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百万网红峰哥被全网封杀,猛料越扒越多,彻底玩完
祸从口出的道理,还是有很多人不懂。
“女神被男人碰了,很介意怎么办?”
“学姐看电影手放扶手上,是不是暗示我?”
“普通男生想谈美女,是不是得找个普女、丑女练练手?”
......
这些藏在部分男青年心底的两性困惑,曾是百万网红“峰哥亡命天涯”直播间里的常见话题。他精心打造了一套“性压抑理论”,将多元复杂的社会情感问题都归结于此,甚至简单粗暴地表示:“中国男性的精神问题都源于性压抑。”
峰哥的言论看似“一语中的”,实则简化了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很容易将公众讨论引入歧途。而峰哥又深谙互联网的游戏规则,长期游走在监管红线地带反复试探,赞美、批评、质疑都变成了他博流量变现的工具。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向满嘴跑火车的峰哥,这回算是彻底凉凉了。
1、百万网红峰哥彻底凉凉,被全网封禁
“互联网出现的网红,都会在互联网上消失。”这曾是峰哥在采访中产出的金句,没想到如今这句话落在他自己身上,竟也得到了验证。
近日,全网坐拥600w+粉丝的网红“峰哥亡命天涯”,多个平台账号突然被同步禁言或禁止关注,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无一幸免,该事件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图源:峰哥亡命天涯多平台账号
有网友认为,其长期以“揭露现实”为名收割流量,还将主观臆断的想法包装成深度观点,更对特定群体进行标签化贬低与人格否定,因此支持狠狠封禁。
也有人用峰哥的口头禅来调侃:“这是好事啊。”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还有网友对其被封禁感到困惑与可惜,在不少人眼里,峰哥直播时妙语连珠,并且很擅长反向拆解问题,他分析事件的逻辑简直无懈可击。

图源:小红书网友
众人的立场各有不同,交织在一起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好奇,甚至有网友呼吁科普一下峰哥的历史行为。

图源:小红书网友
那么峰哥具体犯了什么错,以至于这回被各大平台联手封禁?
目前,多个平台官方尚未正式公布封禁原因,只有微博标注了“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微博社区公约》被禁止关注”。
从峰哥的过往言论中,我们或许可以猜到一二。
此前,他长期使用“三低人士(低学历、低收入、低认知)”标签羞辱特定群体,用歧视性言论将个体困境归因于群体缺陷;直播中,他频繁提及低俗擦边内容,将男性情感焦虑简化为“性压抑”单一标签,却忽视了经济压力、教育差异等结构性因素;他还通过“男性easy boy论”等煽动性议题,制造群体撕裂后美美收割流量,单场直播收入变现可达上万元。
以上这些词汇标签,都符合互联网热梗的特征:通俗、概括性强、意义很容易被简化,峰哥也借着相关话题热度收获了大量的拥趸。

图源:峰哥亡命天涯B站
值得注意的是,峰哥身上还有着纪录片导演、极限旅行家、登山运动员等多重光环,其社交平台内容早期以探险纪实为主,后来逐渐转向社会矛盾议题,更以“敢说真话”、“敢拍真事”为营销点。
有网友形容:“峰哥是个深渊,往里面看能看到真实的自己。”
然而,他嘴里所谓的真实,就一定为真吗?
峰哥破圈的“缅北生死36小时”事件,疑点重重、缺乏实证;以“乔戈里峰”为笔名在知乎编造炫富故事,因抄袭造假被封号;换马甲扮演“底层代言人”,拍摄深圳三和大神、患癌保安等内容博取同情。
有着“编造虚假内容博流量”前科的峰哥,在心存侥幸的那一刻起,就必然会有人设崩塌、彻底翻车的一天。
其实,早在今年1月,峰哥就被全网封禁过3个月左右,直到4月才解封。当时监管部门对网红大V造热点、带节奏等乱象进行整治,他的内容的确有触碰监管红线的危险。
但凭借多年的自媒体经验,峰哥将这种风险纳于可控范围内,小惩小戒并未对他造成巨大影响,而游走红线带来的争议则令他换取了实打实的流量红利。此次遭到毫无预兆的全网封杀,无疑是其反复试探监管红线、长期违规的累积结果。
就在几天前,他还发布了“无限期退网”言论,搭配之后更新的“最后一吃”、“最后一跑”、“最后一餐”、“最后一悟”等内容,再加上这回被全网封杀,峰哥日后恐怕真的要“亡命天涯”了。

图源:峰哥亡命天涯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峰哥亡命天涯”被封并非个例。
不久前,百万网红户晨风也因长期煽动对立被全网封禁,这件事甚至登上了央视法治栏目,给所有无底线博流量的网红敲响警钟。
2、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网红更应谨言慎行
流量越大,责任越大。
网红作为网络空间的公众人物,谨言慎行是立身之本,更是法定责任。尤其是粉丝数、影响力巨大的网红,粉丝数不是其违法失德的免罪金牌,影响力更不能成为撕裂社会的双刃剑。
而百万网红户晨风会被央视拉出来“公开处刑”三分钟,可见其造成的社会影响是有多么恶劣!
11月初,央视《法治在线》栏目曝光无底线博流量网络乱象,直接点名网络博主户晨风,其问题核心在于,长期通过恶意制造社会对立,收割流量牟利。
在他的描述中,“苹果人”是精英,“安卓人”则被贬低为底层,消费习惯问题变成了区别身份档次的标识,几乎万事万物都可以用“安卓XX、苹果XX”来评价或者定性。

图源:央视新闻
别人骂人都是骂祖宗十八代,自诩“苹果人”的户晨风则是打出一套安卓组合拳:“你是典型的安卓逻辑,安卓人,安卓学历,安卓素质,安卓语法,安卓态度,上的安卓学校,住的安卓房子,养的安卓猫,开的安卓车……”

图源:小红书网友
对户晨风而言,“身份歧视” 就是最直接的变现工具,所以他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鄙视链叙事——用“苹果/安卓”划分人群,用“山姆/普通超市”定义阶层,甚至用“苹果大学/安卓大学”标记学历。
这种极端对立的叙事方式,通过制造尖锐对立议题、贩卖焦虑吸引眼球,本质就是商业变现收割“情绪流量”,不同群体间的辩论交锋直接转化为户晨风直播间的热度与打赏数据。
从他的收入公开系列视频中可以看见,户晨风90%的收入都靠直播打赏,五月份更是单月赚了11万元。

图源:户晨风抖音
争议越大,翻车也来得越快。
今年9月,户晨风的全网账号被彻底封禁,之后更是被央视栏目列为反面典型来批评。毫无疑问,这种以制造焦虑兑换流量的模式,既误导公众认知,更透支社会心态,让网络空间沦为情绪宣泄的洼地。
然而,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流量绝不能凌驾于法律与道德之上,言论自由的边界永远是法律与公序良俗。
对于网红而言,谨言慎行不是束缚,而是其长久发展的保障;从平台视角来看,严格监管不是负担,而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而我们作为互联网的参与者,指尖的每一次点击、转发、评论,都在无形中为网络风气投票。
唯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网络空间氛围愈来愈好。
峰哥亡命天涯、户晨风被双双封杀的结局,更加证明了:任何试图依靠撕裂社会、消费大众情绪来发财的邪路,注定走不长远。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