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红集体跑路,一切都结束了

互联网头条
2025-11-15 00:14

这场大逃亡背后,是许多普通人彻底破碎的网红梦。

1、杭州网红大撤退,一个时代结束了


曾经,杭州丽晶国际大厦是无数网红的“杭漂第一站”,这里诞生了许多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故事。


这座杭州最大的网红群租公寓,拥有近30万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可容纳6000多位住户。然而巅峰时期,杭州丽晶却发出过2万多张门卡,数万名为了网红梦想的小主播从这里开始一步步打拼,上楼睡觉、下楼直播就是他们的日常。


图片

图源:抖音网友


回溯杭州网红经济的崛起,则始于2018年直播电商的爆发式增长。


当时,谦寻、无忧传媒等头部MCN机构纷纷在此扎根,大手笔地买地盖楼,打造属于自己的直播帝国;2023年,辛巴团队的强势入驻更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直播电商圈掀起滔天巨浪,直接带动了周边房租的飞涨。


一夜暴富的直播带货神话,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他们梦想着在这里一战成名,用镜头撬动属于自己的造富篇章。


然而,随着直播电商、短视频行业增速放缓,遍地捞金的故事早已是镜花水月,许多网红与MCN机构正从杭州“出逃”,当地租房市场也随之波动


比如,见证了许多直播造富神话的杭州丽晶国际大厦,如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繁华。


早些年,这里的租房市场异常火爆,单间月租基本在3000元起步,条件优越的房源甚至能达到4500元/月,还经常是一房难求。


而现在,杭州丽晶国际的空置房源林立,租金下跌超过20%-30%,却仍难觅租客。据丽晶楼下的房屋出租告示牌显示,至少有50套房源空房以待、正在登记招租,安居客上的这一数字则是147套。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这样的遇冷,不止于杭州丽晶国际。


作为直播电商发源地的九堡板块,电商园区空置率飙升至接近40%,巅峰时日均三四万的快递量如今仅剩三四千;滨江、钱江世纪城等地直播产业繁荣地,也陆续出现头部主播、MCN机构离场撤离的现象,公寓空置率飙升至三成,写字楼“租一年送半年”的促销屡见不鲜。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这些网红楼盘的沉寂,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转变,我们从头部主播的动向中也能嗅到一丝信号:


今年4月,快手头部主播辛巴以业务调整为由,率领辛选团队总部从杭州滨江迁回大本营;去年,“向太”陈岚、疯狂小杨哥先后退租位于杭州滨江、世纪城的办公楼;两年前,带货明星贾乃亮在钱塘江边豪掷7200万,买下杭州最具辨识度的一线江景大平层,之后也血亏卖掉了。


网红经济形势,似乎走向寒冬。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


当头部玩家的去留牵动网红经济的格局变化时,中小主播的选择便暴露出行业生态的真实景象。


不少怀揣着梦想的入行的00后年轻主播,接连遭遇流量下滑、调岗降薪的打击,月收入都不够付房租和生活成本。他们最终不得不选择撤离直播间,这直接带动了当地的网红公寓退租潮。


而血厚一些的中腰头部主播,也意识到过去“烧钱买流量、快速变现”的模式难以为继,纷纷开始探索行业流量泡沫破碎后的生存之道。


那么杭州这场声势浩大的网红大撤退,是意味着网红经济彻底凉了吗?


恰恰相反,曾经野蛮生长的网红经济,反而在大洗牌中迈向更成熟的发展阶段,亦是直播电商行业从“流量狂欢”到“价值内容”的必经之路


2、直播带货红利消退,行业开始大洗牌


回顾过去,单纯追逐流量的畸形模式,让直播电商行业一度困于发展瓶颈。


凭借流量优势吃下带货红利的头部主播,往往以全网最低价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但也埋下了诸多隐患:虚假宣传、低价陷阱、售后无门、三无产品泛滥……这些精心包装的“消费圈套”,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更透支行业口碑,让便捷高效的直播购物蒙上信任危机的阴影。


消费者的网购热情在一片阴影中逐渐消退,更关键的是,这种靠流量堆砌的虚假繁荣,终究难以长久。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头部主播收入缩水60%,中腰部主播平均月薪下降30%,“不播没收入、播了不赚钱”的新人主播更是被迫离场


一路高歌猛进的直播带货赛道,正在步入退潮期,“杭州网红大逃亡”也只是一个缩影,行业正在阵痛中走向分化与转型。


一些仍在行业中摸爬滚打的小主播,选择奔向生活成本更低的城市,或者转向具有门槛的垂直领域,开始沉淀下来做内容;头部主播及MCN机构则更看重供应链,比如辛选集团将重点业务迁回大本营后,选品成本降低25%、爆款率提升40%,有效降低了团队运营成本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


