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一路暴涨,员工身价翻倍,赚翻了

吴昕
2025-10-21 10:03

看来,小红书离上市不远了。

1.小红书期权三连涨,员工身价随之翻番

小红书还未上市,员工身价先涨了一波。

莫非,离实现财富自由的目标不远了吗?

最近,小红书宣布上调员工期权价格,上调后,小红书期权授予价为25美元/股,行权价为2美元/股,每股收益为23美元。同时,离职员工的期权回购价格也从10美元升至17.5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小红书第三次上调员工期权。3月、5月,小红书分别将员工期权授予价调整为13.5美元/股、18美元/股。

图片

除了员工期权一路涨,小红书的估值也在一路狂飙。

根据小红书的公开融资情况,其上一次公开融资是2021年。该轮融资后,小红书的估值达到200亿美元,员工每股期权收益为10美元。

据彭博社披露,截至2025年3月底,小红书估值已达260亿美元。

今年9月,在2025年上半年的一系列市场交易中,小红书的估值又在短短三个月内上涨了19%,从260亿美元飙升至310亿美元。

而从这个趋势看,估值一路狂飙的小红书离上市真的不远了。

同时,小红书的潜力也被一众资本看好。目前,小红书的投资方阵容包括真格基金、金沙江创投、纪源资本、腾讯、阿里巴巴、红杉中国、高瓴、淡马锡、DST等。员工期权一路高涨的同时,投资人也乐开了花。

不过目前,小红书还未上市,其员工们手握的这些期权只是一张“空白支票”,后期是否能撑到满足行权条件的那天,最终落袋为安前始终充满变数。

但毫无疑问的是,小红书正在加速狂飙,势头很足。

2.小红书电商的曲折转型

历经十余年摸索与战略摇摆,小红书在其赖以崛起的社区生态与难以割舍的商业化梦想之间,完成了一场漫长而曲折的自我博弈。

其中,电商业务的组织架构变迁,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这条路上的迷茫、试错与最终的决断。

回溯过往,小红书的电商战略几经更迭。2019年,是其首次试图深度融合社区与电商的关键节点,将原社区电商事业部升级为“品牌号”部门,并强化自营“福利社”,意图在种草后直接完成收割。

然而,路径并非一帆风顺。至2022年,公司进行了一次意味深长的调整:电商部门被划归至社区部门之下,直播甚至降级为二级部门。这一架构变动,无疑显露了公司在商业化激进扩张与守护社区原生氛围之间的谨慎权衡,电商业务在战略天平上的分量似乎有所回调。

真正的战略拐点出现在2023年。8月,小红书再次进行重大组织调整,整合电商与直播业务,组建了全新的交易部,使其成为与社区部、商业部平行的一级部门,由COO柯南兼任负责人。这一举措被业界解读为小红书决心提升电商核心战略地位、打破内部协同壁垒的明确信号。

据晚点披露,柯南还曾在23年6月带队前往广州、杭州、义乌等地开展调研。调研团队对淘宝、拼多多的传统货架电商和抖音的直播电商进行了评估,认为其暂时都不适合小红书。

于是小红书毅然决然地“断舍离”,彻底关闭了曾寄予厚望的自营跨境电商“福利社”及自营平台“小绿洲”,确立依托平台优质笔记与直播内容驱动交易的核心发展模式。同时,公司也集中资源,高调押注于以人为中心的直播电商,即买手电商。

柯南也公开表示,小红书买手、主理人等个体已经成为小红书电商的关键角色。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深刻理解用户需求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传递商品价值,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并持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就这样,选择深度挖掘自身社区内蕴藏的“信任”与“品味”资产的小红书,将未来押在了无数个性鲜明的买手与商家身上。

事实证明,小红书没有选错。

3.一路高歌猛进的小红书

从目前来看,小红书正通过女明星、专业领域达人带货的形式逐步壮大自身的买手经济。

最近,恰逢双十一预售,小红书现货开卖显现出买手电商的威力。平台头部买手表现尤为亮眼,章小蕙直播间以1.8亿GMV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一颗KK、伊能静等主播单场销售额均破千万,其中一颗KK客单价高达万元。

图片

官方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千万级直播间数量达去年同期1.6倍,显示出其直播电商规模化增长趋势。

同时,小红书直播电商在此次大促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高客单价与强社区黏性驱动模式。平台头部买手如章小蕙、一颗KK等纷纷创下销售额纪录,其显著特征并非依赖流量轰炸,而是建立在深度信任关系上的“粉丝经济”。

数据显示,多位主播的粉丝贡献率高达80%,且客单价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从数百元至万元不等,这印证了小红书社区用户强劲的消费能力与对社区意见领袖的高度认可。

