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伟达股价暴涨,已经超越茅台成为A股新王
无风不起浪,跌宕起伏的股价背后,总是暗藏玄机。
一飞冲天:寒武纪实现扭亏为盈,股价一度超过贵州茅台
“所有销声匿迹的背后都是在悄悄努力。”这句话可谓是寒武纪的生动注脚。近日,寒武纪在股市上的动荡引发大家关注,不少人猜测,寒武纪是不是憋着什么大招?
果不其然,8月26日晚上,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寒武纪今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47.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3亿元,均实现了扭亏为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31%;总资产84.20 亿元,同比增长25.34%。

来源:微信
短短一年的时间,寒武纪的营收翻了40倍,从去年的“净亏损 5.30 亿元”到如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38 亿元”,这可谓是实现了光速一般的增长。这样罕见的盈利变化规模让大众十分震撼。
要知道,自从与华为的合作结束之后,寒武纪就进入了漫长的波折期,一直遭遇着市场的质疑。即便20年登陆科创板为其带来一场资本市场的狂欢,但2020年-2023年之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37亿元,亏损一直是寒武纪的痛点问题。
直到2024年,寒武纪推出思源590芯片,其出众的推理能效甚至比肩国际巨头。这时寒武纪的价值被重新发现,被称之为“英伟达的替代者”“中国的英伟达”。
2024年第四季度,寒武纪首次实现了单季盈利。从这次盈利开始,寒武纪仿佛开启了新的阶段。2025年的第一季度,寒武纪营收达到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实现净利润3.55亿元。

来源:微信
在半年报发布之前,截至今年6月份,寒武纪的股价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年初的开盘价在648.23元,其中起起伏伏,6月30日的收盘价在601.50元。
可仅仅数十日过去,在半年报发布的前不久,寒武纪的股价就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从7月11日到8月25日,寒武纪的收盘价从 582 元(7 月 11 日)飙升至1384.93元(8 月 25 日),成为科创板块的第一支千元股,区间涨幅137%,市值从 2435 亿元增至5794 亿元。
在寒武纪股价不断上涨的同时,基于国内AI大市场的发展和寒武纪自身对研发的投入,高盛也上调了寒武纪的目标价,将其上调了50%至1835元。这样的行为向市场传递了乐观信号,也是在告诉大众,寒武纪依旧有上升空间。
不出所料,当半年报发布之后,第二天寒武纪股价又一路疯涨,股价突破1400元/股,最高到达1464.98元/股,总市值超6000亿。这样的增势,使得其一度超过贵州茅台,登顶A股榜首,市场上甚至称其为“寒王归来”。即便后续寒武纪股价出现回调,开始低于茅台股价,但总体局势依旧向好。

来源:同花顺
暗藏因果:寒武纪光速增收的背后
从原来被冠以的“高投入、高亏损”的头衔,到40倍增收实现扭亏为盈,寒武纪彻底吸引了大众的关注。股价疯涨的同时,大家也在猜测:寒武纪这28.81亿元的营收,真的能支撑超6000亿元的市值吗?
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股民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十分看好寒武纪,认为其在增收的路上步步向前,未来极大可能持续向好。更别提高盛对寒武纪的目标价上调,让大众对寒武纪更有信心。也有人认为寒武纪是跳涨,是被无脑的散户带的。
相似的问题,在8月初寒武纪连续实现涨停时也出现过。彼时网络上流传着寒武纪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一时间网络上众说纷纭。
8月12日,寒武纪对流传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紧急辟谣,称都是不实信息。14日又发布了一次辟谣和风险预警。但这没有堵住悠悠众口,反而引起大家的猜测。

来源:微博
此外,与寒武纪有关的,还有另一则被官方辟谣的信息:国产大模型DeepSeek-R2即将发布,并已在寒武纪平台测试完成,其推理效率优于英伟达H20,有望挑战GPT-5。同样的,这则被DeepSeek官方辟谣的消息一时间也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觉得DeepSeek官方向来不回应发布节奏,这次的紧急回应或许另有隐情。
如今,面对寒武纪交出来的这份亮眼的半年报,不少人推断,在巨额市值的背后,似乎还有更坚固的支撑点。
在此次的半年度报告中,寒武纪官方表示,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公司以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以应用落地拓展市场规模,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
也就是说,寒武纪的营收是市场需求促成的。AI行业在今年发展势头迅猛,字节、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逐步加大资本开支力度,携手寒武纪也是意料之中的选择。
另一方面,相关人士在分析原因时提及英伟达,认为与其在中国销售受阻有关。此前,在今年4月份美国宣布无限期禁止H20对华出口,后虽在7月部分解禁,但需上缴15%销售额给美国政府。8月份国家网信办因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质疑H20存在后门等问题,要求提交证明。种种原因的叠加,导致其在中国销售受阻。这样一来,这个被称之为“中国的英伟达”的寒武纪,迎来了自己的机遇。
寒武纪自身的发展规划也使其抓住了这难得的机遇。寒武纪一直在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在2024年的报告当中显示,其对研发的投入达到10.72亿元,占营收比的91.30%。在不断研发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的同时,寒武纪也在持续迭代优化基础系统软件平台。

来源:微信
目前,寒武纪第五代智能处理器架构已量产,新一代面向大模型的架构在研。8月中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宣布8家公司通过DeepSeek兼容性测试,其中就包括寒武纪。
此次这位被称之为“中国的英伟达”的寒武纪在营收上的大翻身,可谓是“天和”“地利”“人和”之下实现的杰作。
如此可观的成就,也引起大众的期待:寒武纪是否真的能成为如同英伟达一般的存在呢?
从客观角度来看,目前寒武纪和英伟达还存在实质上的差距。无论是市场地位,还是技术实力,又或者是软件生态,寒武纪都是无法和英伟达相媲美的。在国产AI芯片赛道,寒武纪也无法做到高枕无忧。华为昇腾是其强劲对手。毕竟,华为拥有从芯片、服务器到云计算平台的全栈解决方案和强大的销售网络。
未来寒武纪能否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并且再创新高,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公司仍面临供应链稳定、毛利率波动、行业竞争等风险。尤其在盈利方面,寒武纪依旧面临着一定压力。
在今年的半年报中,寒武纪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尤其是当前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竞争激烈,英伟达等国际巨头仍占据主导地位,公司需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市场挑战,用技术支撑自身发展。
未来寒武纪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我们拭目以待。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