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被逼急了,电商业务重大调整
放不下电商梦的小红书,开始摸索新道路。
小红书迎来重大更新,电商成为一级入口
小红书的商业化之路,来到关键路口。
据最新消息,小红书App近期将进行首页更新,电商板块重新进驻主界面。这意味着,小红书对电商业务的投入正在进一步加码。
目前处于测试中的小红书新版本显示,市集”页面已经进入APP底部导航栏,取代目前的“热门”(短视频)页面。

图源:小红书
在此之前,该栏位已经历经“购物”“视频”等多次调整。而本次更新意味着小红书电商将以“市集”的新身份,重回首页一级入口。
进入市集页面后,会看到界面依旧呈现双列流形式,内容涵盖带货直播、商品笔记等。
与常规内容相比,“市集”内的笔记都会附有商品链接,并显示出商品价格及销量。点击进入后可浏览商品详情和对应评价等。

图源:小红书
界面内还设置有“秋上新”的促销活动,之后或将作为常态化的促销入口。

图源:小红书
总体来看,相较于传统货架电商,小红书市集的内容社区感显然较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边逛边买的购物体验。
对此,小红书方面称,该页面是小红书生活方式电商的具象化呈现,目前还在测试中。希望能够为大量已经形成购买心智的用户,提供集中“逛”的购买场景,为商家提供更多更新的经营场域,让更多好产品、好商家生长出来。
其实,今年6月1日,在各大电商平台陷入“618”大促的混战之时,小红书就已经推出了“友好市集”。
该业务是从小红书电商“购物”更名而来。只有符合“商品友好、服务友好、价格友好”标准的商家,才可以报名参加并获得平台扶持。

图源:小红书
其中,商品友好和服务友好不难理解,价格友好却并非指单纯低价,而是“物有所值”,在优秀品质的基础上实现价格合适。
可见,小红书已经走上了一条有别于传统货架电商的差异化道路。
从战略定位上来看,即使是在618大促这个阶段,小红书也没有选择打价格战,而是放弃低价内卷,转而押注信任经济。
这显然跟小红书的电商定位及平台底色有关系。
小红书所探索的生活电商,是一种以“内容种草”为核心驱动的社交电商模式。用户在平台上分享生活经验,通过笔记、直播等内容吸引用户,从而实现商品销售。
其特色是注重满足用户个性化的生活需求、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因此在促销上也围绕用户兴趣展开,而非单纯依靠低价或其他比价手段来争取消费者。
小红书动作频频,加速推动商业化进程
作为首屈一指的“种草”内容平台,小红书布局电商业务本应有先天优势。
但遗憾的是,尽管已经布局电商多年,小红书仍未成为中国重量级的电商平台之一。
眼看着抖音、快手等同样靠内容和社媒业务起家的平台,已经靠直播带货等业务打开了更多商业化空间,小红书在电商赛道的推进却显得有些裹足不前。
如何真正跑通电商模式,成了摆在小红书面前的一道难题。
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压力,小红书近期动作频频。
8月12日,小红书内部官宣重大组织架构调整:为推动商业化与交易的深度协同,小红书将组建大商业板块,由COO柯南担任总负责人,和CMO之恒共同构成领导班子。
知情人士透露,这一调整旨在强化商业化广告业务和交易业务间的深度协同,推动产品、技术、人才等资源跨部门协作。
可见,小红书正试图让电商业务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而本次“市集”的诞生,也是小红书在商业化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尤其为电商生态闭环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小红书电商还发布了“百万免佣计划”,进一步降低商家运营成本。
官方公告称,为支持商家在小红书用心经营,从2025年9月1日到2026年8月31日,同一商家前100万支付交易额免除佣金,仅保留0.6%的支付渠道成本。

