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突然裁员14000人,跨境圈一片哀嚎
1.大规模裁员
跨境电商圈又传来一个炸裂信息,亚马逊的一则公告引发跨境行业震荡。
亚马逊宣布,启动新一轮大规模裁员,计划削减约1.4万个企业岗位,占其全球35万名企业员工的4%。

亚马逊宣布大裁员 图源:wsj
尽管一万多的数字已足够震撼,但有知情人士称实际裁员规模可能远不止于此,可能调整或涉及多达3万名员工,覆盖人力资源、云计算(AWS)、广告、设备与服务、运营等核心部门,这也是自2022年底裁员2.7万人以来,亚马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员优化。
亚马逊人力资源高管贝丝·加莱蒂(Beth Galetti)在报告中表示,裁员的目标是“减少官僚主义,精简层级,并转移资源,以确保我们投资于最重要的业务,以及对客户当前和未来需求最重要的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裁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科技行业人力结构重构浪潮的缩影。
根据Layoffs.fyi网站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同样采取了裁员措施。其中微软今年已裁员约1.5万人,Meta不久前也削减了其人工智能部门约600个岗位,Salesforce在9月裁掉约4000名客服人员,英特尔今年的裁员总数更是高达2.2万人,数量庞大。
截至本周,全球已有超过200家科技公司在2025年共裁员约9.8万人,但亚马逊本次裁员依旧是至少自2020年以来科技行业最大规模的裁员。

2025年科技公司裁员人数 图源:CNBC
作为美国第二大私人雇主,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亚马逊全球员工总数超过154万人,大多数为仓储工人,公司职员约35万人。
而实际上自2022年以来,亚马逊就已经陆陆续续开展了多轮裁员行动,累计超过2.7万名员工被解雇。
2.人工智能迅猛增长
客观来讲,虽然裁员情况一直都有,但此次新一轮裁员规模远超此前数轮,足以看出行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从本质上来看,这是疫情后业务周期回归与AI 技术革命叠加的必然结果,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这场大裁员。
一方面是疫情期间线上购物需求爆发式增长,亚马逊迎来史上最快扩张期,因此亚马逊不得不大幅扩招应对订单洪峰。但随着后疫情时代线下消费复苏,线上购物热度逐步降温,人力冗余问题迅速凸显,在收入增速放缓与固定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下,公司必须削减冗余岗位以控制成本。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自疫情期间起便启动成本削减计划,并持续推动组织扁平化以减少管理层级,试图提升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则是从AI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工具的普及可能加速自动化替代,尤其是重复性工作。而早在今年年初,亚马逊就公布支出千亿美元重点投资AI,重点发力这一领域。
今年6月,贾西在致员工的内部备忘录中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改变公司的人力结构,使部分岗位需求减少,同时催生新型岗位。并坦言“未来几年,随着全公司广泛运用AI提升效率,我们预计企业整体的员工规模将会缩减。”

亚马逊CEO给员工打预防针 图源:亚马逊
这一趋势也并不仅出现在亚马逊,在更多行业都已经吹起了一阵“AI抢饭碗”的风。
风投机构SignalFire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大厂中初级岗位仅占所有新招聘的7%,相比2023年下降了25%。对此,SignalFire合伙人解释称:“AI正在接管过去由实习生和初级员工完成的工作。”

AI接替初级工作 图源:Seniority level
而就在近段时间,亚马逊还正式推出了新一代仓库机器人Blue Jay,它能够在同一位置完成过去分布在三处的机器人作业环节,更加省时。据目前的测试数据,Blue Jay已能处理并整合仓库中存储的约75%商品。

新一代仓库机器人Blue Jay图源:亚马逊
然而机器人功能更加强大之后,也有不少员工现如恐慌,觉得AI即将替代他们的工作岗位,就连《纽约时报》也表示,亚马逊计划将其美国业务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到75%,这可能会在2033年前取代超过60万个工作岗位。
总而言之,AI的时代正在加速走来,在这场席卷电商圈乃至全球市场的浪潮中,对抗毫无意义,只有主动进化、跟上发展潮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