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突发大动作,阿里未来不可估量

吴昕
2025-11-20 10:00

已经退休的马云,一举一动依然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而这一次,他又出现在蚂蚁集团的园区,且恰逢蚂蚁集团与阿里AI产品接连落地之际。

在其低调的举止背后,阿里正在闷声干大事,布局着一盘以AI科技为核心的大棋。

1.马云现身蚂蚁集团,释放重大信号

近日,有网友在蚂蚁集团园区偶遇了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CEO韩歆毅也陪同在侧。

当时,马云头戴白色鸭舌帽,一身黑色穿搭,脖子上挂着阿里工牌,还压低了帽檐,看上去十分低调。

图片图片

图源:电商派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马云这次现身的时间点颇为微妙。

就在当天上午,蚂蚁集团刚刚发布了全新的AI产品"灵光"。这款被定位为全模态通用AI助手的产品,支持"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且可编辑、可交互、可分享。

阿里旗下的“千问”App也于前一日开启公测,全力进军Al to C市场。据悉,“千问APP”实力超群,将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这一连串动作,让马云的此次现身显得格外引人遐想。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马云此行绝非简单的参观和考察,而是关系到阿里系AI的战略方向。

还有人猜测,马云的现身,或许预示着阿里与蚂蚁将在AI赛道上开启"双线提速"模式。两者有可能会在更高层面上形成战略协同。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马云主要是为AI战略站台,实际业务仍由现有管理团队主导。

其实,也不怪大家这么关注马云的动向。作为阿里的灵魂人物,虽然马云已经从阿里退休很久,但阿里近年来的重大动作,还是能看见马云的身影。

去年4月,马云在阿里巴巴公司内网发表了题为《致改革 致创新》的千字长文。其中,对于行业的未来,马云指出,“AI时代刚刚到来,一切才刚开始,我们正当其时。”之后他的一些公开言论,也大多聚焦AI与科技。而与此对应的是阿里在AI领域的大力加码。

去年12月,马云还在蚂蚁集团20周年庆典上称:“20年以前互联网刚刚来到的时候,我们这代人很幸运,我们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从今天来看,未来的20年,AI时代所带来的巨大的变革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为AI会是一个更加伟大的时代。”

图片

图源:蚂蚁集团

“AI会改变一切,但这并不代表AI会决定一切。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未来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今天我们为这个即将来到的时代做些什么真正有价值,而又是与众不同的东西。”

这些话语,既是对行业趋势的判断,也为阿里的AI 布局定下了基调。

2.阿里全力加码AI,电商业务要起飞了

“千问”APP的公测,无疑是阿里在AI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在此之前,这个秘密项目一直被阿里低调推进。坊间还有流言称,阿里本来把它藏得很好,但因为阿里从各地调兵遣将,而业内很多AI大佬都是广东人,导致总部的广东人越来越多,食堂烧鸭饭都卖脱销了,这才露出端倪。

图片

 图源:小红书

虽然是流传的玩笑话,但也可以看出阿里对该项目的重视。

还有消息称,阿里核心管理层将其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希望借助Qwen的开源技术优势赢得竞争。且阿里计划最终推出海外版本,实现全球扩张。

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

这一消息传出后,阿里港股股价一度涨超5%。不少行业内人士将其视为阿里系AI面向C端,全面对标ChatGPT,正式入局全球顶尖AI竞赛的信号。

目前来看,“千问” App 的问世,标志着阿里大模型的侧重点已发生关键转变。

此前,阿里 AI 主要聚焦 B 端市场,通过阿里云提供模型 API 服务;而现在,阿里正在向 C 端大众市场倾斜,让“千问”升级为独立、完整的超级 APP。这一转变更贴合用户使用习惯,也更利于形成独立的品牌认知。

平心而论,今年以来,“All in ai”的叙事,已经数次为阿里拨动增长的飞轮。

而作为公认离AI最近的行业之一,阿里的电商领域也成为AI 落地的最佳试验场。

前不久刚结束的史上最长双11,就是首个AI全面落地的天猫双11。从流量分发到商品运营,再到用户体验,AI 的身影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为电商业务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图片

图源:淘宝

天猫总裁家洛表示:“在扶持优质品牌和原创商家的战略带动下,同时得益于平台史上力度最大的消费者投资,天猫剔除退款后的成交额,实现了四年以来双11全周期最好的一次增长。”

