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利润暴跌98%,王兴不想再靠补贴卷低价

吴昕
2025-08-29 09:33

“狠人”王兴,要补齐美团的每一块短板。

1.美团财报出炉,“浣熊食堂”启动合伙人招募

经历了一场补贴混战后,外卖巨头们可谓元气大伤。

近日,京东、美团的第二季度财报相继出炉,数据显示,双方都实实在在地为补贴大战买了单。

据悉,京东第二季度包含外卖业务在内的新业务亏损约147亿元,直接导致集团整体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05亿元变成亏损9亿,净利润几乎腰斩。

而美团同样增收不增利,第二季度经营利润同比下降98%,远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促使今日美团股价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0%。

图片

图源:美团

可见,这次外卖界的“元老”美团,着实被“重创”了一波。

不过,美团创始人王兴对此表示,美团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激烈的竞争。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美团始终专注于做正确的事。

他还预计,三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还会出现重大亏损,但有信心未来会回归正常水平。

这样的巨大亏损,也显示出了行业竞争的残酷。烧钱的补贴大战不可能一直持续。为此,平台们只能一边“应战”,一边调整运营模式,在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量。

据了解,京东、美团两家巨头在今年纷纷开拓新业务,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集中式外卖厨房。

通过标准化、规模的运营和自营供应链,这种模式往往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望实现不靠补贴的“低价外卖”。

这也意味着激烈的短线作战后,一场外卖行业的长线作战已经拉开帷幕。

据市场消息,美团于近日启动其外卖厨房品牌“浣熊食堂”的合伙人招募,首批开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五个城市的加盟,目前只接受单店合作,暂不开放区域代理。

图片

图源:美团

据悉,美团“浣熊食堂”对合伙人设置了两条硬性准入门槛。

启动资金方面,每位合伙人需要准备约150万元人民币作为前期开店资金,并能出示至少1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或资产证明。此外,美团还建议合伙人额外配置约100万元的动态运营资金,以应对日常经营中的各种需求。

物业选择方面,美团要求合伙人提供位于外卖热门商圈、建筑面积500-1000平方米且剩余租赁年限不少于8年的优质物业

虽然在加盟开放初期,美团针对部分费用推出了全免或限免优惠政策,但总体投资额度仍然不菲。另外,美团对点位选址也十分重视,确保了“浣熊食堂”能够占据最优的地理位置。

可以看出,“浣熊食堂”延续了美团的平台化思维,其加盟模式与传统模式有明显区别。

合伙人只需负责获取点位、装修施工以及必要时协助入驻的外卖商家办理证照,而美团则承担招商、定价、营销、现场管理、招聘培训和考核店长等职责。

这种分工模式与此前美团发文表示的立场一致:“只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商家对接所需资源,把流量、品牌、销量都留给商家”。

图片图片

图源:美团meituan

官方资料显示,自去年年末试点到今年7月初,“浣熊食堂”已在北京、杭州等地运营10家门店,超100个餐饮商家入驻。而如今开放合伙加盟,预示着“浣熊食堂”或将进入大规模扩张阶段,加速实现未来3年在全国建设1200家门店的目标。

不管是对合伙人的两条硬性要求还是明确的分工模式,都不难看出美团将“浣熊食堂”做大做强的决心。

而为了这一天,美团已经酝酿良久。

早在去年12月,就有消息透露美团正在北京试水名为“浣熊食堂”的新业务。在“浣熊食堂”内,用户可以一次性下单不同商家的餐品,骑手一次性配送到位。取餐方式上,不支持堂食,但用户可以选择到店自取或者骑手配送。

经过大半年的试运营,美团浣熊食堂共同服务了数十万消费者,得到有效的市场反馈,成功地初步实践了外卖厨房的想法。

7月1日,美团宣布即日起正式推出“浣熊食堂”。

据悉,“浣熊食堂”包揽“食材供应链+食堂基础设施”,即建设好全部的线下基础设施、日常操作标准、数字化运营规范和必要的各类扶持,商家只需“拎包入驻”。而平台对餐品实现全流程把控,不仅包揽了食材供应,还对餐品制作全程进行严格监督、实时监控,为消费者提供干净卫生的外卖。

图片图片

图源:美团Meituan

据美团披露,相比6月,美团和美团外卖App7月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已上涨超40倍;“浣熊食堂”商家整体曝光量上涨164%,订单量上涨60%。

与此同时,京东也刚招募了一批合伙人,加速布局其外卖厨房“七鲜小厨”。

2.京东加速扩张七鲜小厨,外卖厨房的未来在哪

相比美团,京东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合伙模式。

京东“七鲜小厨”的运营可以理解为自营模式,只招募“菜品合伙人”,这些合伙人只需提供菜品配方并合作研发,京东则承担现炒制作及严格品控。

为此,京东投入10亿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伙人”,承诺每道菜立奖100万保底分成,菜品销量分成上不封顶。消息发布一周后,就收到了超过6.6万份报名。

据京东外卖披露的数据,七鲜小厨首店正式营业一周日均订单超过1000单,3日复购率高于平均水平220%,成绩还算不错。

图片

图源:京东黑板报

对餐饮商家来说,这种模式降低了开店门槛和运营成本,使其能够更专注于菜品研发和品质提升。而其余的生产流程从食材供应链到最终出餐都在京东的体系内完成,由京东完全掌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七鲜小厨”开设的首家门店里,菜品不由厨师制作,而是由机器人按照名厨配方进行标准化炒菜,人工只负责打包工作。