总的来说,小红书电商生态正通过高质量内容与精准圈层影响力,成功撬动了中高端消费市场,走出了一条区别于传统冲动消费的差异化增长路径。

同时,在内容社区层面,小红书一并发力。

今年7月8日,小红书启用全新App Slogan——“你的生活兴趣社区”。此次品牌升级,是小红书对其商业化路径的一次关键校准。将重心从“指南”的工具属性转向“兴趣社区”的情感连接,旨在将其庞大的流量和用户信任更高效地转化为商业价值。

图片

 图源:小红书

一方面,这样可以精准化用户画像,提升广告溢价能力。“兴趣”是比“生活场景”更精准、更具预测性的用户标签。平台通过引导用户深耕兴趣,能获取更细腻的消费偏好数据,从而为品牌方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投放目标人群,直接提升其广告业务的竞争壁垒和定价能力。

在兴趣方面,近些年来小红书在尽可能多地丰富用户种类与社区属性。

比如今年8月,小红书首次举办大型线下漫展REDLAND,集结超50个头部动漫游戏IP,打造沉浸式2.5次元乐园。此举标志着其正式进军二次元线下领域,直指B站核心腹地。平台数据显示,小红书游戏与二次元内容笔记量已跃居第三、四位,增速超160%,成为继时尚美食后的核心增长引擎。

图片

图源:小红书

另一方面,这也是构筑差异化护城河,对抗平台竞争的举措。在淘宝、京东主打“货”、抖音快手主打“内容与流量”的电商格局下,小红书选择“人与兴趣”这条差异化赛道。将其社区氛围和用户特质本身,转化为最核心、最难被复制商业的竞争力,避免陷入传统的价格战与流量战。

此外,小红书近期还推出了上线本地生活会员业务“小红卡”,积极布局本地生活。

图片

图源:小红书

据了解,“小红卡”基于平台用户真实讨论数据与商户口碑,筛选出一批吃喝玩乐领域的精选门店。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下门店签到,免费领取小红卡90天体验卡,或者直接购买,售价168元/年持卡用户可在全国范围内上千家合作门店享受全年9折优惠,覆盖餐饮、休闲娱乐等场景。

纵观其战略,小红书正行走在一条独特的商业化道路上,形成自己特色的同时避开了电商行业的同质化竞争。然而,这条路径也面临内在的挑战:内容合规与用户体验是悬顶之剑,同时买手模式的规模化与稳定性,仍需经历更长周期的考验。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这已是今年第三次调整期权价格。
据了解,对于裁员,目前给出的赔偿方案是,正式员工按N+1赔偿,而工作年限在两年内的员工期权作废。据知情人士透露,随着估值增长,许多2020年进入员工手上的期权价格,到去年年底已经翻了2-3倍。值得注意的是,有多位在职的员工表示,此次人员优化,或是因为此前大量扩招,但今年广告收入的增长却受到了大环境影响,公司调低了增长预期,也需要控制成本。
这波操作太狠了,取消竞业、大小周,回购员工期权,力度之大,连阿里、抖音都望尘莫及。
4月24日消息,发布全员信,称公司基于信任设计机制,致力于建立与员工的长期关系。宣布将从5月1日起,不新增现金或期权竞业,原有的现金和期权竞业全部释放。全员信还发布另外两项措施:员工在离职时期权可申请回购;取消隔周周六工作的安排。该两项措施也均于5月1日起生效。
10月29日消息,近日,对识季app的不正当竞争与商标侵权行为提起诉讼,要求对方立刻停止侵权行为,刊登道歉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3000万元,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已正式受理诉讼。
5月9日消息,关于打击侵权行为的公告 。4月份,平台共收到87768起侵权投诉,有效处置66703起,其中共受理并处置隐私泄露、侮辱谩骂和造谣诽谤等侵犯人身权益6157起;共处置搬运、抄袭等著作权问题31804起,其余投诉分别涉及“其他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个人身份”和“其他企业权益”。
4月8日消息,发布关于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公告。3月以来,平台共处置涉企侵权信息8230条,主要涉及抹黑诋毁企业、干扰企业正常发展经营、涉企谣言性信息、涉企侮辱性信息、泄露企业商业秘密、泄露企业家隐私和假冒企业和企业家等六个方面。
4月8日消息,发布关于打击侵权行为的公告 。3月份,平台共收到80252起侵权投诉,有效处置60866起,其中共受理并处置隐私泄露、侮辱谩骂和造谣诽谤等侵犯人身权益6797起;共处置搬运、抄袭等著作权问题29036起,其余投诉分别涉及“其他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个人身份”和“其他企业权益”。
7月6日消息,据薯管家,6月份,平台共收到55746起侵权投诉,有效处置42289起,其中共受理并处置隐私泄露、侮辱谩骂和造谣诽谤等侵犯人身权益4820起;共处置搬运、抄袭等著作权问题31742起,其余投诉分别涉及“其他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个人身份”和“其他企业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