官方战报则显示,本次双11有近600个品牌成交破亿,3.4万个品牌成交翻倍,1.3万个成交翻五倍以上。与此同时,“AI万能搜”已经解答了5000万个问题。

显然,通过 AI 与电商的深度融合,阿里电商正在重拾增长势头。而它的亮眼表现,也为行业内的其他玩家树立了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3.阿里要靠AI翻身,耐心与开拓缺一不可

对于个人乃至企业而言,能否抓住时代风口,往往决定了发展的高度。

有人是“捕风者”,凭借敏锐的预判提前布局,能够及时抓住机遇,也有实力乘着东风直上九霄;

有人是“追风者”,虽未能抢占先机,但也能凭借快速的反应与坚定的执行力,跟上时代步伐;

还有人是 “避风者”,因眼光局限、魄力不足或资源匮乏,在趋势面前犹豫不决,最终只能被行业浪潮甩在身后,望风兴叹。

而想要抓住时代机遇,除了极少数歪打正着的幸运儿外,大多数都得靠自身的眼光和实力——既需要怀揣理想主义的勇气和决心,也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

当前,AI 正是这样一个席卷全球的时代风口: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792.2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这一市场的规模会以35.9%的复合年增长率不断扩大。

图片

图源:grand view research

面对这个万亿级市场,阿里无疑是国内互联网企业中最积极的布局者之一。

当一些巨头还在观望、试探时,阿里已经通过一系列不遗余力的雷霆手段,展现出all in的姿态。

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这也创下有史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最大规模的投资纪录。

巨额投资的背后,是阿里押注未来的决心。而市场的反应也相当积极:今年以来,阿里股价多次上扬,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值得一提的是,这背后也藏着阿里巴巴深耕多年的厚积薄发。

2008 年,当国内云计算领域还是一片荒芜时,马云就做出了一个看似 “不合时宜” 的决定:建立阿里自己的云计算系统。

2009 年,阿里云计算系统 “飞天” 正式立项,此后多年,阿里在云计算领域持续投入,即便面临外界的诸多质疑,也从未动摇。

正是这份坚守,让阿里在云计算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沉淀与市场经验,让它在AI赛道上具备了先发优势。

其实,回顾阿里的发展历程,开拓与坚守一直是它不变的底色。

二十多年前,当电商还是新鲜事物时,阿里巴巴就以拓荒者的身份,一头扎入这一充满未知性的领域。

从早期搭建淘宝打开C2C电商市场,到推出天猫深耕B2C领域,再到用支付宝解决线上交易信任难题,阿里一步步搭建起覆盖交易、支付、物流的电商生态,长期占据行业头部位置,一度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标杆,也一步步改变了大众的消费习惯。

然而,行业竞争瞬息万变。随着拼多多的崛起,阿里的电商霸主地位遭遇挑战,再加上直播电商等新赛道的分流,阿里电商业务增速放缓,市值也一度出现下滑。

如今,AI 时代的到来,又给了阿里重回巅峰的机会。今年以来,阿里好消息不断。电商业务重拾增长,AI领域成果频出。更重要的是,阿里正突破“卖货”的单一业务框架,朝着以AI为引擎、多业务协同的“超级智能体”演进。

这场转型既需要开拓的勇气,敢于投入巨额资金布局未来,敢于打破既有业务模式的束缚;也需要坚守的耐心,不急于追求短期回报,而是深耕技术、打磨产品,让AI 真正融入业务、创造价值。

同时,阿里在推进AI战略的过程中也需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尤其需要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生态开放与核心壁垒的多重关系。

总而言之,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在 AI 浪潮之下,行业格局正在重塑,一切才刚刚开始。阿里的AI征程仍然充满着变数,却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阿里妈妈的初衷是让再小的商家都能买卖广告,所以要去帮助中小商家。
阿里重回健康成长的轨道。
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
:“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
阿里最大的产品,不是互联网产品,是干部。
快狗打车进入至暗时刻
阿里巴巴从来不为看得见的机会布局,永远只为未来投入。
菜鸟推出自营快递业务
阿里永远不做快递,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
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阿里上演。
宝刀未老的,要带着阿里再攀高峰。
9月17日消息,日前现身阿里B区HHB酒吧,由阿里高管邵晓锋陪同。当晚,身穿深色T恤和白色短裤,头戴白色鸭舌帽,看上去心情不错。HHB音乐酒吧由于2019年1月创办,以“平头哥”命名,入口处设有名人签名墙,工作人员工作服印有“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标语。知情人士称,已开始重返阿里巴巴园区,直接参与度达五年来最高,曾一天三次询问高级管理层业务进展,尤其关注阿里AI业务发展。