 同期的 423亿美元。

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其营收首次超越Meta,意味着抖音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更进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媒业务的强势拉动下,其电商也飞速增长。业务版图自东南亚延伸至拉美,从欧洲拓展至东亚,在全球跨境电商领域多点开花。

进入2025年,TikTok Shop更是加速推进全球布局。先是2月正式开放墨西哥站点,紧接着,3月接连开启德、法、意大利站点;6月,TikTok Shop又宣布在日本正式推出电商业务,全面加速在全球市场的“攻城略地”。

拼多多方面,Temu的全球影响力正在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拼多多Temu全球月活跃用户飙升至4.165亿。季度下载量的增长则有所放缓,但全球累计下载量成功突破10亿大关。

图片

Temu App下载量 图源:backlinko.com

整体来看,其在欧洲与拉美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在东南亚的表现也十分惊艳。但在美国市场,或许受相关贸易措施制约,其增长略显疲态。

其他互联网巨头也不甘落后。如近期在国内打得如火如荼的阿里、京东、美团,都在纷纷猛攻海外市场。

阿里旗下的出海业务十分丰富,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速卖通、Lazada、Trendyol等。

从阿里6月发布的2025财年年报来看,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整体收入达到了1323亿元,同比增长29%,跨境业务表现十分亮眼。

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集团2025年度财报

作为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的先锋力量,被称为“出海四小龙”之一的速卖通(AliExpress)也在全球市场屡获佳绩。

前不久,还有媒体透露,阿里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本月正式在英国推出“小时达”服务。有行业人士点评:阿里这是把外卖大战打到了英国。

京东这边,早在2014年,刘强东就表示:“是否国际化,直接决定了京东未来的生死。”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京东出海的业务进展都不及市场预期,甚至被评价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好在近年来,京东出海终于找准方向,以强大的履约能力为基础,有效推动了电商零售业务和供应链的出海。

近日,京东还表示要以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85亿元)收购德国零售巨头Ceconomy,引发行业关注。

京东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京东已决定通过全资间接附属公司,向Ceconomy所有股东作出自愿公开收购要约,并且与Ceconomy签署投资协议。该交易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届时京东将获得Ceconomy近30%的股份。

图片

图源:京东港交所公告

作为欧洲消费电子零售市场的巨头,Ceconomy拥有欧洲最大的消费电子连锁品牌MediaMarkt和Saturn,业务覆盖十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000家的线下门店。

图片

图源:微博

由此看来,京东或许是想以资本为杠杆,快速获取成熟的线下零售网络、本土化品牌认知和供应链基础设施,从而避开从零开始的高成本长周期,快速提升自己在欧洲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

美团这边,虽然出海业务起步较晚,但也一直对海外市场虎视眈眈。

早在2017年,美团创始人王兴就指出:“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上天、入地、全球化。”

2024年9月,Keeta首次进入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市场,开启国际化新征程。

进入沙特不到一年时间,Keeta已跃升为沙特市占前三的外卖平台,覆盖沙特20个城市。

图片

图源:美团Meituan

据最新消息,日前美团Keeta已经正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上线,这是继沙特阿拉伯之后,美团在中东市场的又一突破。

总的来说,巨头纷纷奔赴海外,是自身拓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全球市场的召唤。他们带着在国内沉淀的经验和能力奔赴海外,试图在不同市场落地生根,打开新局面。

不过,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动荡的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还在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在出海的过程中,企业如果一味固守国内经验,容易遭遇水土不服。唯有保留核心能力的同时,深耕本土化运营、主动创新,才能将海外潜在机遇,转化为实打实的增长。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0月17日消息,华为支付机构更名引发市场关注,华为方面今日接受媒体采访回应称,改名不是大事,本质上是华为加快了鸿蒙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而且新升级的负一屏也会全面支持华为支付,“这是推进鸿蒙元服务的重要一步,现在滴滴,猫眼,同程这些大合作伙伴都以元服务形式入驻负一屏”。
战火烧到巴西外卖市场。
日前,人社部等4部门再次就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对、饿了么、滴滴、货拉拉、满帮、阿里巴巴等11家头部平台企业联合开展行政指导。
滴滴外卖业务卷土重来,再战
国内外卖平台激战正酣,而海外也不分伯仲,在遥远的巴西市场,正上演着精彩的商业角逐。
4月28日消息,近日,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发布《2022数字人民币社会价值报告》。截至去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数据显示,自2021年9月参与试点以来,截至2022年4月下旬,超500万个数字人民币子钱包被推送至App,超过380万用户在用数字人民币消费。自今年1月上线数字人民币消费补贴以来,已累计带动各类民生消费超140亿元。
4月9日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日前,在广州平台“大数据杀熟”专项调研会上,唯品会、京东、、饿了么、每日优鲜、盒马鲜生、携程、去哪儿网、如祺出行、滴滴出行10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签署了《平台企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不哄抬价格等6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