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口碑大反转,下血本请员工去南极玩
分手之后,俞敏洪又给董宇辉上了一课。
俞敏洪大概也没想到,一次南极之旅和一封激励员工的亲笔信,会将自己突然拖入舆论风暴的中心。
而就在被推上风口浪尖之际,这位久经沙场的创业者,再次以他的处世智慧化解了危机。并为同样“人红是非多”的董宇辉,乃至整个行业上了一课。
俞敏洪紧急回应小作文事件,要选10名员工去南极
不得不说,俞敏洪搞公关,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几天,俞敏洪因为在南极旅游时发全员信、晒旅游视频的事情,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波。
在互联网的放大镜下,关于“员工加班、老板度假”的吐槽,引发了无数打工人的共鸣。

图源:电商行业微博
眼看风波将起,俞敏洪没有选择沉默,而是以一场干脆利落的回应,完成了口碑的逆袭。
他亲自辟谣,澄清自己坐的游轮价格在20万到25万之间,并不是外界所说的148万天价。

图源:俞敏洪抖音
同时,他还诚恳地表示,“感谢这几天朋友们对我的关心。允许员工吐槽是新东方的传统,我一直鼓励。员工有不满,我和公司有问题,及时纠正。也有冒充新东方员工在网上发声的,我相信大家也能明辨。南极是一片纯净的土地,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来看看。”
从容的应对,不仅安抚了内部情绪,也向外界传递出企业的开放态度。
而真正让舆论转向的,还是俞敏洪砸下重金抛出的承诺。
他表示:打算在明年冬天,选择10个左右的新东方、东方甄选的基层优秀员工,加上东方甄选10个优秀会员,由公司支持到南极来看一看。格局直接拉满。

图源:俞敏洪抖音
果不其然,这话一放出来,俞敏洪的口碑瞬间就好了不少。毕竟,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全员信的精神鼓励,到底不如员工福利来得实在。
其实一开始,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就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老板在南极旅游,让员工都加油努力工作,多少有点讽刺。毕竟,当你在吃肉,别人在喝粥时,如果你不想把肉分给人家,那么不吧唧嘴也是一种善良。
也有人认为,老板已经给了工资,自己旅不旅游都跟员工没有关系。如果员工不想干可以辞职,而不是用老板的生活水平和自己的福利对标,这样做太不懂得感恩了。
而在俞敏洪作出回应,并表示明年要请部分员工和会员去南极旅游后,互联网上也是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俞敏洪的操作太高明,不仅化解了危机、安抚了员工,还成功为新东方带来一波热度。
也有人认为,俞敏洪只是在画饼而已,明年能不能吃上还不一定。
还有人提议:与其挑选10个员工去南极,还不如直接给优秀员工折现发奖金。
总的来说,俞敏洪显然是陷入了多事之秋。而这也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人红是非多。当一个人置身于公众的审视之下,他的一言一行,注定难以让所有人满意。
李国庆力挺,李阳补刀,俞敏洪事件引争议
俞敏洪的一篇小作文,不仅引发了员工的吐槽和网友的吃瓜,还引出不少圈内名人发表意见。

俞敏洪内部信全文
例如,当当创始人李国庆就站了出来,为俞敏洪说话。直言他并非跑去南极吃喝玩乐,而是想为新东方打开新的文旅增长点。还大胆预言:“不出三年,他在文旅上也能带着新东方闯出一片天下。”


图源:李国庆微博视频
李国庆还透露:“老俞说他早不想干了。新东方在美国上市,股价跌到了50%,东方甄选出现董宇辉事件,股价也暴跌,当时他就想退市得了。底下团队非让他干,管理层非让他干,不但干,老俞还不能走。结果年过60,扛着这么大的包袱,继续负重前行。”
接着,李国庆还评价道:“这两年我觉得不错,新东方股价又爬到了原来股价的300%,东方甄选经过被迫去董宇辉化以后,市值达到了300亿。这就是老俞,在崩溃边缘力挽狂澜,为新东方和东方甄选两个上市公司打下今天这个基础。”
当然,也有人站在了俞敏洪的对面。例如身为同行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就出来补刀,喊话俞敏洪:“真的是太二了。你要放下你自大的形象。不要老是灌输心灵鸡汤,我是员工早就造反了。”

图源:李阳疯狂英语抖音
他也提到了东方甄选此前的风波,“因为你的狭隘,因为你受不了别人比你更厉害。所以那么多人走了,你放走董宇辉多大的损失啊……”
说着说着,他又突然转头扫射董宇辉,称他“在很多关键的时候,没有帮俞敏洪老师说句话,背后捅了很多刀,也不地道。”

