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回应造车争议,一切都结束了

科技头版
2025-11-06 09:10

尘埃落定。

距离小米SU7车祸爆燃事件已经过去了20多天,网上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一直没有结束。

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小米的声誉和品牌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车祸事件之后,有车主在自己的小米YU7中发现了神秘多余零件。就连小米工作人员也给不出答案。这一事件,再次将小米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后,小米汽车直播间被网暴,雷军本人也掉粉几十万。

小米的多事之秋,雷军也心力交瘁。

如今,易车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小米YU7的首拆视频,意在让大众更彻底地了解小米汽车的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雷军也对这条视频进行了转发,以此来回应网上有关小米汽车的种种争议。

一切似乎终于要迎来尾声了。

小米YU7全网首拆,雷军转发回应争议

11月5日,易车节目组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小米YU7全网首拆的视频。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在视频当中,易车节目组通过对车身器械的拆解,对小米YU7的各方面性能进行了解读,包括车身结构、电池防护体系,以及机械冗余设计等。

在对小米YU7进行彻底拆解后,易车节目组评价道:“这是一台从用料、结构、三电到NVH均经得起放大镜考验的硬核好车。”并且喊话20万未提车用户“可安心等待”。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在拆解视频中,易车节目组特别展示了一个发生在今年8月内蒙古赤峰的真实事故案例:一辆YU7被水泥罐车高速撞击后,其A柱、B柱及乘员舱均未发生变形,车门也能正常开启。

正因车主在此次事故中安然无恙,他随后又购买了一辆新的YU7。

此次的拆解视频对小米汽车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小米YU7在今年6月发布后,就受到了大众的热切关注,还创下了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的惊人订单数据。

然而,因为近期小米汽车股价下滑和网络舆论风波,大众对小米汽车一度持怀疑态度。

这次的拆解视频,对小米YU7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大众的疑虑,提振了消费者和市场对小米汽车的信心。

雷军本人也对小米YU7的拆解视频进行了转发,并且表示:“我认真看完这个拆解视频,推荐YU7车主们都看看,也欢迎各位同行和专家指点。”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在小米汽车深陷舆论风波的背景下,雷军主动推荐这次深度拆解,无疑被视为一次展现产品自信、积极应对舆论的举动,是其间接对近来关于小米汽车的种种争议的回应。

从大众的反应来看,雷军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了。

许多网友在小米YU7的拆解视频下面留言,表示车的质量很不错,“满满都是细节”。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总的来说,这次“手术级”的拆解,将小米YU7的内在用料和结构细节公之于众,有力地回应了市场关切。

这不仅展示了小米汽车在车身安全、三电系统、智能交互等核心领域的扎实投入和技术实力,也通过高层积极的互动,显露出小米对于自身产品力的信心。

小米汽车的多事之秋

此次小米YU7的拆解意义重大,和小米近来深陷舆论风波关系密切。

自从10月13日小米SU7在成都天府大道发生爆燃事件以来,小米汽车就一直遭受各种争议。

即便官方已经对这起事故进行了通报,可大众依旧对小米汽车的品质忧心忡忡。

在这起事故中,大众最关心一点,就是为何小米汽车的车门无法打开。根据事故现场的视频和救援路人的表述,在车祸发生之后,小米SU7 的车门无法正常打开,以此救援也无法顺利开展。

从车主和潜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关系到自身安危,因此不得不对这件事情给予高度关注。在消费者看来,如果遭遇类似险情,车辆在极端情况下能否提供基本的逃生保障,这一点至关重要。

对于这起车祸事件,相关媒体也给予了极高的关注。这点主要体现在其追问车企在安全设计上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官方回应的透明度。