图源:小红书
此前,小红书电商就曾针对部分行业,提供过佣金返还激励措施。而这次百万免佣计划则覆盖全行业,帮助商家降低运营成本。
对此,行业内普遍认为这是小红书要大力发展电商、广纳新店的信号。
除此之外,小红书还瞄准行业风口,力推本地生活。据悉,小红书本地生活业务“小红卡”计划将于9月底全量上线,主要面向为餐饮类、休闲活动及展览演出类商家,首批内测试点城市为杭州、上海、广州,独家服务商为有赞。
从功能来看,“小红卡”的定位类似于淘宝88VIP、京东有PLUS等权益,小红卡将用折扣等权益连接线上决策和线下消费,形成交易闭环。
如此看来,小红书依旧坚持做好自己的电商生态,特别是闭环电商。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上线友好市集前,小红书也曾先后与淘天、京东达成合作,再度向其他电商平台开放外链,引发行业关注。


小红书与天猫合作,启动“红猫计划”

小红书与京东合作,推出“红京计划”
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或者说,二者服务于不同的战略目标。
开放外链跳转是为了增加广告营收,同时借传统电商平台供应链、物流等优势补齐自身电商基建短板,迅速将流量变现。
打造闭环电商,则有利于构建成熟的商业生态,增加自身造血能力和长期价值,掌握更多话语权。
而这种“双管齐下”的战略调整其实早有预兆。
去年年底,小红书明确了2025年商业化三大方向:
行业上,从聚焦消费品向满足多行业的需求扩展,重点向生活服务等线索行业突破;
商业产品能力上,更多着力在种草投放之中的优化、种草的投后度量以及客户生意线索的直接交付等;
生态上,则走向更大开放,未来将直接与更多平台、不同行业商家品牌、MCN机构等形成连接。
对小红书而言,闭环电商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但长远来看,又确实是商业化上绕不开的必答题。
这条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在目前流量转化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与其白白浪费流量价值,还不如先通过开放外链实现短期变现,既能缓解营收压力,也能为长远的闭环电商布局积累资源。
内容电商之路,何去何从
在加速推进商业化的同时,小红书也不忘夯实内容生态根基。
8月20日,小红书上线笔记原创功能。作者可主动对自己的原创作品进行声明,成功声明原创的笔记可获得“已声明原创”标识。
同月,小红书还启动了“笔记直传文件”功能的内测。用户可在笔记中直接嵌入PDF、Word、PPT等格式文件,其他用户点击即可下载。
这些动作看似与电商无关,实则不然。
一直以来,优秀的内容和丰富活跃的社区生态,都是小红书生存发展的基石。用户能在平台获得真实、有用的内容,对平台的认同感才会转化为后续消费决策的信任度。
回溯小红书电商的发展历程,本质上也是一部在内容与商业之间寻找平衡的探索史。
从2014年试水跨境电商,到2019年推出品牌号,再到2021年“切断外链”,2024年7月提出“生活方式电商”概念,再到如今的种种战略调整……小红书始终在尝试,如何在不破坏社区氛围的情况下,提升商业变现的效率。
这种在内容与商业间的平衡探索并非个例,而是内容电商行业的共同课题。
这一点,从其他玩家的动作中也能窥见端倪。
以抖音电商为例,今年4月,抖音平台正式启动“电商好看计划”,帮助创作者和商家更清晰地理解优质内容的标准,让优质创作被更多用户看见。
具体而言,凡符合电商优质内容标准的视频,均会自动获得“电商好内容”标识,并享受额外的流量激励。
据了解,截至8月,已有超过3.3万个商家与达人账号入选该计划,49.6万条带货视频获得流量激励,人均播放量提升6.17万。这进一步印证了 “优质内容驱动商业变现” 的行业路径。

图源:抖音电商
说到底,内容电商的下半场,拼的从不是谁能靠低价促销抢短期流量,而是谁能在坚守优质内容这个核心的同时,让商业链条自然生长在社区信任里。
成熟的电商生态固然能为优质内容赋予更长久的生命力,但优质的内容才是流量的源头,也是用户留存的核心。如果失去优质内容的支撑,电商业务便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最终只会难以为继。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