图源:李阳疯狂英语抖音
前不久,李阳还怼过董宇辉说英语时有语法错误,并借此贬低新东方的教学质量:“这证明新东方不怎么样,俞敏洪发音更差,所以学口语唯有疯狂英语。”并冲上热搜第一。

图源:微博热搜
他当时还特别强调“这段话一定要发到网上,引起洪天巨浪、轩然大波,我就喜欢轩然大波”,主动寻求舆论关注的态度非常明显。
而事情闹大后,他又改口说“我批评你是因为我最爱你。”并称“希望董宇辉回归教室,把卖货交给别人”。

图源:李阳疯狂英语抖音
这一番作态下来,有些网友觉得他谁也不站,就事论事,太敢说了。
但很多网友却觉得,他就是在蹭流量,想走“黑红也是红”的路子。还有网友调侃他“名副其实,太疯狂了”。
俞敏洪陷入多事之秋,东方甄选何去何从
众所周知,新东方也不是第一次因为“小作文”引发争议了。两年前,东方甄选的“小作文风波”闹得沸沸扬扬,甚至直接推动了金牌主播董宇辉的离开。
继董宇辉单飞后,另一关键人物“东方小孙”孙东旭也于近期宣布离职。今年6月,曾被视作“下一个董宇辉”的主播顿顿,同样从东方甄选离职。


图源:抖音
平心而论,企业的人员流动本是常态。但是对拥有“网红体质”的新东方来说,每一次变动都难免被放大解读。
而且细数下来,从新东方出来的牛人真心不少,罗永浩、董宇辉、罗翔、陈向东……还有网友调侃:“新东方真是不养闲人。”

图源:小红书
对此,有人认为这是新东方善于培养人才的表现。而且,当这些员工离职时,俞敏洪往往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没有闹到撕破脸皮的地步,已经是个罕见的体面人。
甚至这次新东方员工之所以能大胆吐槽老板,也是因为企业内部一直默许着一种“吐槽文化”。
早在2019年,新东方员工就曾改编歌曲,以“干活的累死累活,干不过写 PPT 的”“层层甩锅”“形式主义”“大公司病” 等犀利歌词,直接吐槽企业管理痛点,引发广泛关注。
当时,俞敏洪还为创作者和演唱者颁发了12万元奖励,以鼓励吐槽的方式强调,新东方“最重要的是要直面问题,并且迅速解决问题”。
就在这个月初,还有员工改编出了吐槽公司的新歌,歌词间不乏“日报、周报每天折磨我”“过节收到礼盒,不用想又是甄选的”“业绩导向、续费为王”“休假时钉钉还在响”等痛点。

图源:俞敏洪抖音
在不少企业还在回避批评时,新东方却愿意为员工提供表达的空间,俞敏洪也敢于正视问题背后的真实诉求。这份包容与坦诚,成为新东方企业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然,也有人从这些人事变动中读出了不同的信号。
他们认为,新东方人才不断出走,必然暴露了某些深层问题,而这或许与俞敏洪的管理风格有关。
俞敏洪曾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书中自我剖析:“我比较软弱,不愿意跟别人硬碰硬;有的时候不能坚持原则;还容易过分宽容。”
有人欣赏这种“老好人”式的温和,认为它营造了宽松的氛围;
也有人犀利指出,管理者如果总是不想得罪任何人,就等于得罪所有人。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有时候管理者的决断比一味包容更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俞敏洪个人备受关注的同时,他背后的东方甄选,也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随着直播行业进入下半场,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竞争日趋白热化。哪怕是曾经的流量赢家东方甄选,也不得不寻找新的破局方法。
目前来看,东方甄选的战略正逐步转向以自营产品为核心,试图打造“线上山姆”,聚焦自有品牌建设。
在今年3月的自营新品发布会上,东方甄选方面透露,自2022年4月推出自营产品以来,全网销量超2.1亿单,客户总量达3086万人,自营产品销量占比升至46%,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
今年315晚会曝光卫生巾行业乱象后,东方甄选迅速推出自营卫生巾,并在618期间全网开售,首日开播仅数小时便告售罄,颇受市场欢迎。

图源:东方甄选
这一切似乎表明,东方甄选正在努力摆脱对单一流量模式的依赖,转向更可持续的品牌经营。但自营之路并非坦途,它考验的不仅是供应链能力与产品思维,更是长期投入的耐心与战略定力。
对俞敏洪和东方甄选而言,这场将IP流量沉淀为品牌生命力的转型,注定是一场考验耐力与智慧的持久战。而对正逐渐成长为企业家的董宇辉来说,这也是迟早要面对的课题。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