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甩出王炸,高德开始围剿美团,变天了
高德扫街榜对标美团大众点评,CEO称永不商业化
继淘宝闪购交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之后,阿里直接整了个大活,加大火力继续攻克到店业务。
而这次,阿里拿出了高德地图这张底牌。阿里近日上线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行为产生的榜单产品“高德扫街榜”,目前已经在高德App首页上线,目的就是切入线下到店领域。


图源:微博
为此,高德还砸了10亿元的补贴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鼓励用户到店消费来带动商家店铺转化,希望每天能为线下餐饮及其他服务业多带去1000万客流。

图源:高德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榜单更真实可靠,高德扫街榜还特地引入了支付宝的芝麻信用体系,将用户信用等级纳入评价权重,过滤虚假评价,避免了常规榜单容易被刷分、注水的问题,来降低用户在下单时的决策成本,最终保障更多优质的店铺被更多消费者看见。
高德地图CEO郭宁宣布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真实是榜单的核心生命力,扫街榜的核心目标就是真实反映用户的选择。我们相信,提升消费信任一定有助于提振消费信心,有助于让商家专心经营、顾客安心消费,让线下服务业更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最新披露的数据,高德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8月全面AI化之后,日均推荐生活服务类点位已超过6300万个。
根据QuestMobile 2024年6月的报告,高德地图月活跃用户数已超8亿,在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微信(10.5亿)、淘宝(9.2亿)和支付宝(8.9亿),甚至超过了抖音(7.66亿)。

图源:QuestMobile
从数据可以看出,手握流量优势的高德正在从导航工具向生活服务平台转型,并借助其强大的用户流量与场景优势,顺势切入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实现了从“出行”到“消费”的自然过渡,可谓是水到渠成。
而“高德扫街榜”则是补齐了阿里在“到店”的拼图,使高德成为继淘宝、支付宝之后,阿里生态内又一个重要的超级入口。
主编认为,淘宝闪购深耕“到家”即时零售,高德则挖掘“到店”线下消费场景,届时“到家”与“到店”的打通也能更高效地利用供应链资源,降低成本并优化服务质量,逐步成长为本地生活服务的超级入口。
此外,盒马鲜生通过“到店+外卖+仓储”的复合经营模式探索,加上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的赋能,这几大业务板块构成了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完整闭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从供应链到终端消费的全链路覆盖,可见阿里正以全方位、多触点的方式重新定义本地生活服务。
从组织架构来看,阿里也有意将各个场景之间资源优势利用起来,从而更好打造一个超级入口。
今年6月,阿里正式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电商事业群。8月初,淘宝上线了全新的大会员体系,打通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资源,覆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
前段时间,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结构再生变,阿里业务结构正式从“1+6+N”正式收缩为四大业务,全面聚焦“电商、云+AI”。

图源:阿里官网
从变化来看,原有的本地生活集团的业务被拆分,饿了么被归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高德和菜鸟集团被划分入所有其他业务;虎鲸文娱集团的优酷、大麦娱乐也被划分至所有其他业务。
美团急了,重启品质外卖服务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阿里宣布推出“高德扫街榜”大力加码“到店”线下消费当天,美团也官宣正式“重启”大众点评的品质外卖服务,还发放了大批优惠券。
具体来看,美团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图源:美团
首批已集合超百万家高分堂食店,未来,将根据顾客真实评分、商家真实运营情况不断邀请更多新餐厅加入,让全国所有高分堂食餐厅,都能为用户提供到店、到家的全面服务。
而美团C端AI智能体服务也将于一周内发布,目前正在“封楼测试”阶段。截至9月10日,全国超1400家2025“必吃榜”上榜餐厅、近30家2025“黑珍珠”上榜餐厅以及近1500家高星酒店餐厅均已入驻大众点评“品质外卖”。


图源:美团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品质外卖”升级,也将重点为用户推荐周边的高分小店、社区店、夫妻老婆店,帮助优质堂食小店,获得更多线上线下增量。
此前,美团已为平台上的优质餐饮小店发放了最高5万元的助力金。未来,将继续为高分小店提供现金、流量扶持。当天,在大众点评“品质外卖”入口,将有2500万张不同种类的大额“品质外卖”消费券发放。
主编认为,久居“本地生活一哥”之位的美团选择此时重启大众点评的品质外卖服务,并非巧合。如今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阿里加码“高德扫街榜”切入到店消费,美团显然不能无动于衷。
要知道,外卖、到店一直都是美团的核心业务,如今阿里旗下的高德也开始将到家、到店资源优势最大化,美团不得不防。
从2022年二季度开始,美团将旗下业务划分为“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两大分部。核心本地商业包括餐饮外卖、美团闪购、到店服务、酒旅及旅游业务。
到2024年2月,美团宣布整合到家、到店、平台业务。事实证明,美团这条路走对了,合并到家、到店与平台业务后美团的各项主要业务在营收、净利方面都有增长,到家与到店协同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
具体来看,美团财报显示,2024年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 823 亿元,增速 21%;净利润为 114 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 136.06 亿元,同比增长77.6%。
虽说今年的外卖补贴大战,导致在今年二季度美团收入为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但美团经调整净利润却大跌89%为14.9亿元。美团作为百团大战的胜出者,加之外卖价格战也逐渐趋于理性,美团在下季度也不是没有扭转局势的可能。

图源:美团财报
此时阿里加码高德补齐到店板块,美团的也得提高警惕。
前段时间,有媒体透露,从8月7日到9日,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连续三天冲破1亿大关。而8月8日与9日成为关键节点,淘宝闪购在这两天的日订单量份额首次超过美团。在8月7日立秋当天,淘宝闪购在晚间20点就已经刷新了单日订单纪录,攻势迅猛,但美团守住了阵地,日订单量仍高出约2000万单。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阿里整体营收达到2476.52亿元;净利润为423.82亿元,营收和利润都高于市场预期。报告期内,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7.8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1.96亿元增长12%,主要得益于“淘宝闪购”带来的订单量增长。

图源:阿里
目前来看,随着即时零售补贴逐渐趋于理性,竞争将转向留住高价值用户。平台需要优化服务品质、深挖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更符合需求的综合体验。
主编认为,在一场局部战争中,如果双方资源充足、团队能力都很强,胜负往往取决于谁的运营效率更高、战斗意识更强。能笑到最后的,往往是战略意志力更坚定的一方。
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场本地生活拉锯战,其实对双方来说是双赢,是相互倒逼也是相互成就,行业也会更规范。到底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关键还在于谁能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最大的利益。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