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

李迎
2025-10-14 09:24

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再次打上问号。

一、隐藏式门把手,藏不住的安全隐患

昨天凌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仁寿视高段发生一起涉及小米SU7的严重交通事故。

31岁的邓某某驾驶小米SU7 Ultra挖孔版沿天府大道行驶时,车辆先出现左右摇摆,随后突然加速追尾前方正常行驶的网约车。

撞击后,SU7冲向路边绿化带,翻滚数圈越过隔离带跌落到对向车道,短短几秒内引擎盖便窜出火苗。

根据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警情通报,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

图片

图源:成都公安微信公众号

据疑似现场目击者描述,这辆小米SU7在行驶中出现明显的左右摇摆,随后车辆突然加速,追尾了一辆正常行驶的网约车。

撞击后,驾驶员猛打方向,车辆冲向路边绿化带,翻滚几圈后越过隔离带,跌落到对向车道,并迅速起火。

据某平台上展示的行车记录仪视角,该车发生事故时时速至少在104以上,甚至有网友预估当时该车时速将近150,不过官方的具体通报还未出来,没办法下准确的判断。

事故发生后,多名路人迅速上前尝试救援。

多位目击者还原了救援受阻的关键细节:

正在附近商铺整理货物的周师傅、夜班司机张师傅等七八名路人第一时间上前救援,有人试图拉开车门,却发现SU7的半隐藏式门把手完全无响应,电子解锁按键失效;

有人翻出应急锤或金属支架砸击车窗,钢化玻璃仅出现裂纹却未破碎,部分救援者手掌被玻璃碎屑划伤;

还有人从商铺借来4具灭火器喷射,但火势仅短暂减弱后便再度蹿高,电池区域伴随轻微爆响。

凌晨3时30分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后,因隐藏式门把手无外部施力点,常规开门方式完全失效,只能动用液压锯切割车身。

破拆结束后,消防人员确认邓某某已无生命体征。

涉事SU7的半隐藏式门把手虽保留部分外露结构,但核心依赖电机驱动,碰撞后传感器、车门电脑、电机任一环节受损,都会导致把手无法弹出。

测试数据显示,电子门把手在侧面碰撞后弹出成功率为67%,显著低于机械式的98%。

成都事故并非个例。2025年3月底小米SU7的另一起高速碰撞事故中,半隐藏式门把手打不开的问题就曾引发关注。

当时,一辆小米SU7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车辆碰撞后起火燃烧,造成车内3人不幸身亡。

有网友自称遇难者家属称:“车辆撞击后电池爆燃,车门因断电无法解锁,导致3人被困车内身亡。”但小米官方在随后的正式回应中表示“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确定车门是否能打开”

二、隐藏式门把手到底该不该保留?

成都的这场悲剧,再次将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隐患推至舆论焦点。

当前,隐藏式门把手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设计趋势,跷跷板式、整体伸出式按钮式内扣式全隐藏式半隐藏式等多种形态层出不穷。

图片

 图源:小红书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谓的“高科技”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便捷,反而大幅增加了不便性和安全隐患。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批评隐藏式门把手的多个缺点,包括“重量大、密封性差、噪声大”。他直言,隐藏式门把手唯一的作用就是降低风阻,但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车企数据,单个隐藏式门把手仅降低0.003Cd的风阻,四个合计约可提升5km-10km的综合续航。

在某品牌发布会上工程师拿着精密仪器演示,当车速达到126km/h时,四个隐藏式门把手能省下相当于两个鸡蛋重量的空气阻力。

图片

图源:微博

隐藏式门把手的隐患不仅存在于事故中,日常使用中也问题频发。消费者协会统计显示,2024年因隐藏式门把手夹伤儿童手指的投诉同比增长132%。

而在社交平台上,关于隐藏式门把手的吐槽也屡见不鲜:低温环境下会被冻住无法开启;乘客经常“找不到车门”;夹手风险;清洁难度增加。

还有专家指出,相比于传统车门把手,隐藏式车门把手增加了很多元件,造价成本和维修成本也会更高。

那么为什么车企还纷纷跟进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呢?

