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新车10万起售,刘强东彻底不装了
汽车赛道再迎重磅玩家。
京东京“造”,国民好车
一则看似普通的合作公告,却在车圈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近日,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热闹非凡,京东汽车在此次活动上宣布了一项重磅消息:联合宁德时代旗下的时代电服以及广汽集团,共同推出一款“国民好车”。

图源:微博
这一消息一经公布,瞬间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此次合作汇聚了各方在不同领域的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整合京东在用户洞察、购车和养车等方面的丰富资源,以及广汽集团的整车制造能力和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和换电生态,三方携手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这款车在安全性、电池与补能、用车配套服务以及价格等多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不仅如此,他们还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站式配齐的汽车消费新模式,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购车体验。

图源:微博
然而,消息传出后,不少网友调侃道,“京东也要跟风造车了?”
从已有信息来看,这看起来更像是一场营销合作。这款车可能是广汽埃安UT平台的换电改款,而京东不会亲自下场制造,而是负责产品共创、用户洞察、线上销售等环节。
本质上,此次合作或许是京东在“新一代汽车消费入口”上的一次战略级卡位。
而京东敢于迈出这一步,底气源于其独特的生态优势。依托强大的物流体系与多年积累的用户洞察能力,它精准击中了汽车消费的核心痛点——无论是售前选车的信息繁杂,还是售后保养的流程琐碎,京东都能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换言之,京东不是亲自造车,却试图参与定义一辆车;不做工厂,却想在电池、平台、销售、用户之间重新打通一条链。
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举动,实则不是一场简单的造车运动,而是一次典型的“平台势力重构供应链”的尝试。
京东要的,从来都不是车本身,而是通过打造这款“国民好车”,在汽车消费领域构建起自己的生态体系,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入口,掌控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京东在打什么算盘
那么,京东这次重磅推出 “国民好车”,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一次借势 11.11 的营销动作,但实际上,这是京东对平台未来商业模型的一次深层修正。

图源:京东汽车的微博
过去十年,京东凭借“正品 + 物流”的独特优势,在3C、家电等品类稳稳扎根,在用户心中树立起牢固且鲜明的品牌形象,形成了极为强劲的用户心智。然而,当下平台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正日益凸显。
从核心业务来看,增长已陷入困境。曾经作为高毛利代表的3C品类,如今增速明显放缓,发展势头大不如前。
与此同时,百货日用品领域又遭遇拼多多的低价猛烈冲击,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
不仅如此,当前的市场环境还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的注意力正大规模地向内容平台转移,抖音兴趣电商的兴起更是重塑了整个消费链路。
这一变化让京东原有的市场格局面临巨大挑战,京东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
如果说,小米亲自下场造车,押的是整车控制权与垂直整合;那么京东所看重的,则是用户端的决策权、分发权以及供应链上的影响力。
京东的算盘是:不自己烧钱建产线,也能成为汽车产业链的“数字中枢”。
实际上,京东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早有涉足,并非一时兴起。早在蔚来汽车创立初期,刘强东就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到汽车行业。
“最初的会议是李斌来我们家,跟我跟强东吃了顿饭。他花了15分钟讲了他对蔚来汽车的想法,强东花了10秒就说yes。”这是章泽天在蔚来汽车新品发布会上,谈起刘强东与蔚来合作时的一段话。当时这段话在网络上还掀起过不小的波澜。

图源:微博
不难看出,早在很多年前,刘强东就深刻洞察了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并开始了初步的战略布局。
在这个消费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汽车正逐渐成为继手机之后的“超级入口”。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机遇,京东自然不会缺席。
京东强势破圈
京东入局汽车领域,并未选择直接造车这一传统路径,而是另辟蹊径,以供应链和技术服务作为核心突破口,围绕汽车全生命周期精心构建生态体系。
其目的在于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服务模式,推动汽车模块化、标准化、线上化发展,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汽车消费体验。
恰好,经过多年的积累,京东的汽车业务也已经在销售和服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7年,京东开始布局汽车后市场业务。2018年,京东汽车整车交易平台上线。2021年,京东成立京东汽车事业部。2022年,京东“京车会”升级为“京东养车”,将汽车配件、线下汽车养护维修整合在一起,以完整的形态进入到汽车后市场。
不仅如此,京东汽车事业部独立后,发布了围绕车主“买-配-养-用-换”的全生命周期,涵盖了汽车购买、汽车精品、汽车维保、用车服务和以旧换新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汽车生态系统。

图源:京东汽车
据了解,京东养车已在全国超过160个城市开出超1400家高标店,与超过30000家三方直连门店、4000家4S店达成合作,构建了完善的线下服务网络。

图源:京东汽车
更关键的是,京东还通过与汽车制造商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其在汽车领域的市场地位。
去年3月,京东集团便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合作范围覆盖整车销售、企业服务、营销创新与用户运营等多个方面。

图源:微博
当时,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京东集团CEO许冉还亲自出席仪式,见证签约。
此后,京东与比亚迪的合作不断深入。再到今年7月21日,京东汽车与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图源:微博
此次合作意义非凡,它标志着京东首次在售后领域与头部汽车品牌比亚迪展开联合。双方将聚焦比亚迪品牌及其售后“精诚一家”养车服务在京东平台的全面升级,携手为所有品牌车主带来更优质、更全面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让京东积累了与头部车企合作的经验,更夯实了其在汽车售后领域的能力。
当这些积累与“国民好车”项目结合,京东的逻辑便清晰起来了。
说白了,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推出的“国民好车”,实则是想把“买手机的逻辑”搬进汽车圈——让买车像买手机一样方便。
过去,车企造车遵循的是“我造啥你买啥”的单一模式,消费者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现在京东反其道而行,把2000万车主数据甩给广汽,为车型设计和功能优化提供了精准依据。
大家吐槽续航焦虑,京东便引入宁德时代的换电技术,让车辆5分钟就能“满血复活”,有效解决了续航难题。
若嫌购车流程麻烦,京东则打造线上一站式下单服务,连保险、保养都打包安排好,就如同买手机时选择套餐一样简单方便。
最打动消费者的,当属京东构建的“省心闭环”。以前买车是“车企卖车、4S店保养、路边店修电池”的分散服务模式,一旦出现问题,三方互踢皮球。现在京东养车有1500家直营店,宁德时代负责电池售后,广汽管整车质保,责任划分得明明白白。对怕麻烦的人来说,这比单纯比续航参数实在多了。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京东汽车生态的持续完善,其可以依托 “买-配-养-用-换” 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将电商平台的便捷性与汽车消费的专业性深度融合,实现从选车、购车到售后保养的全链条体验升级。
而这种基于供应链整合与用户数据的生态化构建,或将成为京东在未来汽车消费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京东能否真正打破传统汽车消费模式,最终仍取决于三方合作的协同效率与 “国民好车” 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满足,而这都需要交由时间来检验。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