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大变脸,小米车主遭背刺,天塌了

科技头版
2025-11-14 08:52

网友:小米这招,杀敌一百,自损一千。

营销需要会讲故事,但故事必须建立在事实之上,否则所谓的“故事”,终会演变成“事故”。

距离小米车主因“穿孔机盖”事件正式起诉小米,已经过去了五个月。就在众人以为,11月10日的开庭能为这场风波画上句点时,小米方却以“证据突袭”的方式,使审理再度推迟至11月20日。

随着时间线不断拉长,舆论持续发酵,小米又一次被推至舆论漩涡的中心。

一次次的延期与应对,不仅消耗着当事人的耐心,也在不断消磨公众的信任。随之而来的,是车主与大众对小米品牌的信赖感一再降低。

曾经建立在“技术为本”“用户体验至上”叙事之上的小米,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小米“挖孔机盖”事件最新进展

11月10日,小米车主因“穿孔机盖”事件起诉小米正式开庭。

就在车主和大众都期待着这次审理会有怎样的结果时,小米又提交了一份新的证据。因此,案件的审理被再次推迟。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据了解,在庭上,小米用了一份长达84页的证据对小米车主主张的虚假宣传等问题进行了答辩。

在这份答辩状中,小米有关宣传情况的回应成为了大众的焦点。

根据小米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截图,小米在答辩状中表示,此前在发布会中特别强调过量产车和原版车“非常的不一样”。雷军也特别提过“有点小贵,所以我也不推荐大家购买”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也就是说,小米方认为,其曾对消费者进行过多次提醒,强调差异并提示谨慎购买,因此并不存在欺诈故意。

小米的这一部分回应在互联网引起轩然大波。有网友认为这样的解释并不能服众,表示:“既然不让买,为什么要拿出来卖呢?”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的内容作为证据提交本身没有错,只是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这是杀敌一百自损一千。”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从目前的舆论来看,大众又重新将目光聚焦到了问题的本质——营销

时间线拉回到今年年初。

2月份,小米在宣传SU7 Ultra车型时,重点突出了这款车的选装部分——价值4.2万元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小米表示,这款前舱盖“复刻原型车双风道设计”“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雷军在发布会上也表示该部件“结构全改”。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这样的宣传介绍,让不少车主为这款前舱盖的性能心动,纷纷为其下单。

可当首批车主提车测试后,发现碳纤维盖板下的内部结构与普通版几乎一样,仅多了一块支撑塑料板。这款前舱盖的性能也与小米在发布会上所宣传的相去甚远,不及车主预期。

因此,相关车主开始建群维权,质疑小米涉嫌虚假宣传。

5月份,小米对车主进行致歉,称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并且提出了补偿方案:一是未交付订单可进行改配,换回铝制前舱盖;二是对已提车用户和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价值约2000元)。

这样的方案并不能让车主接受。后续车主和小米方沟通始终无法达成一致,二者最终走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

有相关人士和网友对小米提供的证据和答辩状进行了解读,认为小米的证据链充分且条理清晰,小米车主胜诉的可能性很小。

也就是说,小米这次的“证据突袭”让事件出现了新的走向。

不过最终判决如何,还需要等待11月20日的审理结果才能揭晓。

然而,无论法庭上的胜负如何,在部分网友看来,小米在答辩状中的回应让人反感,其声誉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害。

小米在法庭上或许证明了自身的“有理”,但在公共舆论场中,其应对方式却被不少人视为“无情”,这种观感上的落差,是法律胜诉难以弥补的。

回溯过往,小米似乎总在各类舆论风波中打转。一次次的事件消耗着公众的耐心与信任,仿佛陷入了一种“解决旧争议,又遇新问题”的循环。

从商业发展来看,小米无疑是成功的。但从舆论角度出发,小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喜忧参半的小米

