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摊上事了,被判赔8910万
曾经的短视频一哥,如今却屡屡碰壁,真是令人唏嘘。
1、快手被判赔8910万元
快手又摊上事了。
近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权威媒体消息显示,快手因侵权热播节目《德云斗笑社》、《长相思》,被判赔偿共计8910万元。

图源:新华日报&扬子晚报
自《德云斗笑社》(第一、二季)和《长相思》(第一季)开播以来,快手平台中出现了大量与正片内容同步播出的侵权剪切端视频,同时还存在大量侵权视频合集与侵权话题。
单拎出来平台上的 “#长相思” 这一侵权话题,其播放量就高达86.1亿;“#德云斗笑社” 话题的播放量,也达到了21.4亿。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均认为快手存在明显过错,平台方侵权情节严重,适用1倍惩罚性赔偿。
近期,两地高级人民法院已对相关著作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决快手分别赔偿《德云斗笑社》和《长相思》独家信网权权利人,6000万元和2910万元(共计8910万元)的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同时平台应立即采取过滤、拦截等有效措施阻止侵权视频传播。
独家信网权即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著作权人将信息网络传播权以独占许可的方式授予他人行使的权利。
此前,《德云斗笑社》(第一、二季)和《长相思》(第一季)均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快手第一次陷入侵权风波了,近几年来更是被三大长视频平台告了个遍。
2023年初,爱奇艺的现象级大爆剧《狂飙》引来全民追剧热潮,快手平台上出现许多侵权剪辑片段,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全额支持爱奇艺3000万元的诉请金额;
2024年4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通报2024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其中一起为优酷起诉快手侵权《甄嬛传》案,最终获赔160万元;
2024年8月,腾讯视频起诉快手侵权《梦华录》、《庆余年》影视剧,两案合计判赔1275万元,其中《梦华录》案判赔300万、《庆余年》案判赔为975万。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蓬勃发展,与影视剧相关的直接搬运、切片合集、解说剧透等内容分发形式,造就了“几分钟看完一部电影、几分钟看完一集电视剧”的速食文化。
这种形式在为网友提供便利和娱乐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峻的版权侵权问题,让不少热播剧甚至出现“开播即盗播”的现象。
众所周知,短视频平台依赖UGC(用户生成内容)吸引流量,而长视频平台的核心资产则是独家版权内容。
为了获取流量、留住用户,部分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推荐、话题运营(如设立“XX剧集”专属话题)等方式,变相鼓励侵权内容传播。即便收到侵权通知,平台采取“通知-删除”的被动策略,但下架速度远不及上传速度,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
近年来,各地法院积极响应国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号召,在侵权案件审理中显著加大判赔力度,一系列高判赔案件有力地震慑了侵权行为。
今年5月,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5”专项行动。

图源:国家版权
该行动的重点整治工作之一就是,以视听作品版权整治为重点,加强对电影、电视剧、微短剧、短视频的版权保护,重点打击非法搬运、传播、售卖视听作品的侵权行为,加强对网站平台帮助侵权治理,为网络视听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版权保障。
每一分版权费都是对创作者的尊重,唯有浇灌出尊重原创、保护版权的土壤,才能促进行业内涌现更多的优质作品。
2、快手正积极变革
快手和抖音,曾经并称“短视频双雄”,快手甚至比抖音更早在香港上市,2021年2月成功拿下了“短视频第一股”的名号。
然而一时的光环,无法庇佑后续的发展。
如今抖音已远远甩开快手,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快手在网友心中的存在感也逐步降低,可以说是风光不再。
林羽这边简要梳理一下快手的发展史:
2011年3月,快手的前身“GIF快手”诞生,最初是一款用来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APP。
2012年11月,“GIF快手”转型为短视频社区,不过初次转型效果非常不好,导致用户大量流失。
2013年7月,“GIF快手”转型为短视频社交APP,同年年底平台砍掉了GIF转换的功能,大幅精简界面、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
2014年11月,“GIF快手”正式更名为快手,从视频工具软件转型成为视频社交软件。
2016年4月,快手用户突破3亿,平台上线直播功能;同年9月,抖音正式上线,当时的快手无疑是短视频赛道的引领者。
2018年,是个改变短视频赛道格局的转折点。
凭借精准的算法推荐和高效的内容分发机制,抖音吸引了大量用户,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年轻群体中影响力显著。2018年下半年,抖音平台月活突破3.3亿,快手“短视频第一平台”的行业地位就此易主。
此后抖音蒸蒸日上,快手却是另一番光景,着实令人唏嘘。
2025年3月,抖音平台(包括抖音极速版)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10亿,快手平台(包括快手极速版)的月活用户规模仅为5.73亿,后者的落寞趋势仍在进一步深化。

图源:内容营销报告
眼瞅着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快手也开始着急了,这段时间动作频频,不断拓展自身的商业版图。
8月3日,快手旗下借钱自营平台“省心借”正式上线,目前该平台服务正在逐步向用户开放。相较第三方平台,“省心借”贷款利率更低,或主做定价24%以内的贷款合作业务。

同时,快手借钱进一步明确贷款利率区间为年化利率6.1%-24%。计算一下,如果借1000元,每天利息低至0.2元。

随着“省心借”正式上线,快手已搭起清晰的产品架构,其金融版图再度扩大:以自营品牌为核心,主做定价24%以内的信贷合作业务;以月付产品为抓手,持续拓展场景分期业务;同时借力贷超业务,实现流量的高效变现。
这套组合拳下来,快手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愈发扎实。
在这之后不久,快手悄悄杀入外卖市场,在首页“团购”板块新增独立外卖入口,聚合了平台支持配送的部分餐饮团购套餐。

图源:快手APP
没过多久,业内注意到快手的又一动作——平台疑似正在布局自营电商,并在快手APP内上线了名为“快手官方自营旗舰店”的店铺。
该店铺当前粉丝数为一万,总销量93.3万,回头客达到7.9万。

图源:快手APP
从运营模式来看,“快手官方自营旗舰店” 依托快手电商合作的源头工厂,采取工厂直发方式,为品牌商家大幅减少中间环节。
客观而言,“快手官方自营旗舰店”的运营模式,更偏向于一种托管性质的合作模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自营电商。
除了上线“快手官方自营旗舰店”,快手还宣布启动“快开播新势力”计划,面向尚未涉足电商直播的优质内容作者,提供全程陪跑、流量支持、货盘供给、专属荣誉等在内的运营扶持。

图源:快手电商
互联网这赛场,谁也不会一直站在原地,目前快手正沉下心补短板、拓新局。
从上线 “省心借” 补位金融拼图,到在本地生活、直播电商里加力深耕,看得出来快手是憋着股劲儿想往前赶。这些布局都彰显出快手正在努力打破固有边界,寻求更广阔的增长极。
只要是真往 “让用户用着舒服、让商家跟着受益” 的方向使劲儿,大家自然愿意多给些期待。希望快手能在这场商业竞速中跑出自己的节奏,重新追上甚至超越曾经的高光时刻。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