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5周年再破“不可能”!深圳·前海冰雪世界开创全球最大室内雪场

李迎
2025-10-17 11:03

南方人的冰雪梦,这次真的实现了!

一、一个“疯狂”的想法:把雪下在大湾区

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而言,“冰雪”始终带着一层地理赋予的距离感——冬天里难见积雪,想体验滑雪往往需要跨越数千公里北上,这种对冰雪场景的向往,逐渐成了大湾区居民共同的消费需求。

而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之际,一个“反常识”的项目打破了这种距离感:位于北纬22°前海片区的深圳・前海冰雪世界已于前不久正式开启试营业。

图片

这个由华发股份投资打造的项目,从诞生之初就目标明确——要做就做世界级的。

滑雪场核心区域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配备5条专业滑道,总长度1569米,其中单道最长463米,最大垂直落差83米,最大坡度18°——其中,中高级雪道已通过国际滑雪联合会(FIS)赛事认证。

对于专业滑雪者而言,这意味着无需远赴北方,在深圳就能获得与国际接轨的训练与竞技环境。

图片

在其他配套设施上,项目同样极富想象力。通过与JW万豪酒店深度合作,这里设置了专属的“滑进滑出”大厅,将高端度假体验与冰雪运动无缝衔接。

更令人称奇的是,场馆内还藏着一个33米深的室内深潜基地,将冰雪运动的“冷”与潜水运动的“深”结合,形成“一址双体验”的独特模式。

图片

然而,这一切的精彩,都绕不开一个最根本、也最尖锐的问题:要维持这样一座巨大“冰箱”在南国溽热的气候里持续运转,需要消耗多少能源?

这背后,会不会是一个与城市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能源黑洞”?

二、揭秘“会发电的屋顶”,看幕墙黑科技如何让冰雪城变“低碳标杆”

面对能源消耗的拷问,深圳·前海冰雪世界给出的答案,再次展现了这座城市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它不仅不打算成为能源负累,它还要自己发电。

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在于建筑那片超过3.5万平方米的巨大屋顶。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屋面,而是一个完整的“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简单理解,就是整个屋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设计精良的太阳能发电站。

这套由中国建筑兴业集团定制的解决方案,将建筑功能与光伏发电功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

图片

根据测算,这片屋面每年的发电量将突破600万度。这个数字或许有些抽象,换算一下就是:它足以满足超过2000户普通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需求。

从环保角度看,这相当于每年减少约51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其生态效益等同于在深圳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凭空打造了一片面积约为40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森林。

于是,一个“耗能-产电-减排”的内部微循环形成了。

它首先满足自身的巨大能耗,若有富余,还能将电力输送给城市电网。就这样,一个潜在的“能源消耗者”,被硬生生扭转成了“清洁能源生产者”,彻底改写了高耗能场馆的能源逻辑。

将如此精密的系统应用在一座地标建筑上,技术上需要攻克重重难关。首当其冲的便是安全

深圳沿海,台风是每年必须面对的考验。为了让屋顶能扛住极端天气,研发团队通过强化背板和定制外框,使其具备了抵抗至少17级以上台风的能力。

其次是美学。传统光伏板单一的形象,显然无法满足一座世界级文旅地标的审美要求。

最终,团队放弃了千篇一律的深色设计,创新地采用了浅蓝色白色的组合,不仅呼应了“冰雪”的主题,更在宏大的建筑线条下,勾勒出如“蓝鲸出海”般的视觉意象,让科技与艺术达成了和解。

图片

三、把“不可能”变成“新常态”,这很“深圳”!

如果说,在亚热带造雪,展现的是深圳“敢想”的一面;那么,让这座雪场自己发电,则体现了它“会做”的智慧。

这种不断将“不可能”变为“新常态”的逻辑,其实贯穿了深圳45年的发展史。

从“三天一层楼”的地王速度所代表的城市建设奇迹,到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这座城市似乎一直在做着各种“反常识”的尝试。它总能用一种务实而极富创造力的方式,去解决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

深圳·前海冰雪世界的出现,同样如此。它不仅仅是一个文旅项目,更像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在“新质生产力”成为时代关键词的今天,当我们谈论一座城市的雄心时,它不再仅仅是摩天大楼的高度,更在于它如何巧妙地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如何用科技为城市的可持续未来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这座建筑将过去被动接受能源的“外壳”,变成了主动创造能源的“心脏”,为破解大型公建高能耗这一普遍性难题,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深圳范本”。

它让我们看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创新的力量,总能找到那个精妙的平衡点。

如今,这座融合了极致体验与前沿科技的建筑,自9月29日试营业启动以来,正静候着每一位游客前来亲历它的魅力。

而项目方也持续在官方抖音、微信小程序、美团、携程等平台发放优惠,助力大家畅玩无忧。

对于每一个向往冰雪的人来说,这将是一次圆梦之旅。但对于这座城市来说,这不过是它漫长创新叙事中的又一个新章节。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9月30日消息,顺丰全国首个设立于室内滑雪场内的服务中心,昨日在深圳华发冰雪热雪奇迹雪具大厅正式开门迎客。这标志着顺丰站点首次成功入驻雪场核心区域,旨在为冰雪爱好者及雪具商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场景雪具物流解决方案,积极探索“冰雪+物流+文旅”的创新融合模式。
10月26日消息,去哪儿大数据显示,十一假期以来,全国各地迎来登山旺季,近两周 山水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5倍。随着转秋入冬,全国多个城市滑雪场门票预订火热,游客们纷纷开始计划今年第一场冰雪游。从全国酒店预订数据来看,去哪儿平台上近两周全国酒店预订量中上海、成都、广州、杭州、北京、深圳、长沙、武汉、昆明、苏州等地区较为热门。
11月19日消息,位于将军山的顺丰新疆滑雪场IP主题店昨日正式开业,作为全国首家滑雪IP主题快递门店,该店围绕新疆将军山的滑雪文化、雪具寄递、互动体验、周边好物等一系列主题进行了创意设计。滑雪客户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享受到专业的寄递服务,还可以游览“滑雪装备展示区”,一键下单带走本地特色好物。
11月10日消息,去哪儿大数据显示,11月以来,平台上“滑雪”相关搜索热度环比上周增3倍,全国滑雪场门票预订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47%,本周末11月11日河北崇礼太舞小镇滑雪场、万龙滑雪场、云顶滑雪场滑雪场将迎来今冬首批客人。另外,广州、重庆、昆明室内滑雪场门票销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超1.5倍,广州热雪奇迹门票增长最高达1.7倍。
携程数据显示,近一周,预订2022-2023雪季滑雪场门票的订单量环比上周增长403%,冰雪特色酒店预订量环比增长96%。
滴滴出行数据显示,12月上旬,前往滑雪场所的打车需求同比上月上涨454%,环比11月下旬上涨151%。
12月13日消息,滴滴出行数据显示,12月以来,全国滑雪场所打车需求较上月上涨454%。北方地区强势领跑,南方地区偏爱室内滑雪场馆,00后与95后成为滑雪大军的“主力”。
11月10日消息,木鸟民宿发布《2022“滑雪+温泉”冬游民宿市场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滑雪成为旅游新风尚,近一周滑雪相关民宿的搜索热度环比上周翻番。北京万科石京龙滑雪场成为北京“滑雪游”热搜榜首,北京“雪飞燕”官宣11月月底开板后,近一周北京“滑雪”相关热度提升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