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挖走前DeepSeek开发人,轰动整个行业
挖人这一块,雷军是专业的。
“AI天才少女” 罗福莉被雷军纳入麾下,消息一出,冲上热搜第一。
保送北大、研究生期间在顶会ACL狂发8篇论文、从阿里达摩院到DeepSeek-V2核心研发人,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罗福莉的履历堪比“开挂”。
雷军对罗福莉也一直难掩青睐,此前传闻,雷军曾以千万年薪“挖人”,外界一片哗然。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罗福莉加入小米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成为小米在AI军备竞赛中掷下的重磅筹码。
前DeepSeek核心开发者罗福莉加入小米,担任负责人
近日,罗福莉在朋友圈发文官宣——正式加入小米,出任MiMo团队负责人:“智能终将从语言迈向物理世界。我正在Xiaomi MiMo,和一群富有创造力、才华横溢且真诚热爱的研究员,致力于构建这样的未来,全力奔赴我们心目中的AGI。”

图源:微博

图源:微博
消息发布后,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图源:微博
Xiaomi MiMo是小米首个推理大模型,于2025年4月30日开源。

图源:百度
仅有 7B 的参数规模,在一众巨无霸模型面前,Xiaomi MiMo可以说毫不起眼。
不过,Xiaomi MiMo在数学推理(AIME 24 - 25)和代码竞赛(LiveCodeBench v5)公开测评集中,爆发出了令人惊讶的能量,不仅成功超越了 OpenAI 的闭源推理模型 o1 - mini,还将阿里参数规模更大的开源推理模型 QwQ - 32B - Preview 也甩在了身后。
AI大战背景下,雷军也不甘落入下风,对大模型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早在去年8 月的演讲中,雷军就郑重宣布,小米进行科技战略升级,把 AI 放到了核心位置,还提出 “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软硬深度融合,AI 全面赋能” 的原则。
还有消息称,小米公司正在积极搭建自己的GPU万卡集群,以加大对AI大模型的投入力度。小米大模型团队在成立之初就已拥有6500张GPU资源,而此次搭建GPU万卡集群,将进一步提升小米在AI大模型领域的研发实力。
知情人士透露,雷军对于AI硬件的重视程度极高,认为小米必须全力以赴。
砸钱这一块,雷军更是毫不吝啬。
小米宣布2025年研发投入将超过300亿元,其中四分之一(约75亿元)专门用于AI领域。
此外,雷军还公布了更为长远的投入计划:2021-2025年研发投入预计超1000亿元,2026-2030年将超过2000亿元,主要聚焦于AI、OS、芯片三大底层技术。
小米对AI的投入规模,相比一众互联网大厂,都是很可观的。
一则震撼业界的消息传出:小米创始人雷军以千万级年薪挖角95后AI天才少女,DeepSeek开源大模型DeepSeek-V2的关键开发者之一罗福莉,领导小米AI大模型团队。
不过,当时消息称,当时罗福莉还在考虑要不要加入小米。
目前看来,高调招揽罗福莉,是小米全面布局AI大模型的重要一步。
最后,罗福莉朋友圈官宣短文中“智能终将从语言迈向物理世界”一句话颇有深意。
可以看出,和AI赛道其他玩家不同,小米想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不禁让人想起小米汽车横空出世,打得一众车企措手不及的时刻。
那么,在AI这条路上,雷军押注的“小米汽车时刻”是否会到来?拭目以待。
“小镇姑娘”到“天才少女”的非典型人生
上大学前几乎没接触过电脑,却最终成为国产大模型DeepSeek-V2的关键开发者,罗福莉的“开挂”般的人生,注定充满闪光灯。
出生于四川的95后罗福莉,父亲是一名电工,母亲是教师。学生时代,罗福莉就读于当地的 “清北班”,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罗福莉 图源:微博
进入北师大计算机专业后,罗福莉坦言自己是“计算机领域绝对的‘低起点’者”,甚至在上大学前几乎没接触过电脑。
转机发生在大三,她进入北大语言计算实验室实习,在3个月内自学Python并投出一篇顶会论文(非一作),之后,罗福莉成功保研进入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在这里,罗福莉“一战成名”。
2019年,在北大读硕士的罗福莉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学术记录——她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会议ACL上发表了8篇论文,其中2篇为第一作者。
外界的聚光灯纷至沓来,罗福莉被称作“AI天才少女”。

图源:罗福莉个人公众号
硕士毕业后,罗福莉几乎拿下了国内各大厂的顶级offer,包括阿里星、腾讯技术大咖、百度AIDU计划等。
她选择加入阿里巴巴达摩院,这是阿里集团校招最高级别,类似于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2022年,罗福莉跳槽至DeepSeek母公司幻方量化,从事深度学习相关策略建模和算法研究。
此后,她又跳槽到DeepSeek,参与了MoE大模型DeepSeek-V2的研发,并成为关键开发者之一。
今年春节,DeepSeek一炮而红,开源大模型的风吹入了万千寻常百姓家,连带着罗福莉本人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2月19日,罗福莉在朋友圈发声:“请互联网还我一片安安静静做事的氛围吧! 几年前就说过我并非什么天才少女,神化一个人的结果就是捧得多高摔得多重!”

图源:微博
舆论喧嚣下,罗福莉仍想保持对技术的纯粹探索。
她透露,走红后曾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机会找上门,“有找我出书的、有找我录公开课的,甚至有经纪公司找来的”,但她更倾向于专注技术。
时间来到10月,网友发现:罗福莉以通讯作者身份出现在小米论文中,推测双方可能采用“项目制合作”模式。

图源:微博
当时不少人猜测,罗福莉或许已经加入小米?答案今日终于揭晓。
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在大模型领域的战略重点是轻量化和本地部署。
这一思路与罗福莉在DeepSeek-V2项目中的经验高度契合,这或许是雷军看中罗福莉的关键原因之一。
AI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雷军不惜重金挖来罗福莉,是当下AI人才争夺战的一个缩影。
根据猎聘统计数据,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AI技术人才需求同比增长6.53%,人工智能行业开工首周同比增长18.25%。
大厂对AI人才的焦虑,已经呼之欲出。
2025年秋招季,各大厂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人才。
先是薪酬上。
数据显示,目前人工智能人才平均最低月薪超过4.7万元。在今年春招首周,AI工程师以21319元的平均招聘月薪,遥遥领跑了职业薪资榜。
更为夸张的是,一些企业甚至为实习生开出了天价日薪,有猎头爆料,今年字节跳动招的清北算法博士实习生,日薪竟然有5000元。
百度则直接用薪资激励,IDG部门平均薪资涨幅20%,最高的不仅现金涨50%,股票还能再涨30%。
再是岗位释放上。
脉脉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7月,脉脉上人工智能新发岗位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倍,超过1000家AI公司正在争夺AI人才。
字节跳动2026年校招开放超5000个岗位,其中2559个校招岗位中,有1205个直接和AI相关,包括AI智能体应用开发工程师、AI量子化学研究员、电商AI产品经理等新兴职位。
阿里巴巴AI To C业务开放了数百个招聘岗位,90%集中在AI大模型相关领域。
还是那句话,大模型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
AI技术迭代速度快得惊人,企业对AI人才的渴望也就达到了空前程度。
那么,担任小米大模型负责人的罗福莉,将会带着小米在一种大厂角逐中,杀出怎样的火花?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