虽然“穿孔机盖”事件让近期的小米深陷舆论漩涡,但小米也有好消息传来。

11月13日,小米官方宣布,小米YU7 20合1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获2025国际压铸大赛最佳结构奖,也是该大赛的最高级奖项。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对小米来说,这次获奖不仅仅是一个奖杯,更是其技术、品牌和市场竞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据了解,这项赛事由行业权威机构北美压铸协会(NADCA)主办,是北美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压铸行业展会之一。

小米的获奖,意味着小米汽车在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获得了国际专业领域的认可。这也是其自身技术实力过硬的表现。毕竟“一体化压铸”这项前沿技术,对于提升车辆性能、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都有着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近期小米双十一也传来捷报。小米官方凌晨公布战报,截至11月11日23:59:59,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290亿元。次日早晨,雷军对小米双十一的战绩进行了回应,表示感谢大家对小米的支持。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卢伟冰也发博表示,今年的小米双11圆满收官,“小米手机连续3年斩获国产手机销量第一,包揽各大电商平台国产手机销量冠军。小米17 Pro Max获得6K+国产手机销量销额双料冠军,持续突破超高端。”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从数据看来,消费者对小米手机和小米的其他产品有着较高的支持度。在国内手机市场大环境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小米的这份成绩证明了它在国产手机阵营中的领先地位和生态模式的强大韧性。

综合来看,如今的小米,正站在一个成就与挑战交织的十字路口。它在技术研发上摘得国际奖项,在市场中凭借生态战略站稳脚跟,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商业韧性;然而,产品质量争议与舆论信任危机也如影随形,不断考验着品牌的长期信誉与用户耐心。

未来的小米,若想行稳致远,就不能仅满足于制造“爆款”的故事,更需用持续可靠的产品体验、真诚透明的沟通,将技术实力真正转化为牢不可破的用户信任。

前路漫漫,唯有脚踏实地,方能穿越周期,把一时的“风波”变为成长的“风景”。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15日消息,天眼查显示,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小米汽车超级工厂”“XIAOMI EV HYPERFACTORY”“小米泰坦”“小米泰坦合金”“小米超级电机”等中英文商标,国际分类包括运输工具、金属材料、建筑修理等,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据报道,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公布了小米自研合金材料“小米泰坦合金”,以及“小米超级电机”等,并表示小米是国内唯一拥有量产自研合金材料的车厂。
6月23日消息,小米汽车宣布,小米YU7全系超长续航,标准版续航835km,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后排135°豪华电动座椅、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700TOPS辅助驾驶算力及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等。作为小米首款SUV,小米YU7将于6月26日(本周四)晚7点正式发布。
4月10日消息,小米汽车微博发文称,目前的定单量大大超出上市前的预期,因此,这段时间也在持续与供应链伙伴沟通提拉产能的事宜。非创始版的小米SU7/小米SU7 Max,预计交付时间也会提前,将于4月下旬陆续启动交付,小米SU7 Pro则于5月下旬陆续启动交付。
1月9日消息,小米汽车官方微博更新答网友100问。小米汽车表示,小米SU7除了标准版还有一个Max版,相比标准版,Max版的各项表现会再提升一个台阶,小米SU7 Max配备激光雷达,所以在智驾方面会优先搭载更多前沿先进新功能。另外,小米SU7还有一个Pro版,这款车的具体信息将在产品正式发布的时候公布,相比标准版,Pro版的各项表现会再提升一个台阶。
1月8日消息,小米汽车发布答网友100问 。小米汽车表示,小米汽车内部有着充分一致的产品立项准则,“体验优先”始终放在第一位。否认为了降低起售价,搞一个“丐中丐”版本。此外,小米汽车还表示没有推出Redmi汽车的计划,目前专注于把小米汽车-小米SU7的产销全链条做好。
12月27日消息,小米公司今日在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正式加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13年来,小米一直在手机、智能设备领域深耕。
9月10日消息,据36氪报道,多位接触到某零部件巨头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出车。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出车后,此后三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三年的总销量要达到90万辆。针对上述信息,小米集团表示不予置评。据了解,9月1号,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出任法定代表人。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独家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