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重大突破,成功拿下支付牌照
这下,小红书的电商梦终于完整了。
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
小红书的“种草-拔草”闭环,或将补上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近日,小红书通过收购方式,拿下了一张支付牌照。
具体来看,天眼查信息显示,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完成了股权变更,新增小红书旗下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为全资股东,注册资本由约1.21亿人民币增至2亿人民币,这意味着小红书已获得支付牌照。

图源:天眼查

图源:天眼查
据了解,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从事金融业为主的企业。央行官网显示,东方支付于2011年5月18日正式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首批发放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并于2024年8月成功续展,获许开展互联网支付等业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全国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自贸区业务,跨境人民币、跨境外汇支付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速汇通、速结汇、航付通、支付+。
此次,小红书完成对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的收购,也意味着其商业化之路终于补齐了金融“缺口”,形成从内容种草到交易支付的闭环。
以往,用户在小红书进行电商购物或其他消费时,往往需要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云闪付、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分的先用后付服务,以及花呗分期服务进行支付。这种需要跳转至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方式,不仅流程繁琐,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户流量的外泄和交易数据的割裂。
如今,小红书通过收购方式,拿下了支付牌照,便可以发展自有支付体系,进而实现从内容种草、商品展示到交易支付、售后评价的全链路闭环。这不仅将极大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交易转化率,更能将用户消费数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为精准营销、用户画像完善以及供应链优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除了小红书,抖音电商也在逐步推进在线支付业务的发展和完善。众所周知,抖音支付作为抖音生态体系的专属支付工具,主要应用于抖音电商、本地生活等核心业务场景,其也可能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懂车帝等字节系产品中使用。但是,抖音支付似乎并不满足于仅在字节跳动体系内使用,而是想要探索更多外部场景的使用可能。
前段时间,抖音支付通过灰度测试,正式成为继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后,苹果App Store中国区的第四种官方支付方式。用户可以在Apple账户中添加抖音支付,用于购买App Store、Apple Music、iCloud等服务。

图源:移动支付网
支付业务的进一步打通,意味着抖音电商将逐步摆脱对外部生态的依赖,将用户、内容、商家、服务牢牢锁定在自己的体系之内。而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建立自有支付体系,也是同样的道理。但这都只是后话,小红书是否有建立自有支付体系的意愿,我们暂不得知。
除此之外,支付牌照的获取,也是小红书构建自身金融生态的关键一步。
事实上,近年来,小红书与金融行业的关系就愈加密切。具体而言,金融机构开始大量涌入小红书,开启内容运营、新客营销等布局。数据显示,2024年7月以来,小红书金融相关笔记同比增长超过80%,其中保险、基金、证券相关内容的累计阅读量突破数亿次。同时,金融类品牌的入驻数量也同比翻番,搜索月活用户增长73%,月均金融产生相关搜索达到2.4亿次,金融搜索环比增长69%。而且,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券商、保险机构在小红书开通了官方账号。
这样看来,小红书未来有望探索更多增值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展盈利模式,提升平台的整体估值和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据媒体消息,在2025年上半年的一系列市场交易中,小红书的估值在短短三个月内上涨了19%,从260亿美元飙升至310亿美元。同时,金沙江创投旗下基金的投资组合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小红书已占该基金总资产的92%,较上一季度略有上升。而小红书在该投资组合的账面净资产价值,也意味着小红书估值正在大幅度攀升,市场对其商业模式和未来增长预期的信心也在持续增强。彼时,金沙江创投发言人以及小红书代表都并未对此做出任何回应。

图源:Finance News Network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小红书一步步从“内容社区”到“社交电商”和“生活方式平台”转型,市场对其未来发展都普遍看好。
小红书加速商业化转型
小红书作为一个以用户生成内容为基础的内容社区,早期主要通过口碑传播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在这个平台上,用户通过分享自己的产品体验、生活方式和消费决策,影响他人的购买行为,形成独特的“种草-拔草”消费循环。然而,随着这一模式的逐渐成熟与完善,小红书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种草”角色,而是开始积极探索商业化变现的多元路径,试图将沉淀的社区价值与用户信任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增长动力。
眼下,小红书正加码布局电商和本地生活业务,加速推进商业化发展。
电商层面,今年2月,小红书电商启动运营服务商招募计划;3月,官宣进军跨境电商;4月,对商家结算账期政策进行了全面升级;5月,宣布将通过商家经营链路升级,加快内容场和交易场的融合;在今年618来临之际,又先后与淘宝天猫、京东合作,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助推商家生意增长;8月,发布了“百万免佣计划”,并对平台首页栏目进行了调整,将“市集”电商板块重新纳入到平台主界面。

图源:小红书电商
此外,为了推动商业化与交易的深度协同,小红书于今年8月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组建大商业板块,由COO柯南担任总负责人,和CMO之恒共同构成领导班子。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调整旨在强化商业化广告业务和交易业务之间的深度协同,推动产品、技术、人才等资源的跨部门协作。
本地生活层面,小红书于今年9月推出了本地生活产品“小红卡”。据悉,“小红卡”将基于平台用户的真实讨论数据以及商家口碑,筛选出一批吃喝玩乐领域的精选门店。而消费者可凭借小红卡在全国范围内上千家合作门店享受全年9折优惠,覆盖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场景。

图源:小红书
整体来看,小红书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型节点,其试图将多年积累的、以用户真实分享和兴趣连接为基石的内容社区价值,系统性地转化为驱动未来发展的商业增长引擎。在这一过程中,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成为了小红书突破边界、实现商业化发展的关键把手。
其中,电商业务的发展,是小红书将“种草”势能转化为“拔草”动能的直接体现。从最初的图文种草、好物推荐,到如今逐步完善的电商闭环,小红书正极力缩短用户从“被种草”到“购买”的路径。后续,通过持续优化商品供给、提升购物体验,以及强化品牌合作,小红书或许能进一步实现内容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振。
与此同时,本地生活服务的拓展,也为小红书打开了另一扇通往商业化的大门。用户在平台分享的美食探店、旅行攻略、休闲娱乐等内容,天然地与本地生活场景紧密相连。通过将这些分散的、个性化的内容进行结构性整合,并接入商家服务、预订等功能,小红书有望打造一个“内容发现-体验决策-服务交易”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
未来,随着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的持续深耕与协同,小红书也有望构建起一个内容与商业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