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瑞幸计划二次赴美上市
一、瑞幸筹备重回美国上市
强者,总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对于瑞幸咖啡,这种勇气显然已经具备。近日,在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上,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公开透露,瑞幸咖啡正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推动重回美国主板上市进程。

瑞幸筹备重回美国主板上市 图源:厦门工商联
他还表示,如果瑞幸成功二次赴美上市,那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事件。据界面新闻消息,瑞幸咖啡对此已经作出回应,表示将持续关注美国资本市场,但对于重返主板上市没有确定的时间表,公司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践行业务战略、聚焦发展。
要说瑞幸上市,其历程之曲折应该算是“史无前例”。2017年,瑞幸咖啡在厦门成立,凭借疯狂补贴和快速开店,两年内就把估值干到40亿美元。于是,瑞幸意气风发地登陆纳斯达克,于2019年5月成功挂牌上市,创下全球最快IPO纪录。

瑞幸登陆纳斯达克 图源:新浪财经
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1月,做空机构浑水发布报告指控瑞幸财务造假,认为瑞幸是一个“基本盘破产的公司”。同年4月,瑞幸承认通过虚构交易、虚假发票等手段夸大财报,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虚增销售额22亿元,虚增成本费用13.4亿元。
消息一出,瑞幸股价单日即暴跌80%,市值蒸发超300亿元。到6月,瑞幸便被强制从纳斯达克退市,转入场外交易。也是这一年,瑞幸咖啡管理层大换血,原股东和团队全面退出,新控股股东和新管理团队接手,重新打造业务战略和发展模式。
据瑞幸咖啡最新财报,今年二季度,公司总净收入为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GAAP营业利润达17.00亿元,同比增长61.8%;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GMV则为141.79亿元。总体上,保持着较快增速。

瑞幸二季度财报 图源:瑞幸咖啡
另外,CEO郭谨一还透露,瑞幸咖啡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全球门店数量近3万家。预计2025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超500亿元。
显然,这一系列数据就是瑞幸重振旗鼓,重回美国主板上市的勇气所在。眼下,不论结果如何,瑞幸这股冲劲确实值得刮目相看。
二、出海步伐加快
其实,瑞幸咖啡发展到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已积累了不少经验。而在国外,随着瑞幸在新兴市场布局逐渐稳固,试验得到显著成果,其全球化布局必然加快。
今年4月的财报会议上,郭谨一就表示,未来瑞幸将采用灵活、本土化定制模式,稳步拓展海外业务。实际上,这种模式就是瑞幸在探索东南亚市场的进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2023年,瑞幸登陆新加坡,开出海外首店。当时瑞幸的计划是,以新加坡作为海外扩张的试验场,在未来3-5年内,再以新加坡为海外总部,逐步发展至周边国家和区域市场。

瑞幸新加坡首家门店 图源:Reddit
今年,瑞幸又宣布进入马来西亚,探索大加盟模式,由总部控制供应链和营销决策,本地加盟商负责运营。据去年底,瑞幸与马来西亚上市公司大资工业(Hextar)签订的经营协议,预计未来2-3年内,双方将合作在马来西亚开出200家门店。

瑞幸进军马来西亚 图源:momentum.asia
东南亚业务稳定后,瑞幸便开始冲击更大的市场。6月底,瑞幸在美国市场开出首批门店,两家店分别坐落于纽约曼哈顿百老汇大道755号和第六大道800号。前者邻近纽约大学,后者紧邻帝国大厦和大型百货商场,都是人流大、消费强的地方。而且,第六大道门店离星巴克门店也不远,可以说是“贴脸竞争”。

瑞幸纽约百老汇门店 图源:Instagram
截至今年二季度,瑞幸海外门店总数达到89家,其中新加坡自营门店63家、美国自营门店2家、马来西亚加盟门店24家。虽然总体上,海外规模还远比不上国内市场规模,但瑞幸出海瞄准中高端市场,注重提升品牌调性,如此策略下,扩张速度较慢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和国内市场相比,海外市场挑战或许要更加艰巨。正如郭谨一所说:“在世界咖啡市场,中国是捡钱的市场,海外是抢钱的市场。”在此背景下,瑞幸要想在海外复刻一个“瑞幸”,硬刚星巴克,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