当“全网最低价”的带货神话褪色,直播电商的战局已悄然转向更深层的供应链竞争,标志着行业正从喧嚣的流量争夺,步入以效率和韧性为核心的良性发展新阶段


在这场商业本质回归的进程中,除了网红主播产生危机意识、转而注重价值内容,还有多方力量交织发力,共同重塑直播电商行业格局。


首先,品牌方开始“独立行走”。它们不再将命运完全寄托于头部主播,而是大力投入品牌自播,夺回定价权与用户连接。市场见证了太多“百万坑位费换回几十单”的惨痛教训,理性投入与长效经营正成为共识。


其次,头部机构开启“自我革命”。今年是AI大爆发的一年,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直播电商。头部MCN机构如遥望科技,已果断缩减达人规模,将资源转向AI数字人直播与品牌代运营等效率模型;无忧传媒则与高校合作开设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合规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告别“流水线网红”的粗放生产。


还有,消费者选择“用脚投票”。经历多轮主播带货翻车的现实教育,消费者决策愈发冷静,从迷信“OMG买它”转向关注产品本身的价值、成分与口碑,盲目追随头部主播的消费狂热正在退潮。


最后,部门监管力度“持续收紧”。就拿杭州举例,其作为电商合规化标杆城市,已接连出台《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负面清单》、《电商直播行业税务指引》等多项规范,虚假宣传、刷单、偷税漏税等行为被明令禁止,网红主播的违规成本飙升。


杭州的网红撤退潮,正是这场深刻转型必须支付的代价。


以小见大,整个直播电商行业,也需经历一场痛彻却必要的新陈代谢,挤出流量泡沫、沉淀内容价值。当低端制造流量的模式终结,留给未来的,将是一个更健康、更专业、也更具持续性的直播电商生态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2023广州国际直播电商交易博览会将于5月15日-17日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举办.
1月3日消息,义乌市场发展委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115.2亿元,同比增长13.97%;实现网络零售额2290.25亿元,位居浙江省各县 第一;全市开展直播带货61.2万场,完成零售额460.3亿元,同比增长33.8%。直播电商交易规模的高速增长,带动义乌网络零售额稳居全省第一,全市快递业务量突破106亿件。
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依托辖区同泰5G直播基地,建设的宝安区首个直播电商基地“暖蜂驿站”即将投入使用。
3月28日消息,据大众网报道,日前,山东省滨州市召开直播电商合作交流座谈会,会议研究通过了《滨州市直播电商行业行为规范》,引导行业向着规范、创新、自律的方向发展。滨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明哲介绍,直播电商在滨州市蓬勃发展,今后将大力培育直播电商人才,通过构建开放型直播生态、实施千名主播培训计划、直播大赛等活动。
5月25日消息,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国际直播电商交易博览会上,淘宝直播产业带负责人漫随分享了淘宝直播产业带扶持政策,并发布广东产业带计划。据介绍,广东是淘宝直播首批产业带计划重点深耕省份,经过深圳、广州、肇庆、佛山等城市3个多月的试运营,直播店成交规模已超1亿。
“济南制造·天下共享”,一年一度的泉城电商直播盛宴隆重开启。6月3日上午,第二届济南电商直播节暨直播大赛启动仪式在济南报业大厦举行。
1月16日消息,据Tech星球从一位Tik Tok合作服务商处获悉,“电商肯定是Tik Tok 2022年的重点”。据了解,早在2020年,Tik Tok便在美国市场试水直播电商带货,与沃尔玛合作通过直播的方式销售沃尔玛商城的商品;2021年初,Tik Tok分别在英国和印尼上线小店;去年底,Tik Tok的独立电商平台Fanno在欧洲五国上线。
1月14日消息,今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针对“辛巴直播带货即食燕窝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举行诉讼情况新闻通报会。该案件为河南省第一例由消费者协会组织提起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是国内规范直播带货行为,治理电商直播新业态,尝试解决“直播带货销售模式”法律问题的典型案件。
还有来自全国的实力主播团队、MCN机构、平台方和品牌方参与。在同期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品牌创建”主题论坛上,聚水潭副总裁伍桑(于康达)发表了主题为“聚势共生,汇合共赢”的开场分享。当今天我们对接和MCN机构的时候,合作方会关心你有没有库存管理,你能不能做好售后服务,财务结算是否精准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