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阿里秘密计划曝光,行业大地震

科技头版
2025-11-15 00:15

阿里入局,开始搅动浑水。

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科技重塑;而我们的生活,也在这场变革中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迁。

顺应时代浪潮,阿里巴巴已悄然完成了一场深刻的蜕变——从一家以“卖货”著称的商业公司,演进为驱动行业创新的科技巨头。

过去,阿里的AI布局主要聚焦于企业端(B端)市场,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与解决方案。

然而,正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当AI个人端(C端)的赛道被先行者开辟并渐成红海之际,阿里也敏锐地捕捉到风向,不甘人后。

携其积累已久的技术优势与生态资源,阿里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争中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新的布局。

“千问”项目大曝光

11月13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将基于其最强模型打造一款同名个人AI助手应用——千问APP,全面对标ChatGPT,加入全球AI应用的顶级竞赛。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市场强烈反响,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阿里的“千问”项目的大曝光,意味着阿里的AI战略重心正加速向消费者端(C端)倾斜。

过去,阿里的AI重心主要放在B端市场,通过阿里云提供模型API服务。

现在,基于千问模型的优秀性能和国际影响力,阿里管理层认为启动C端之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力图通过整合电商等核心场景实现商业化突破,并计划推出海外版本进行全球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对此项目高度重视,核心管理层将其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

据悉,为了此次改版,阿里在过去数月已投入超过100名来自公司各部门的开发者进行封闭开发,所有相关人员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有意思的是,阿里这一秘密行动的泄露,还是因为阿里食堂。不过这也才侧面展现了阿里对于这一项目的重视。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这一战略决策的背后,是阿里在AI领域长期而深厚的积累。

近年来,阿里始终将AI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放在战略重心,是国内首批开源自研大模型的科技公司。

2022年9月,阿里正式发布“通义”大模型系列。2023年8月,通义千问开启了开源之路。后续,通义千问陆续开源140亿参数的Qwen-14B、720亿参数的Qwen-72B以及千亿级参数的Qwen1.5-110B。

现在,通义千问已构建起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开源大模型生态之一——截至目前共开源300多个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

其技术的领先也得到了权威认可。在11月6日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荣获“领先科技奖”,标志着其技术实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通义千问的开源极大地降低了全球使用尖端AI技术的门槛。不仅英伟达、微软等国际巨头在基于其开发衍生模型,阿联酋、日本、东南亚等地的团队和企业也利用它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AI应用。

结合今年年初阿里斥资3800亿建设AI基础设施的战略举措,如今发力C端AI市场,正是阿里对长期AI战略的自然延续和关键升级,标志着其正式从技术积累期进入全面商业化应用的新阶段。

加入巨头混战,阿里股价直线上涨

当前,ToC大模型市场已告别早期狂热,进入巨头主导、务实求生的新阶段。这是一个竞争白热化、用户获取成本高企,而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的战场。

从现有格局来看,ToC端AI市场已被少数几家巨头占据:字节跳动的豆包、腾讯的元宝,以及技术实力强劲的DeepSeek。三者均拥有可观的月活用户与成熟的生态基础。

阿里在此时选择入局,无疑将直面强劲的对手与巨大的市场压力。

然而,阿里手中也握有不容小觑的差异化优势。

首先是全栈闭环能力。阿里具备从自研AI芯片、算力基础设施(阿里云)、顶尖大模型(Qwen)到前端应用的全链路布局。

这种闭环模式在长期竞争中,将在成本控制、响应效率与数据安全方面构筑起极高的壁垒。

其次,是其在开源生态上建立的强大信任背书。通义千问系列模型的开源策略,不仅为其赢得了全球开发者的支持,更在技术上形成了广泛的“衍生生态”,这为阿里在C端市场的品牌认知与技术信誉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因如此,市场对“千问”项目抱以极高的期待。在项目消息曝光后,阿里股价迎来戏剧性的V型反弹——早盘一度下跌,午后却快速拉升。这一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应,清晰地传递出投资者对阿里此次战略转向的认可。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次股价波动背后是两层深层信号:

其一,它代表了资本市场对阿里AI战略的 “价值重估”。

过去,阿里的AI能力更多被视为支撑云业务的底层技术;而“千问”的出现,让市场看到了阿里AI直接面向亿万消费者、开辟全新增长曲线的可能性。

其二,它标志着阿里正式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加入了全球AI个人助手应用的顶级赛局。

通过将顶尖的Qwen模型与电商、文娱等丰富场景深度结合,阿里旨在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的AI原生应用。

这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对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的关键卡位。

尽管项目的意外曝光打乱了原有的保密节奏,却意外收获了市场的喝彩。

如今,压力与期待并存的阿里团队,正面临真正的考验:这款承载厚望的“千问”APP,能否在强敌环伺的赛场中,真正带来颠覆性的用户体验,并最终赢得市场。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阿里加入全球AI应用的顶级竞赛。
4月10日消息,从国家网信办官网获悉,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网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有序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目前已有117个大模型完成这项工作。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大模型包括中国移动九天、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义、华为云盘古、腾讯混元助手、OPPO安第斯、vivo蓝心等。
7月22日消息,阿里巴巴通义更新旗舰版Qwen3模型,推出Qwen3-235B-A22B-FP8非思考模式 的更新版本。新的Qwen3模型通用能力明显提升,包括指令遵循、逻辑推理、文本理解、数学、科学、编程及工具使用等方面,在GQPA(知识)、AIME25(数学)、LiveCodeBench(编程)、Arena-Hard、BFCL等众多测评中表现出色,超过Kimi-K2、DeepSeek-V3等顶级开源模型以及Claude-Opus4-Non-thinking等领先闭源模型。
9月12日消息,阿里巴巴通义发布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并开源了基于该架构的Qwen3-Next-80B-A3B系列模型。该结构相比Qwen3的MoE模型结构,进行了以下核心改进:混合注意力机制、高稀疏度MoE结构、一系列训练稳定友好的优化,以及提升推理效率的多token预测机制。
6月17日消息,阿里巴巴通义推出基于苹果MLX框架深度优化的全部Qwen3系列模型。团队将一次性开源32款官方Qwen3 MLX模型,从而实现Mac Pro、Mac Studio、Mac mini、MacBook、iPad和iPhone均可部署Qwen3。
3月29日消息,阿里巴巴日前与中国联通在杭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算基础设施、网络智慧运营、云市场、AI智能终端、产业智能化升级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推动中国联通“元景”与阿里巴巴“通义”AI模型的技术协同创新,共同探索AI技术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城市、智慧文旅、自动驾驶、智慧物流等领域的联合解决方案。
3月26日消息,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基础设施、应用生态、科创能力、国际业务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建设运营AI数据中心,助力双方提升云计算与AI服务的规模与效能,深化中国移动“九天”与阿里巴巴“通义”AI模型的技术交流与生态共建,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更大产业价值。
6月16日消息,图灵奖得主、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近日联合Abacus.AI、纽约大学等机构推出全新的大模型测评基准LiveBench AI,并公布首个测评榜单。阿里云通义刚刚开源的大模型Qwen2-72B成为排名最高的开源大模型,是十榜单中唯一的开源大模型、唯一的中国大模型,成绩超过Meta的Llama3-70B模型。6月15日,周鸿祎发视频祝贺阿里巴巴通义2登上世界榜单第一名。
爱彼迎CEO布莱恩·切斯基近日公开表示,公司正“大量依赖阿里巴巴的通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