图片

图源:新黄河

据新黄河消息,“七鲜小厨”首店内的炒菜机器人为美膳狮牌,由橡鹿科技研发。此前,京东曾两次投资橡鹿科技。

同样地,“七鲜小厨”也面对是否与餐饮商家形成竞争关系的质疑。

对此,京东声称其主要餐品解决的是20元以下能吃饱吃好的需求,目标是打击“幽灵外卖”,不是去竞争客单价30元、50元的正餐市场。

对于做外卖厨房的初衷,京东和美团倒是出奇地一致,双方都希望通过集约化运营与自建食品供应链,为消费者提供既实惠又干净的外卖。

但外卖厨房在双方的企业战略目标上的位置可能有所不同。

有分析认为,对京东而言,七鲜小厨依托新兴技术零售与传统电商的深度融合,孕育出全新生态,其落子意在打造电商的全新发展方向。

刘强东在此前的618内部讲话时还表示,京东集团所有的业务只围绕着“供应链”展开,包括做外卖,也是为了服务生鲜供应链。

他直言:“大家看到的是跟兴哥(王兴)的外卖之争,老百姓点餐,但其实我们做的是背后的生鲜供应链,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前端卖饭菜我可以永远不赚钱,我靠供应链赚钱是可以的。”

相比之下,美团的核心目标更多聚焦于外卖业务本身,通过自建门店基础设施,补齐商家在生产过程中参差不齐的短板,从而提升外卖品质。

配合其后厨直播、食安日记、明厨亮灶、食材溯源等创新的小举措,进一步构建新的行业标准,提高美团外卖在行业里的竞争优势。

图片

图源:美团Meituan

与此前的外卖补贴大战不同,外卖厨房的开设是真正看到了市场的空白和消费者需求,将存量竞争升级为增量竞争。

综合来看,集中式外卖厨房确实可以代表餐饮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和透明化的运营,这种模式有望解决外卖行业长期存在的食品安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等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更安全的食品;对整个行业来说,集中式外卖厨房可能推动餐饮业向更加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但对于外卖餐饮业,平台入场负责基础设施到底会不会带来新的活力与良性竞争,还有待考察。

不管怎么样,“幽灵外卖”终于可以被挤出外卖市场了,这倒是一件毫无疑问的好事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25日消息,近日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其中,到店酒旅业务的节假日预订量创下历史新高,并实现全年GTV同比增长超过100%,年交易用户增长超30%、年活跃商户增长超60%,均创历史新高。管理层在电话会上表示,预计到店酒旅业务将在2024年保持较高的GTV增长,对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竞争格局保持长期信心。
CEO王兴和CFO陈少晖参加了分析师电话会议,对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的提问。
5月27日消息,在电话会上,CFO陈少晖表示,外卖和闪购将联合众多餐饮品牌及零售品牌开启618促销活动。据了解,618将于5月28日正式开始。
发布后,CEO王兴和CFO陈少晖参加了分析师电话会议,对进行了解读。
6月10日消息,据晚点Lastpost消息,为了满足业务扩张需求,计划在2021年新招6万员工。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4.15亿元, 到了2020年第四季度,这一数字已经增加至19.5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也由4.0%上升至5.1%。方面解释称,这部分金额及占收入百分比增加主要由于员工人数增加、平均薪金上升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增加,令员工福利开支增加。
大手一挥,再次为社区团购立下flag。除了此前并未证实的200亿投入目标,从来看,2020年,产生了不小的亏损,由2019年的67亿元扩大至109亿元。而这些亏损数额有一半来自优选。除此之外,还表示将大力布局“闪购”业务,且透露今年布局的重点之一就是火锅食赛道。在中,也强调了旗下买菜、闪购等新业务的重要性。
11月16日消息,11月15日,优选发布全新品牌片《做饭人都在用优选》。据悉,该品牌片用了6个极具烟火气和人情味的故事,刻画了优选用户的群体概念“做饭人”。优选于2020年7月上线,重点针对下沉市场,采取“预购+自提”的模式,为社区家庭用户精选高性价比的蔬果、肉禽蛋、乳制品、酒水饮料、家居厨卫等商品。据显示,优选现已覆盖2600多个市县。
“中国外卖行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5月26日晚,在电话会上,CEO王兴表示,市场竞争有助于促进行业发展,尤其有助于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加速发展,但低质低价的“内卷式”竞争长期来看不可持续。
酒企涌向即时零售
2023年洋河品牌销售迅速增长,在闪购交易额年同比增长超100%。2022年9月,五粮液上线五粮液新零售平台小程序。显示,2023年,即时配送订单数达218.9亿笔,同比增长23.9%。闪购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0%,用户的购买频次及消费额均持续增长,年度活跃商家也同比增长近30%。此前,据披露,其闪购规模于2023年将超过2000亿,2026年将超4000亿。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钧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彭照坤,注册资本为300000万元人民币,天眼查股权穿透信息显示,上海钧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江苏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的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65亿元,经营溢利28亿元,平台上消费的国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至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