甚至在近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上开始出现更多不合理设计,远远不止于隐藏式门把手,比如深受吐槽的平底方向盘屏幕换挡触摸按键转向灯摄像头替代后视镜等等。

这些设计往往以“科技感”和“创新”为名,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三、强制性标准即将落地

资本市场的反应很直接。

成都事故发生后不久,小米集团股价暴跌,跌幅接近8%,远超恒生科技指数4.54%的平均跌幅。

这不仅反映出投资者对事件本身的担忧,还暴露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的敏感。

事实上,成都事故发生前一个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已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直指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漏洞。

这份被业内称为“门把手安全新规”的文件,提出多项关键要求,包括:

每个车门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内外把手,确保断电或碰撞后可徒手开启;车门外把手需保留不小于60mm×20mm×25mm的手部操作空间(直接禁止全隐藏式设计);机械内把手需位于无遮挡的直观位置,解决“紧急时找不到”的痛点。

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规并非否定创新,而是“为创新设定安全边界”,核心是通过机械冗余设计,保障事故场景下的救援与逃生安全。

若新规最终落地,现有采用全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需全部整改,单车型整改成本或达数千万元,但消费者支持度极高——某汽车论坛投票显示,89%的网友认可“安全比颜值重要,应禁用纯电子门把手”

图片

图源:工信部官网

政策压力下,车企开始重新审视安全与创新的关系。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透露:“正研发极端情况下更好开的门把手,重点解决低温冰冻和电路故障等场景的可靠性问题。”

国际市场的监管行动也在同步推进。

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在多份报告中警告,隐藏式门把手可能造成“攸关生死的救援延误”,呼吁欧盟出台禁令;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对特斯拉隐藏式门把手展开调查,因其累计收到140起“车门无法从外部打开”的投诉。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消费者安全意识的觉醒。

中汽研2025年调查显示,76.3%的消费者将“安全性能”列为购车首要考虑因素,远超“智能配置”(42.1%)和“续航里程”(38.7%)。

某新势力车企CEO在内部会议上坦言:“以前总想着用新奇设计吸引眼球,现在才明白,能让用户安心的车,才是真正的好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689万辆,对基本安全设计的回归显得尤为迫切。

未来,全隐藏式门把手或将成为历史,那些为追求科技感而牺牲安全的设计,终将让位于对生命的敬畏。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9日消息,小米汽车官方微博更新答网友100问。小米汽车表示,小米SU7除了标准版还有一个Max版,相比标准版,Max版的各项表现会再提升一个台阶,小米SU7 Max配备激光雷达,所以在智驾方面会优先搭载更多前沿先进新功能。另外,小米SU7还有一个Pro版,这款车的具体信息将在产品正式发布的时候公布,相比标准版,Pro版的各项表现会再提升一个台阶。
12月28日消息,雷军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展示小米首款汽车-小米SU7,据雷军介绍,小米SU7零百加速仅2.78秒,最高时速265km/h,最高时速超过了Taycan Turbo和Model S。并表示,小米SU7 CLTC续航里程达800km,800V超级快充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20km,15分钟充电实现510km续航。
12月28日消息,雷军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展示小米首款汽车-小米SU7。据雷军介绍,小米SU7搭载小米-宁德时代电芯,电池容量101kWh,CLTC续航里程为800km,配备800V超级快充,充电5分钟续航220km。此外,雷军表示,售价9.9万是不可能的,“说14万9的人也不要再说了”。
1月8日消息,小米汽车发布答网友100问 。小米汽车表示,小米汽车内部有着充分一致的产品立项准则,“体验优先”始终放在第一位。否认为了降低起售价,搞一个“丐中丐”版本。此外,小米汽车还表示没有推出Redmi汽车的计划,目前专注于把小米汽车-小米SU7的产销全链条做好。
4月28日消息,小米汽车在微博宣布,小米汽车推出小米SU75月限时购车权益。5月1日至31日,下定全系享受:①赠送价值8000元Nappa真皮座椅;②小米智能驾驶增强智驾功能终身免费。首销期权益4月30日24点截止,以支付时间为准。
4月7日消息,关于“小米SU7标准版的智驾方案,后期可能升级支持城市NOA吗”的问题,小米汽车日前发文表示,SU7标准版不支持城市 NOA 功能 。如用户需要使用城市 NOA,建议选择小米SU7 Pro或Max版。
小米汽车公布SU7设计稿
1月23日消息,小米汽车官方昨晚宣布,“小米汽车设计师有话说”特辑今日起将陆续推出,由三位设计师“李田原Sawyer” “仇臻_DESIGN” “Shin__M”回顾小米SU7的设计历程。除了预热明天的活动外,小米汽车官方还分享了一组照片,据称是设计师手稿。
3月17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整车”外观专利获授权。摘要显示,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整车,用于交通工具,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据专利图片显示,该款车型为小米SU7
12月11日消息,小米汽车在答网友问时称,小米YU7和小米SU7沿用的是同一套家族式设计语言,在车身比例姿态、水滴大灯、光环尾灯、流畅饱满的涟漪曲面以及空气动力学风道设计等方面,都有一系列共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