媒体的这种追问,顺应了消费者和大众的关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整个行业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促使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补上安全短板。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小米汽车的相关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10月16日,雷军在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应邀发声,呼吁行业“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一起营造积极向上文明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这番言论更是将雷军和小米再度送上风口浪尖。毕竟,在相当一部分网友看来,雷军和小米在营销上吃足了红利,此时说这番话,不免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有意思的是,在大众还未停止对小米SU7车祸事件的争论时,小米又因另一起事件陷入争议。

10月23日,据媒体消息,一名小米YU7Pro车主在提车之后,使用过程中在主驾座位的正下方有一块硬质隆起。随后车主联系了小米客服,将车送往官方服务点进行检测。

在检测现场,工作人员从车中拿出来一个L形的零件。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根据小米提供的检测单,这辆小米YU7Pro各方面功能正常。对于这个零件的来源和相关信息,小米售后负责人口头表示此为“工厂的疏忽”,但未能提供更详尽的技术解释。

这一消息传出后,迅速在互联网发酵。

有网友认为,一个带有编号的零件,能够穿越生产线、出厂质检(PDI)、交付前检查等多重关卡,最终由用户发现,这显然是小米在质量管理上存在问题。

对于车主而言,这件事情动摇了其对小米汽车品牌的信任,车主和大众不免对小米汽车的品质产生质疑。

在小米SU7车祸事件的阴影尚未散去之时,此事无疑对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构成了又一次巨大打击。

如今,易车节目组发布小米YU7全网首拆的视频,不仅是向大众展示小米YU7的品质有所保障,更是向大家展现小米在制造优质车辆方面的所作所为和坚定决心。

对于汽车这类产品,安全无疑是第一位的。如果一辆车出现安全问题和事故,关系到大众生命安全,自然会被无限放大。

小米的这一系列争议风波,无疑给所有造车势力上了深刻的一课: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安全与品质永远是第一位的。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9月4日消息,小米集团董事长微博发文,称小米YU7防晒表现非常出色,有效隔绝紫外线、红外线,全车玻璃专门增加了一层PVB膜,能让紫外线隔绝率99%以上。据介绍,小米YU7全系车型的前挡风玻璃、天幕、四门玻璃及后排三角窗玻璃,采用双层PVB夹胶玻璃,也就是在两层玻璃中间添加一层PVB膜,有效隔绝紫外线。
7月6日消息,发文称,今天下午,小米YU7正式交付首批车主。
小米YU7卖得最好的城市是上海、杭州、北京。
7月1日消息,小米CEO在微博发文称,小米YU7将开启限时改配,7月6日上午10:00到7月7日晚上24点,锁单用户(非准现车)都可参与改配,具体规则详见小米汽车APP。如改配成功,将重新安排生产并重新预计交付时间。
6月29日消息,发微博称,“小米YU7标准版,CLTC续航835km,获得《易车榜·实测续航榜》SUV车型续航第1名。实测综合续航:784km。”
小米YU7标准版相当于友商Max版甚至Ultra版。
6月26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在微博发文回应小米YU7乘坐空间问题,并晒出数据对比图。表示,用1.88米假人模型开发,在前排头部空间、后排头部空间和膝部空间、后排横向空间等数据,都领先Model Y和卡宴。
6月25日消息,在微博称,小米YU7分三个版本:标准版为后驱,CLTC续航835km;Pro版为四驱,闭式双腔空簧,CLTC续航770km;Max版为顶配,高性能四驱,CLTC续航760km。
6月25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在微博发文透露,“小米YU7支持了车外小爱语音。车外有8个麦克风和1个扬声器,无论在哪个角度,都可以很容易使用语音控车,也可以和小爱同学流畅沟通。比如,在车外直接让小爱同学打开前备箱。当然,车外唤醒小米同学,需要声纹识别和钥匙的安全验证。”
6月23日消息,在微博称,大家期待的小米YU7小米的首款SUV将于6月26日(本周四)晚7点正式发布。同场发布的新品还有:小折叠手机Xiaomi Flip2、搭载玄戒O1旗舰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以及一款“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